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价值链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观点:AI 浪潮:泡沫重演还是新周期基石?-20251110
国信证券· 2025-11-10 15:23
核心观点 - 当前AI浪潮并非2000年互联网泡沫重演,区别在于由盈利强劲的“现金牛”企业主导,估值有坚实盈利和现金流支撑[3] - AI投资正从“炒作期”进入“实用期”,投资策略应从过度集中于半导体龙头转向“全价值链”的多元化布局,关注上游基础设施和下游应用[3] - 当前市场回调被视为技术进入“幻灭期低谷”的健康阵痛,而非泡沫系统性破裂,AI是一场将持续数年的“基础性转变”[13] 历史复盘:AI浪潮与互联网泡沫的差异 - 估值水平差异显著: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高达200倍,远期市盈率约60倍;而2025年纳斯达克100指数远期市盈率约为26.7倍[5] - 科技板块估值溢价不同:2000年科技板块相对大盘估值溢价超过2倍,2025年这一溢价仅约1.34倍[5] - 盈利质量根本不同:2000年仅约14%的互联网公司实现盈利,而2025年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在2025年Q3的净利润率高达27.7%,远高于五年平均水平24.7%[6] - 投资实质差异:2000年资本消耗在营销等投机活动,2025年则是真实的AI基础设施“军备竞赛”,仅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Meta四大巨头在2025财年合计资本支出就高达3640亿美元[7] 国内外科技巨头AI布局与生态 - 北美四大云厂商(CSP)资本开支强劲:2024财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速高达55%,2025年全年整体预期增速也达到40%+[8] - 海外科技厂商将约100%的净利润、60%以上的经营性现金流进行资本开支投入,且资本开支增速指引显著高于业务收入/利润增速[8] - 国内互联网大厂AI落地路径:主要通过云业务增长、广告/推荐系统提效、推出AI应用实现,例如腾讯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0%至360亿元人民币,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9][10] - AI硬件三巨头生态各异:英伟达构建“全栈生态”闭环;AMD凭借顶尖硬件性能和开放生态;英特尔专注于高性价比的专用解决方案[11][12] AI行业需求与供给格局 - 需求端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2030年AI算力需求较2025年增长3.5倍,对应6.7万亿美元支出,当前计算量比去年同期预期高100倍[13] - 供给端面临硬约束: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较2022年翻倍,达到每年约945太瓦时,同时GPU及先进芯片制程扩产难度大[14] - 企业应用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到2026年,40%的企业应用将嵌入AI代理,而2025年这一比例不到5%[23] 投资策略建议 - 采用“全价值链”多元化配置策略,布局从上游算力层到下游模型层及应用端的转变[23] - 投资机会向上游(数据中心、电力设施)和下游(企业级SaaS应用、AI安全与治理)扩散,以捕捉AI应用层和基础设施2.0的增长机会[3][23] - 超越对少数几家龙头企业的过度集中,关注即将爆发的AI应用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