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铜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Technology:CIOE2025前沿聚焦(4):信息通信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21: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指出AI算力爆发推动光通信行业技术升级和需求增长[1] 核心观点 - AI算力爆发催生流量需求激增 加速800G部署和1.6T技术成熟 推动LPO/CPO等新技术落地[1] - 光通信头部企业集中亮相CIOE 2025信息通信展 彰显技术硬实力[1] - 1.6T光模块商业化元年开启 AI算力驱动行业竞争白热化[5] 技术发展现状 - 800G矩阵化布局支撑规模部署全场景适配 包括从100G ZR到800G OSFP ZR的全系列相干产品矩阵[4] - 400G CFP2-DCO创新性拓展L波段 在不增功耗前提下提升城域网容量30% 已在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规模化应用[4] - LPO/LRO低功耗方案实现显著能效提升 800G DR8模块功耗低至15W(传统方案25W)[4] - CPO交换机互连方案通过光引擎与网络交换芯片共封装 电信号损耗降低40%以上 散热能耗减少近90%[3] - 1RU高度可支持64个800G端口(适配51.2T交换机) 带宽密度较传统方案提升2倍[3] 企业竞争格局 - 光迅科技以全栈自研+场景创新为核心 实现从光芯片到1.6T模块的垂直整合[2][4] - 立讯技术主打光铜协同+跨品类整合 将CPO光互联 1.6T铜缆与液冷I/O绑定[3][6] - 中际旭创凭规模量产与全球化布局稳居出货榜首 800G产能利用率超90% 1.6T推进海外验证[5][6] - 新易盛聚焦高速长距 800G ZR4表现突出且逐步导入LPO[6] - 索尔思以硅光技术为突破口 800G硅光模块成本低30% 适配低功耗场景[6] 产品技术参数 - 1.6T OSFP224模块采用全球首发2xDR4架构 覆盖DSP/LPO/LRO全技术路线[4] - 新一代CPO共封装方案实现带宽密度0.5Tbps/mm²+能效比6-7pJ/bit[4] - 1.6T AEC有源铜缆传输距离最长可达4.5m 800G AEC最长可达7m[8] - 800G DR8 LRO模块功耗降至9-10W 较DPO方案降低25%以上[8] - 800G DR8 LPO模块功耗仅8W 较DPO方案减少50% 时延从传统DPO方案的100ns降至10ns以下[8] 市场发展趋势 - 技术代际跃迁加速 产品迭代周期从3-4年缩短至1-2年[7] - 1.6T成为超算中心 AI集群标配 单节点需500+高速模块[7] - 3.2T预研启动 如华工正源16通道200G CPO[7] - 海外云厂商(Meta 谷歌)主导1.6T需求 国内以800G升级为主(阿里云 腾讯云加速部署)[7] - 铜缆方案性价比突出 1.6T铜缆成本仅为光缆1/2 传输距离达4.5米[7] 技术创新方向 - 硅光/铜缆成破局关键 与光方案形成互补[7] - 新型技术崭露头角 包括深光谷玻璃基3D波导芯片 长飞19芯光纤 TFLN薄膜铌酸锂芯片等[7] - 光迅科技通过自研EML CW LASER芯片并加大硅光投入推进核心器件自主可控[4] - 关键物料构建国内外双渠道供应以降低对外依赖 加速海外工厂建设应对地缘风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