债券指数上新
搜索文档
债券指数“上新”提速 较2024年同期翻倍
证券日报· 2025-10-28 08:35
近日,富时罗素宣布,自11月份起对其旗舰指数"富时中国人民币在岸债券指数"的纳入标准实施重 大修订:最低发行余额从30亿元降至15亿元,取消公司债最长30年到期期限限制,允许可赎回/可回售 债券及零息债券纳入。修订后,预计将有3482只市值合计达11.21万亿元的证券被纳入,占指数权重 12.5%,显著提升中国债券在全球指数中的代表性。 富时罗素通过修订指数规则强化中国债券的全球代表性,折射出中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而这一趋势在国内市场也有着更为直观的体现——2025年以来,债券指数"上新"显著提速,发行数量同 比翻番,不仅覆盖沪深300、上证180等权益挂钩债券指数,还延伸至目标到期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细 分领域,形成了多层次的债券指数体系。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年内债券指数"上新"提速不仅是市场规模扩张的直观体现,更在激活市 场活力、服务实体经济、便利投资者配置三大维度发挥出关键作用。从市场端看,指数覆盖范围向权益 挂钩、目标到期债等领域延伸,能有效吸引增量资金入场,改善债券市场流动性;从实体端看,绿色、 科创等主题指数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可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发展、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倾斜;从投资 ...
国际化与本土化双向发力 债券指数“上新”提速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05
富时罗素指数纳入标准修订 - 富时罗素将旗舰指数“富时中国人民币在岸债券指数”的最低发行余额从30亿元降至15亿元,取消公司债最长30年到期期限限制,并允许可赎回/可回售债券及零息债券纳入 [1] - 修订后预计将有3482只市值合计达11.21万亿元的证券被纳入,占指数权重12.5%,显著提升中国债券在全球指数中的代表性 [1] - 此次修订将同步反映在其他指数中,包括富时中国人民币在岸债券0+年期指数等,以及由这些指数衍生的相关产品 [3] 债券指数市场“上新”提速 - 2025年以来新发布债券指数总量达987只,较2024年同期的492只增长100.6% [4] - 指数覆盖范围向权益挂钩债券、目标到期债等领域延伸,年内发行数量同比翻番 [1] - 新发布指数中,有271条直接聚焦科技创新债券领域,占比达27.46% [6] 债券指数市场的双重发展脉络 - 国际化维度:国内指数编制机构与国际指数提供商深化技术合作,在编制逻辑设计、数据源筛选标准等关键环节加速对标国际通行规则 [3] - 本土化维度:指数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债券指数、科技创新债券指数等主题类指数加速涌现,高等级信用债指数、短期纯债指数等细分品类逐步完善 [4] - 例如,深证AAA国企信用债指数和深证AAA民企信用债指数的发布,多维度反映市场高等级信用债的整体表现 [4] 债券指数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 市场端:能有效吸引增量资金入场,改善债券市场流动性,如央企信用债指数等热门标的可引导资金集中配置 [2][5] - 实体端:绿色、科创等主题指数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可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发展、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倾斜 [2][4] - 投资者端:高等级信用债、短期纯债等细分指数为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提供了风险收益匹配的工具 [2] 债券指数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为债券指数发展营造有利政策环境 [6] - 市场需求:银行理财、保险等配置型机构借道债券ETF布局优质资产,债券ETF资产规模达6842.89亿元,相较年初增长293.32% [7] - 债券ETF的高流动性优势凸显,如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换手率在36%—56%区间,能够满足交易盘的快速进出需求 [7] 债券指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可实行“指数注册制”,以6个月内无跟踪产品自动摘牌形成硬约束 [8] - 鼓励“系列化”编制,统一主题指数标准,并优先对成熟母指数进行Smart Beta优化,减少碎片化 [8] - 建立“流动性监测池”,通过设置样本券成交额与做市商数量阈值保障指数可交易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