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货币地位

搜索文档
短期波动无关霸权!贝森特驳斥“美元贬值削弱全球地位”论调
金十数据· 2025-07-04 09:55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四明确驳斥了近期美元贬值可能削弱其全球主导货币地位的担 忧。 他暗示美国政策制定者能够容忍美元阶段性走强。 "美元价格与强势美元政策毫无关联,"他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强调,"强势美元政策的实质在于,我 们是否采取长期措施确保美元保持世界储备货币地位。"他声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践行这一理念。 本周一收盘的美元指数上半年累计下跌近11%,创下1973年以来最差同期表现。这一跌势正值市场担忧 特朗普政策之际——包括加征关税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冲击,以及对待传统盟友的强硬外交姿态可能影响 这些国家的对美投资。 "我们正通过共和党的税改法案为经济增长铺路,"贝森特表示,"我们在控制通胀,使美国成为全球资 本的最佳目的地,我认为这种趋势将持续。" 欧洲政策制定者近期提出,今年围绕美元的质疑为全球金融体系减少对美元依赖提供了机遇。但贝森特 对此种设想提出多项质疑。 这位拥有数十年对冲基金外汇交易经验的财长强调:"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是自由交易。" 贝森特还提及:"我朋友、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日前说这可能是欧元的机遇时刻。 但我必须指出,若欧元兑美元 ...
美财长:美元贬值无关“强美元政策” 储备货币地位稳固
智通财经· 2025-07-04 07:48
美元地位与政策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驳斥美元贬值会削弱其全球关键货币地位的观点,强调"强势美元政策"是长期确保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措施[1] - 特朗普政府正在通过共和党税收法案等措施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抑制通胀,使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最佳投资目的地[1] - 贝森特质疑全球金融体系变革摆脱对美元依赖的设想,指出欧元走强时欧洲央行官员通常会抱怨汇率过高[1] 美元表现与影响因素 - 美元指数在周一结束了自1973年以来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现,跌幅近11%[1] - 美元下跌背景包括对特朗普总统政策的担忧,如关税上调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冲击以及对长期盟友的强硬外交姿态[1] - 欧元兑美元汇率当前为1.175,美元贬值推动了欧元上涨[1] 美元历史与未来展望 - 贝森特表示美国深知作为储备货币所承担的责任,政策制定者应容忍美元升值时期[2] - 自二战以来一直有人预测美元将丧失储备货币地位,但贝森特认为持怀疑态度的人会再次犯错[2]
贝森特否认美元贬值会削弱其全球地位,警告欧元升至1.2将令欧洲"尖叫"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07:38
美元政策与储备货币地位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强势美元政策"的核心在于长期确保美元的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而非短期汇率波动 [1][4] - 贝森特明确区分美元汇率波动与"强势美元政策"概念,指出后者旨在维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长期地位 [4] - 共和党税收法案被认为正在为美国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同时抑制通胀,使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最佳目的地 [4] 美元汇率表现与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在前六个月下跌近11%,创下尼克松时代以来最差半年度记录 [1] - 市场认为美元下跌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政策、对美联储降息的施压以及强硬外交姿态引发的不确定性相关 [1] - 欧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1760,贝森特警告若欧元升至1.20,欧洲将因货币过于强势而"惊声尖叫" [4] 对欧元的评论与历史背景 - 贝森特提醒欧洲"应该小心自己的愿望",暗示美国更能容忍美元强势周期,因其认识到作为储备货币的责任 [7] - 历史上欧元过度强势曾多次引发欧洲央行官员对"残酷"波动的公开抱怨,因货币升值削弱出口产品价格优势 [4] - 贝森特驳斥关于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消亡的预测,认为怀疑论者将再次被证明错误 [4]
全球央妈密会,股市要迎来巨资?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19
一、美元贬值背后的全球金融暗流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让我陷入沉思:2025年上半年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创下1973年以来同期最大跌幅。但有趣的是,各国央行行长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 年度会议上一致认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短期内仍难以被取代。 这让我想起上周在陆家嘴一家咖啡馆里,几位金融圈的老友讨论的话题。当时老张说:"你们看这美元跌得欢,可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还是58%,欧元 才20%。"老王接话:"可不是嘛,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都说了,欧元想上位?欧洲还得先改革个十年八年。" 最近某海外大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更让人忧心。报告指出我们的房地产需求可能还要下降50%。要知道,我们约60%的财富都集中在房产上。如果这个预测成 真,对消费和投资的冲击可想而知。 三、A股的韧性从何而来 但A股就真的没救了吗?未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从6月13日之后,ETF资金流向突然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这说明什么?说明有聪明钱正在悄悄布局。 更关键的是,房地产资金和股市资金其实存在"跷跷板效应"。当房产投资吸引力下降时,这些资金总要寻找新的出口。而能容纳如此大体量的市场,除了股 市还能有谁? 二、被忽视的危机信号 但比起这些宏观数据 ...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称降息周期接近尾声,还夸了鲍威尔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01:01
通胀与货币政策 - 欧元区6月调和CPI同比2% 符合欧央行通胀目标 但拉加德强调任务未完成 需警惕地缘政治和全球分裂带来的双向风险 [1][2] - 降息周期已接近尾声 但未来利率路径将依据数据逐次决定 不预设承诺 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预期为50% [1][3] - 中性利率讨论被淡化 拉加德认为当前环境不适用传统定义 且欧元区中性利率可能高于历史水平 [1][4] 美元与欧元地位 - 2025年可能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关键一年 现有裂痕但重大转变需长期过程 欧元或迎国际角色提升机遇 [1][5] - 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反映市场状况 包含美元疲软和欧元走强双重因素 特朗普政策削弱美元信任度 [6] - 欧洲央行敦促各国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深度改革 以强化欧元国际地位 [5] 数字欧元与公共政策 - 数字欧元必须由公共部门主导 拉加德警告货币私有化会削弱货币政策效力与国家主权 [7] - 人工智能可能扭曲信息与操纵舆论 对央行理解经济现实构成挑战 [7] 欧洲经济前景 - 欧洲面临美国保护减少和廉价能源减少的挑战 但2025年可能成为商业模式与生活方式转折点 [8] - 拉加德未给接班人建议 强调当前环境与前任时期(疫情 俄乌冲突 潜在关税)存在显著差异 [8] 央行治理与政治立场 - 拉加德称赞鲍威尔面对白宫批评的勇气 表示欧央行成员遭遇类似政治攻击将采取相同立场 [1][4]
贝莱德: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被重新审视
快讯· 2025-07-01 18:46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在贸易混乱之下被重新审视 [1] - 自2002年以来美元走弱与重大避险事件首次同时发生促使相关机构重新考虑美国资产的可靠性 [1] - 关于美元即将失去储备货币地位的猜测仍然牵强全面"去美元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美国政府债务风险 - 美国政府债务处于危险境况如果任其发展会认为债务是美国在金融市场"特殊地位"面临的最大单一风险 [1] - 美国政府增长的债务可能会显著加剧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风险 [1]
美元贬值背后,鲍威尔如何守护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09
美元走势疲软 -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 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但消费者支出下降0.3%创年初以来最大跌幅 6月公布的GDP终值和新房销售数据均疲软 [1] - 市场降息预期升温 7月降息概率升至27% 9月高达84% [1] - 美元指数跌破97大关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年内累计下跌10.34% 近两个月跌幅达4.59% [1] 美元下跌原因 - 欧元走强对美元形成压力 欧元在美元指数中权重超60% 北约成员国计划增加防务支出为欧洲经济注入动能 俄乌战争和德国财政刺激推高欧元汇率 [2] - 美联储降息预期难以落地 鲍威尔多次表达对贸易战引发通胀的担忧 强调需谨慎对待降息问题 [2][4] 美联储政策立场 - 鲍威尔在国会作证时未给出明确降息时间表 仅表示"很多路径都有可能" 市场解读为态度有所松口 [4] - 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要求降息 指责美联储政策导致美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4] - 鲍威尔反驳美元避险地位动摇的论调 但承认联邦债务问题可能损害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4][5] 美国财政风险 - "大漂亮法案"将在十年内增加联邦债务3.8万亿美元 占GDP的125% 可能实质性损害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5]
美元储备地位动摇?鲍威尔表态背后的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6-29 15:09
美国经济数据与降息预期 - 5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 但消费者支出下降0.3% 创年初以来最大跌幅 [1] - 6月25日公布的一季度GDP终值及新房销售数据表现不佳 强化市场降息预期 [1] - 投资者对7月降息预期概率升至27% 9月降息预期概率高达84% [1] 美元汇率表现 - 美元指数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 最低跌破97关口 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1] - 今年以来美元汇率累计下跌10.34% 最近两个月跌幅达4.59% [1] 美元下跌驱动因素 - 欧元在美元指数中权重超60% 近期北约提升防务支出推动欧元走强 直接压制美元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迟迟未落地 鲍威尔态度谨慎 6月25日国会听证会表态含糊 未明确指引 [2][4] 政策与市场博弈 - 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鲍威尔 认为不降息导致美元下跌损害美国经济 [4] - 鲍威尔反驳美元避险地位动摇论调 但承认联邦债务不可持续 特别提及"大漂亮法案"将加剧债务危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