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T光模块

搜索文档
山东证监局: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 为山东“走在前、挑大梁”注入资本市场新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4
◎记者 赵彬彬 自去年9月资本市场一揽子政策落地以来,山东辖区资本市场活力、韧性进一步增强:56家次上市公司 获回购增持贷款108.49亿元,174家次上市公司推进并购重组、涉及金额1513.99亿元,交易所市场债券 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科创债存续规模创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山东证监局与各方通力协作 的结果。 日前,山东证监局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通过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多方参与、共促共建的 工作新格局,一揽子政策在辖区渐次落地、取得实效,为山东"走在前、挑大梁"注入资本市场强劲动 能。 机制创新 构建齐抓共管资本市场工作格局 山东证监局加强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落实央地金融 工作协调机制要求,山东证监局及时向山东省委、省政府报告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内 容,积极争取省级层面政策支持。 自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以来,山东证监局迅速行动,积极加大与相关各方的协同合作力度, 推动3家上市公司获首批回购增持贷款,数量居各辖区第2位,1家证券公司获首批互换便利操作资格。 在纵向联动方面,山东证监局一方面深入地方,开展"资本市场服务地市行 ...
光模块产业链 多家上市公司谋求扩产
证券日报· 2025-09-23 07:34
公司动态 - 汇绿生态控股子公司武汉钧恒全资子公司湖北钧恒签订光电子产业园房屋租赁合同 支持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建设 [1] - 武汉钧恒8月与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签订4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建设合同 投资总额7亿元 [2] - 上海剑桥科技提升明年产能配套目标 加快扩产速度 预计明年产品以800G为主 1.6T逐步实现量产 [2] - 中际旭创积极推进1.6T和800G高端产品在国内外产能建设 保持交付能力优势 [2] - 新易盛泰国工厂一期二期正式投产 产能充足 持续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能规划 [3] - 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暨出口基地8月投产 2027年全面达产后实现4000万只光模块年产能 产值超300亿元 泰国工厂预计年内达15-20万只月产能 [3] 行业趋势 - 光模块行业处于高度景气上行周期 扩产热潮从龙头企业向全产业链蔓延 [1] - 400G和800G光模块仍是需求主力 2025年被视为1.6T光模块商业化元年 1.6T将成为未来3年关键增长引擎 [2] - AI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驱动行业景气度攀升 光模块是AI算力传输的超级基建 [3]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从2020年112亿美元增至2024年17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2.2% 预计2025年达235亿美元 [3] - 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2024年约606亿元 同比增长12.22% 预计2025年接近700亿元 [3] - 行业形成算力基建+行业应用双重增长曲线 AI向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渗透 [5] 市场需求 - 国内外算力基建热潮形成需求共振 海外科技巨头加码智算集群带动高速光模块采购需求激增 [5] - 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放大光模块市场空间 [5]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销量695万只 同比增长112.5% [4]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 同比增长124% 400G/800G光模块实现规模交付 [4] - 华工科技预计2025年AI相关光模块发货量600-700万只 2026年增至1300-1500万只 包括400G/800G/1.6T及800G LPO产品 另有1-2万只3.2T CPO发货 [4] 政策支持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推动国家枢纽节点与需求地间400G/800G高带宽全光连接 引导电信运营商提升公共传输通道效能 [5] - 湖北/广东/江苏等地结合本地产业特色精准发力 [5] - 政策扶持与AI技术迭代/需求扩张形成行业长周期机会的共振结果 [5]
光模块产业链多家上市公司谋求扩产
证券日报· 2025-09-23 00:14
公司动态 - 汇绿生态控股子公司武汉钧恒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湖北钧恒科技与鄂州临空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及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口岸和招商服务中心签订光电子产业园房屋租赁合同 支持武汉钧恒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建设 [1] - 武汉钧恒与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订4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建设合同 投资总额7亿元 预计显著提升光模块业务的规模、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 [2] - 上海剑桥科技披露明年产能配套目标进一步提升 扩产速度加快 预计明年产品以800G光模块为主 1.6T产品逐步实现量产上量 [2] - 中际旭创积极推进高端产品如1.6T和800G在国内和海外的产能建设 保证行业需求快速提升时保持交付能力优势 [2] - 新易盛泰国工厂一期和二期均已正式投产 目前产能充足 持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能规划与优化 1.6T光模块放量进度取决于市场及客户需求 [3] - 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暨出口基地于8月份投产 2027年全面达产后将实现4000万只光模块年产能 产值超300亿元 泰国工厂预计年内达到15万只至20万只月产能 [3] 行业趋势 - 光模块作为算力网络的核心基础设施 在AI算力需求激增驱动下处于高度景气的上行周期 扩产热潮从龙头企业向全产业链蔓延 [1] - 400G和800G光模块仍是需求主力 2025年被视作1.6T光模块商业化元年 1.6T光模块将成为未来3年内的关键增长引擎 [2] - 光模块企业集体扩产源于AI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数据桥梁和AI算力传输的超级基建 在AI大模型迭代和智算中心建设加速催化下迎来需求放量、技术升级与格局优化的全面爆发期 [3]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从2020年112亿美元增至2024年17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2.2% 预计2025年达到235亿美元 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2024年约606亿元 较上年增长12.22% 预计2025年接近700亿元 [3] - 需求支撑来自国内外算力基建热潮共振 海外科技巨头如英伟达、谷歌持续加码智算集群带动高速光模块采购需求激增 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进一步放大光模块市场空间 [5] - 政策层面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400G/800G高带宽全光连接 湖北、广东、江苏等地结合本地产业特色精准发力 [5] - 光模块行业的长周期机会是AI技术迭代、需求扩张和政策扶持的共振结果 AI持续向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渗透形成算力基建加行业应用的双重增长曲线 对3.2T等下一代光模块产品的提前布局确保行业在技术迭代中占据主动地位 [5] 业绩表现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销量695万只 同比增长112.5% [4]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 同比增长124% 400G、800G光模块实现规模交付 2025年AI相关光模块发货量预计600万至700万只 2026年将增至1300万至1500万只 包括400G、800G、1.6T及800G LPO产品 另有1万只至2万只3.2T CPO发货 [4]
看空“易中天”,怕高就是苦命人
虎嗅· 2025-09-20 17:50
核心观点 - 光模块行业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 呈现量利齐升趋势 但部分个股涨幅较大引发估值争议 [1][2][16] - 行业升级迭代加速 800G光模块业绩已兑现 1.6T光模块将成为新增长点 [3][5][8] -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 为光模块需求提供前瞻性指标 [10][11][14] - 流动性改善和降息环境推高科技股估值 需结合业绩与流动性溢价综合判断 [16][18] 行业趋势 - AI算力竞争推动光模块向高速率升级 解决GPU带宽瓶颈问题 [2] - 光模块迭代周期从3-4年缩短至更快节奏 1.6T产品将成新驱动力 [5] - 800G/1.6T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超220亿美元 [5] 业绩表现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4亿元(同比+282.64%) 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 [4]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9亿元(同比+36.95%) 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 [4] - 天孚通信2025年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57.84%) 归母净利润8.99亿元 [4] - 中际旭创光模块销量905万只(同比+45.96%) 新易盛销量695万只(同比+112.53%) [9] 需求驱动 - 2025年Q2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874亿美元(同比+69%) [10] - 2025年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预期3338亿美元(同比+50%) [10] - 美国科技巨头承诺2026-2028年年度投资额约5600亿美元 [11] - 中国三大互联网厂商2025年Q1资本开支550.12亿元(同比+99.38%) [11] - 阿里巴巴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建 [14] 估值分析 - 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中际旭创131.12亿元(同比+45.98%) 新易盛112.52亿元(同比+47.17%) 天孚通信29.10亿元(同比+37.05%) [16] - 流动性推高估值:A股新开户数265万户(同比+165% 环比+35%) 成交额持续突破2万亿元 [18] - 美联储降息增强科技股吸引力 合理市盈率区间30-40倍 [18] - 当前动态市盈率:中际旭创34.71倍 新易盛30.66倍 天孚通信48.04倍 [18] 投资策略 - 持仓者可采用分批止盈策略 按盈利阶梯逐步减仓(如上涨20%减仓1/3) [23][24][25] - 移动止盈法可动态调整卖出底线 例如跌破20日均线时减仓 [27][28] - 未持仓者需避免追高 应等待深度回调或用小仓位试探并设定止损 [29][30]
通宇通讯(002792) - 002792通宇通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8:56
卫星通信布局 - 卫星通信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场景 包括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及卫星通信终端应用 [2] - 卫星通信载荷主要为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 支持Ka、Ku频段 已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 [2] - 2024年底完成三项战略部署:3000万元参股鸿擎科技 联合武汉洪山国资成立湖北中洪通宇 设立5000万元空天产业基金(首期2000万元投向上海京济通信) [2] 微波天线业务 - 微波天线主要应用于海外偏远地区网络覆盖 是光纤的重要补充 [3] - 2025年中报微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 毛利率达33% 占营收22% [3] - 核心驱动来自海外基建薄弱地区对无线传输的刚性需求 [3] 光模块业务进展 - 参股公司四川光为800G光模块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4] - 1.6T光模块处于早期研发测试阶段 [4] 毫米波天线技术 - 已布局毫米波天线在数据中心短距通信领域 28GHz产品完成实验室验证 [5] - 正与头部运营商联合测试 可替代光纤实现200Gbps高速互联 部署成本降低30% [5] - 依托5G波束赋形技术积累 已申请12项相关专利 [5] 整体业绩表现 - 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3] - 2025年中报显示整体业绩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 - 微波天线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 收入同比增84% 毛利率33% [3]
光模块需求量和出货量
傅里叶的猫· 2025-09-18 19:15
华为昇腾芯片路线图 - 华为发布Ascend系列芯片路线图,涵盖2025年至2028年多款产品,包括Ascend 910C(2025 Q1)、Ascend 950PR(2026 Q1)、Ascend 950DT(2026 Q4)、Ascend 960(2027 Q4)和Ascend 970(2028 Q4)[3] - 芯片微架构从SIMD逐步升级至SIMD/SIMT混合架构,支持数据格式包括FP32、HF32、FP16、BF16、FP8、MXFP8、HiF8、MXFP4和HiF4[3] - 互联带宽从784 GB/s(Ascend 910C)提升至4 TB/s(Ascend 970),计算能力从800 TFLOPS FP16(Ascend 910C)提升至4 PFLOPS FP8和8 PFLOPS FP4(Ascend 970)[3] - 内存容量从128 GB(Ascend 910C)增至288 GB(Ascend 960和970),内存带宽从3.2 TB/s(Ascend 910C)提升至14.4 TB/s(Ascend 970)[3] 华为超节点产品 - Atlas 900超节点支持384颗Ascend 910C芯片,总算力达300 PFLOPS,已部署超300套CloudMatrix384服务实例[6] - Atlas 950超节点基于Ascend 950DT,支持8192张卡(为Atlas 900的20多倍),由160个机柜组成,占地1000平方米,FP8算力达8 EFLOPS,FP4算力达16 EFLOPS,互联带宽16 PB/s(超全球互联网峰值带宽10倍)[7] - Atlas 950超节点相比英伟达NVL144(2025下半年上市)卡规模为其56.8倍,总算力为其6.7倍,内存容量1152 TB为其15倍,互联带宽16.3 PB/s为其62倍[7][8] - Atlas 960超节点基于Ascend 960,支持15488张卡,由220个机柜组成,占地2200平方米,FP8算力30 EFLOPS,FP4算力60 EFLOPS,内存容量4460 TB,互联带宽34 PB/s,训练和推理性能较Atlas 950提升3倍和4倍[8] 光模块需求与市场 - 2024年全球光模块需求约800万只,英伟达需求超300万只,谷歌需求超200万只[12] - 2025年需求预计1800-2100万只,英伟达需求超500万只,谷歌需求约350万只,Meta需求250-300万只,AWS需求约300万只[12] - 2026年需求预计3000-3200万只,英伟达需求350-400万只,谷歌需求400-500万只,Meta需求约600万只,AWS需求约550万只[12] - 2026年800G光模块需求可能超预期,主因微软需求未被充分统计,实际需求或远超250万只[12] 1.6T光模块需求 - 2025年1.6T光模块需求主要来自英伟达,规模250-350万只(其中100万只给代工链),谷歌需求20-30万只,Meta和AWS需求可忽略[13] - 2026年1.6T光模块保守需求约860万只,英伟达需求至少500万只(其中100-150万只给代工链),谷歌需求约150万只,Meta和AWS需求各约80万只[14] 光模块产能与供需 - 头部三家厂商2026年产能合计3500-4000万只,产能利用率约80%,可生产数量约2800-3200万只[16] - 2026年800G+1.6T乐观需求近5000万只,存在1000-1500万只供需缺口[16] GPU与光模块配比 - 英伟达GPU与光模块配比为1:3至1:4.5,主要针对三层架构和800G光模块[17] - 谷歌配比约1:14,2026年需求较可观[17] - AWS当前配比1:4,自研ASIC后预计提升至1:8[17] - Meta实际配比1:12至1:14(含多规格光模块),自研ASIC后用量上升[17] 光模块供应商份额 - Meta供应商中菲尼萨份额30%-40%,新易盛份额20%-30%,旭创份额约20%[18] - 谷歌2025年供应商中旭创份额约70%,CloudLight份额约20%,菲尼萨份额约10%[18] - AWS供应商中新易盛份额60%-70%,菲尼萨份额约15%,旭创份额超20%,CloudLight份额5%-10%[18] - 微软供应商较杂,旭创份额20%-30%,新易盛份额10%-20%,菲尼萨份额10%-20%,设备厂商订单占比30%-40%[18] - 英伟达800G市场以旭创和菲尼萨为主,1.6T市场为旭创、菲尼萨和新易盛[18]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918
万和证券· 2025-09-18 18:42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突出 半导体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链受资金关注 市场成交量放大至2.38万亿元[2][10] - 政策层面推动国资央企重组整合 印花税收入显著增长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81.7% 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长 出口同比翻倍[4] - 行业焦点集中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 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长 以及AI芯片与机器人技术进展 相关个股受关注[6] - 上市公司在商业航天 高纯材料 光芯片及创新药等领域取得进展 细分领域龙头受市场关注[8] 宏观消息汇总 - 2025年1-8月印花税收入2844亿元 同比增长27.4%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87亿元 同比增长81.7%[4]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以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4] - 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18.3% 出口22.4万辆 环比下降0.6% 同比增长100%[4] 行业最新动态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涉及德赛西威 万安科技等个股[6] - 马斯克计划对特斯拉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审 并召开机器人会议 涉及卧龙电驱 三花智控等个股[6]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环比增长11% 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 涉及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等个股[6] 上市公司聚焦 - 泰胜风能积极推动商业航天业务 贮箱产品推进速度较快[8] - 恩捷股份高纯硫化锂产品中试线搭建完成 固态电解质10吨级产线已投产[8] - 华海药业子公司获美国FDA批准开展注射用HB0043Ⅰ期临床试验[8] - 东山精密指出光芯片市场供应紧张格局短期难缓解 索尔思重点锁定2027年全球1.6T光模块需求[8] 市场回顾及展望 - 9月17日市场震荡走强 沪指涨0.37%至3876.34点 深成指涨1.16%至13215.46点 创业板指涨1.95%至3147.35点 上涨个股2504家 下跌个股2757家 成交额2.3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353亿元[2][10] - 短线情绪活跃 首开股份11交易日录得10涨停 连板高度集中在4连板 科技成长方向突出 半导体产业链走强 光刻机板块大涨 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概念掀涨停潮 宁德时代大涨创历史新高 电池板块活跃 贵金属 消费及农业类板块下跌[10] - 技术面显示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创阶段新高 沪指逼近3900点 市场短期维持震荡上行 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 需关注板块轮动和细分领域龙头[11]
中际旭创(300308):1.6T上量将进一步提升盈利 光模块全球最佳交付者地位不变
新浪财经· 2025-09-17 12:3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9亿元 同比增长37.0% 归母净利润40.0亿元 同比增长69.4% [1] - 单Q2营收81.1亿元 同比增长36.2% 环比增长21.6%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 同比增长78.8% 环比增长52.4% [1] - 半年报固定资产61.1亿元 较2024年报增长2.9亿元 存货91.7亿元 较2024年报增长21.2亿元 [2] 业务驱动因素 - Q2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改善主要因大客户采购加速及高速硅光产品占比提升 800G出货量快速增长 1.6T开始逐步出货 [2] - 上半年光模块产能1161万只 产量940万只 同比分别增长29%和44% 产能向高速高端倾斜 [2] - 国内市场上半年营收20.1亿元 同比增长51.4% 增速高于海外市场 [2] 行业前景 - 2025年海外四大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2026年投资将进一步扩大 [3] - 美国科技巨头表达投资意愿 Meta计划到2028年投资6000亿美元 苹果6000亿美元 谷歌2500亿美元 微软每年750-800亿美元 [3] - 英伟达GPU和自研ASIC快速迭代 每代芯片带宽保持翻倍提升 带动光模块需求飙升 [3] 竞争优势 - 面向Scaleout和Scaleup场景的光模块定制化难度增加 需要特殊技术能力如环形器BiDi [4] - 在光芯片供给紧张环境下 公司能完全满足头部厂商大客户需求 [4] - 公司在苏州 铜陵 泰国保持多地高标准低成本交付能力 [4] - 硅光龙头地位凸显 在1.6T 3.2T 8通道光模块中成本优势明显 [4] 业绩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7亿元 181.1亿元 248.9亿元 [5] - 9月16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8.8倍 25.2倍 18.4倍 [5]
中际旭创(300308):量将进一步提升盈利,光模块全球最佳交付者地位不变
山西证券· 2025-09-17 11: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2][7] 核心观点 - 1.6T产品量产将提升盈利能力 光模块全球最佳交付者地位稳固 [2] - 2025H1营收147.9亿元(同比+37.0%) 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69.4%) [3] - Q2营收81.1亿元(环比+21.6%)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环比+52.4%) [3]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93.7/181.1/248.9亿元 [7] 财务表现 - Q2毛利率改善因800G硅光产品占比提升及大客户采购加速 [4] - 半年报固定资产61.1亿元(较2024年报+2.9亿元) 存货91.7亿元(较2024年报+21.2亿元) [4] - 光模块产能1161万只(同比+29%) 产量940万只(同比+44%) [4] - 国内营收20.1亿元(同比+51.4%) 增速高于海外市场 [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9.4%(2024年为33.8%) 净利率26.4%(2024年为21.7%) [9] 行业前景 - 2025年海外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预计3338亿美元(同比+50%) [5] - 2026年美国科技巨头承诺加大投资(Meta 6000亿美元/苹果6000亿美元/谷歌2500亿美元/微软年化750-800亿美元) [5] - GPU迭代驱动光模块需求(GB200 400G→GB300 800G) [5] - Scaleup网络光模块有望替代铜连接 [5] 竞争优势 - 定制化能力满足Scaleout/Scaleup多场景需求(如谷歌TPU配套OCS光模块) [6] - 供应链能力保障光芯片紧张环境下的交付 [6] - 苏州/铜陵/泰国三地高标准低成本产能布局 [6] - 硅光方案在1.6T/3.2T产品中具BOM成本优势 [6] 估值预测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48.8/25.2/18.4倍 [7][9] - 2025-2027年预测EPS为8.43/16.30/22.40元 [9] - ROE预计从2024年26.5%提升至2026年40.8% [9]
华工科技: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预计明年正式批量上市销售
巨潮资讯· 2025-09-16 18:03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 面向绿色农业装备百亿级市场推出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 [2] - 7月在哈尔滨成立子公司 目前处于中试阶段进行产品实地验证 预计2026年正式批量上市销售 [2] - 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一期已于8月正式投产 数通光模块年内产能规划达每月100万只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年CIOE发布第二代单波400G光引擎 行业首款3.2T CPO光引擎及业内首发PCIe6.0光模块 [2] - 推动3.2T解决方案研发进程 海外头部客户包括800G和1.6T在内的LPO系列/DSP系列产品按规划准备 [2][3] - 国内数通光模块从400G向800G切换 部分厂商明年全面上量 1.6T产品逐步开始测试 [2] 产能与市场拓展 - 泰国工厂预计年内达15-20万只月产能 实际产能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及时调整 [3] - 联接业务海外市场推进顺利 上半年出口业务增长明显 海外设备商与渠道商已有批量400G/800G出货 [3] - 三季度处于明年算力方案选择和下一代产品迭代准备阶段 下半年保持较好需求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