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结构分化
搜索文档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如何理解债市结构分化
浙商证券· 2025-10-16 13:48
核心观点 - 当前债券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持续底部盘整,而超长端品种(如30年期)因“最后筹码”仍在出清中,表现滞后于中短端 [1][2] - 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赎回扰动缓解与风险偏好回落信号,现阶段可战略性率先布局5-10年中长端品种 [1][2][32] 历史行情分析 - 报告回顾了历史上三轮“中短端先企稳、超长端滞后补跌”的行情,分别为2013年9月“钱荒”尾声、2020年5月“债牛转熊”初期、2022年11月“理财赎回潮” [1][9] - 核心驱动力可总结为:“短端看资金,长端看供给,超长端看最后的筹码” [2][32] 2013年9月行情关键点 - 2013年6月“钱荒”最剧烈时,SHIBOR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3.44%,10年国债利率从5月初的3.4%左右飙升至9月中旬的4.1%以上 [9] - 政策底、资金底、情绪底依次出现,5年国债率先横盘,超长端(30年国债)滞后补跌超30个基点 [9][10] - 机构行为呈现“去杠杆三部曲”,全国性商业银行在9月减仓290.77亿元,推动超长端二次补跌 [9] 2020年5月行情关键点 - 2020年4月30日政治局会议确认政策底,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达1.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30年特别国债发行2000亿元 [16][17] - 5年国债利率在4月中下旬率先横盘,超长端滞后约2周补跌,跌幅最大 [17][18] - 基本面“V型”反转确立,3月PMI修复至荣枯线以上且4-5月维持,螺纹钢价格5月上旬较4月低点大幅反弹 [16][23] 2022年11月行情关键点 - 行情由负债端赎回触发,节奏迅猛,两周内完成“短端→长端→超长端”的轮动抛售 [24][29] - 2年国债于11月16日停止创新高,10年、30年国债调整持续到11月30日,滞后短端2周 [24] - 央行通过降准25个基点及续作MLF稳定资金利率,财政部宣布12月特别国债到期滚动,不新增超长债供给,缓解市场情绪 [25][31] 当前市场映射与观察信号 - 2025年8月以来的市场正在复制历史剧本,当前“筹码”表现为基金费率新规下的赎回盘扰动以及风险偏好提升 [2][32] - 可直接跟踪的信号包括:(1)资金底;(2)供给冲击;(3)基金费率新规下的赎回扰动;(4)风险偏好与市场情绪 [2][32] - 当前5年及10年国债持续底部盘整,超长端滞后企稳,30Y-10Y利差在恐慌末段快速走阔可作为情绪极值的高频信号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