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ETF成分券预测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配置策略报告:债券ETF进阶:交易策略和持仓预测-20250729
浙商证券· 2025-07-29 18:51
核心观点 - 利用申赎清单提升债券 ETF 透明度,解析其主动管理交易策略;通过机器学习预测哪些个券更容易被 ETF 买入,提前捕捉机会 [1] 利用申赎清单提升债券 ETF 透明度 - 债券指数基金非被动管理,涉及主动抽样或择时买券操作;大多约定 9 成仓位来自指数及其备选池成份券,其余可自行找非成份券替代,满足 0.2%日偏离度和 2%年跟踪误差即可;可使用久期、收益率曲线等策略,也可质押回购加杠杆 [2][12] - 信用债 ETF 的基准做市清单(200+)>债券指数成分(100 - 200+)>ETF 持仓>PCF 清单(70+);选券分基准做市清单、债券指数成分、ETF 实际持仓、申赎赎回清单四个层次 [13] - 债券 ETF 规模快速上行期,一级市场补券成本易受流动性干扰;成分券或替代券选择、申赎清单参数设置、出手补券交易时机均涉及主观操作 [15] - 两只 30 年国债 ETF 持仓久期和债券备选池有区别,今年收益差距超 30BP;年初至今 511090 申赎清单加权久期整体大于 511130,后者申赎清单权重变化更灵活;两者跟踪指数编制方式和历史绩效不同 [15] - 债券 ETF 底层属性可见度低,每日披露的申购赎回清单可最高频率、最大程度逼近 ETF 真实情况;相同定位的债券 ETF 收益差异可能源于底层资产选择和主动交易操作;不同信用债 ETF 久期最大相差 1.4 年,科创债 ETF 久期最大相差 1.9 年 [3][22] 预测哪些个券更容易被 ETF 买入 - 债券 ETF 成分券扩容遵循规律,在备选池中优选属性相似个券;一级市场申赎机制倒逼成分券管理积极调入调出;伴随债券 ETF 扩容,管理人需扩大持有个券范围;信用债 ETF 存续规模提升,每周新调入债券少则十余只,多则近百只 [4][27][28] - 成分券选择上,对潜在收益弹性的考量或让步于流动性,与 ETF 持仓多方面匹配更重要;做市券抢配行情中成分券主体的非成分券有机会空间;信用债 ETF 扩容提升成分券流动性,压缩利差,机构预期某些债券将调入 ETF 时市场可能提前交易;新调入债券主体之前在申赎清单出现比例在 47%至 69% [4][29][32] - 构建债券 ETF 成分券预测模型,用 LightGBM 机器学习模型基于 PCF 每日调入明细和个券属性数据学习历史调入券共性特征;将 6 月底模型预测结果与 7 月实际调入债券对比,信用债 ETF(511110)模型 6 月底预测的 Top20 中 9 只正确,信用债 ETF(159369)模型 6 月底预测的 Top20 中 7 只正确 [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