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歌Gemini
icon
搜索文档
资金狂买!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互联网ETF连续14日“吸金”,近三日净流入额均超13亿
格隆汇APP· 2025-11-19 10:56
②百度首次披露了AI业务经营数据,Q3营收近百亿,同比增长超50%,超市场预期。细分看,Ai云同 比+33%,AI应用同比+6%,赋能原有百度系产品实现增长。小米Q3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超预期,部 分AI业务实现盈利。 尽管近期在美股科技股估值过高、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下滑的流动性扰动下,港股承压,但决定企业股 价中长期走向最关键因素是公司的经营前景和战略方向以及当前估值高低。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 业指数最新估值分别是21.84倍、21.55倍,分别居近5年24.9%和32.95%历史分位。 相关产品,及截至发稿涨跌幅: 格隆汇11月19日|今日港股全线高开,恒生互联网ETF一度涨1%,恒生科技指数ETF涨0.13%。这两只 可T+0的ETF昨日均获资金坚定抄底,单日分别净流入1.27亿元和7.94亿元,均居同标的第一 事实上,规模最大的恒生互联网ETF、恒生科技指数ETF均连续14日获资金净申购,近三日更是加速"吸 金",净流入额分别是17.89亿、13.25亿元。 消息面上: ①阿里千问的生态爆发和谷歌Gemini的映射,对应行情应用端的热度攀升。 港股全科技赛道: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 ...
海外AI产业链2026投资策略:延续Capex扩张,转向多极拉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8 23:03
核心观点 - 北美AI产业近三年由FOMO情绪主导算力超前投入,AI资本支出叙事贯穿美股,但算力需求主导因素从大模型训练转向大模型推理,同时2025年底不同模型合作阵营出现分化[3] - 2026年云计算资本支出预计延续增长,但市场更关注投入回报率,五大云厂和互联网巨头FY26资本支出总和达5540亿美元,同比增长38%[3][18] - AI大模型头部厂商差距缩小、阵营分化、研发方向分野,重点关注Anthropic和谷歌Gemini[3] - AI应用创收预计达数百亿美元,AI广告持续兑现,AI编程规模化,2026年关注AI视频、B端AI软件、C端AI Agent进展[3] - AI算力供给多元化,竞争焦点转向开发生态,AI网络从Scale out向Scale up倾斜,光通信、铜连接、电力电源、液冷成为关键环节[3] 云计算:2026年资本支出延续扩张但回报率分化 - 根据彭博预期,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甲骨文在FY26的资本支出总和为5540亿美元,同比增长38%[18] - 谷歌云增长动力来自TPU对外供应、Anthropic需求旺盛和Gemini市场份额提升,亚马逊AWS增长动力来自Anthropic需求,预计年底达到百万卡Tranium2容量[15] - 从资本支出与经营现金流比率看,全栈AI布局的谷歌最为健康,甲骨文预计债务压力较大[3][18] - AI算力投资已带来显著折旧摊销成本提升,科技巨头商业模式体现重资产特征,微软、META的折旧摊销费用占运营总支出比例明显提升[23] 大模型:海外AI阵营分化,商业化加速 - 大模型头部TOP3中,Anthropic聚焦B端编程落地,近期营收预期上修且现金流有望2027年转正;OpenAI供应链分散、算力需求庞大,B端与C端并重;谷歌Gemini在多模态领域体现底蕴[3] - Anthropic创收策略专注于B端,深度受益AI编程爆发,2025年10月上修未来乐观营收预期,预计2028年达700亿美元营收[39] - 谷歌Gemini 3.0版本年内发布,2025年10月Tokens月消耗达300万亿,独立应用流量份额从2025年4月的5.5%提升至10月的12.9%[33] - OpenAI营收策略B端和C端并重,2025年10月估值达5000亿美元,但算力供应商众多且分散[39] AI应用:编程商业化加速,静待AI视频与B端软件进展 - AI编程工具年化收入在2025年明显加速,当前年化收入总和或已超50亿美元,包括微软GitHub Copilot、Cursor、Claude Code等产品均实现出色收入[63] - AI视频临近商业化临界点,Veo3、Sora2等效果出色但算力成本较高,随着2026年算力供应增加,有望孕育优质AI视频平台[59] - 企业级AI平台加速落地时间点或在2026年上半年,ServiceNow指引2026年AI ACV订单总额达10亿美元,较2025年5月的2.5亿美元明显加速[67] - 垂类应用面向法律、招聘、客服、营销等领域获得商业化进展,多个AI应用企业估值提升[58] AI算力:参数性能差距缩小,开发生态成竞争关键 - 领先的AI芯片在参数性能上差距有所收窄,AI芯片竞争中软件开发生态成为决定性因素,谷歌TPU硬件性能差距缩小且开发生态陆续成熟[76] - 谷歌TPU v7已迎来Anthropic等客户,出货量预期上修,整体能力大幅提升接近英伟达B200,且具备性价比优势,达到外供临界点[81] - AMD、亚马逊Tranium面临开发生态不成熟问题,但2026年有较大边际变化,AMD迎来OpenAI开发者群体,亚马逊Trainium百万卡集群交付Anthropic使用[85] - 博通受益TPU外供趋势,与META/OpenAI合作的自研芯片有望2026年开始大规模量产爬坡[81] AI网络:由Scale out向Scale up倾斜,硅光进入爆发关键节点 - 全球主流算力方案已形成Scale up网络生态,协议标准有望收敛,封闭和开源两大方向预计并行,NVLink、UALink、SUE是重要演进方向[90] - 2026年是硅光方案高速爆发、CPO网络导入起步的关键节点,光通信景气度从光模块扩散至芯片、线缆、OCS、CPO等上下游环节[3][96] - 高密度算力方案面临供电瓶颈,HVDC成为最优解,过渡方案sidecar预计2026年开始应用,最终方案预计2027年后去除UPS[107] - 英伟达、博通发布CPO产品,2026年是重要突破元年,谷歌OCS光交换机是TPU产业链重要一环[104]
通信ETF(515880)盘中涨超2%,资金持续布局,连续5日净流入超8亿元,光模块占比超5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1:45
注: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wind,截至2025/11/14,通信ETF规模为117.48亿,在同类15只产 品中排名第一。权重占比截至2025/10/28。指数成分股可能随指数编制规则发生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 建议或个股推荐。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 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 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 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开源证券指出,海外AI巨头持续上调资本开支,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谷歌、Meta、微软和亚马 逊等公司纷纷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AI驱动需求持续强化,谷歌Gemini月Tokens消耗量一年内增长 超20倍,Meta探索AI驱动的新交互模式,微软Copilot月活跃用户超过1.5亿。海外AI发展提速,正循环 效应显著,利好光通信、液冷等产业链。 在海内外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投入的背景下,光模块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度。通信ETF(515880)规 模同类第一,截至10月28日,通信 ...
8点1氪:云南通报“赤裸小孩”事件;小米回应SU7改款涨价;苹果推出新配件,售价1299元起
36氪· 2025-11-12 08:12
新能源汽车行业 - 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 [15][16] - 1至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 [15][16] - 特斯拉10月在华销量为26006辆,环比下滑63.64%,同比下滑35.76%,为三年以来最差成绩 [17]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 [14] - 特斯拉计划扩建得州超级工厂,为人形机器人Optimus新建专用设施,目标年产能达1000万台 [18] - 宇树科技“一种机器人手指、机器手和人形机器人”专利获授权 [14] - 智元机器人关联方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决定入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27] - Anthropic预计在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2028年营收达700亿美元 [28] 通信技术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量在全球约占40.3%,位居全球第一 [14] - 中国正加速推进6G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布局,多家上市公司已切入关键技术领域 [14] 消费电子与科技巨头动态 - 苹果宣布与三宅一生合作推出iPhone Pocket,短带款售价1299元,长带款售价1899元 [8][9] - 苹果或推迟发布下一代iPhone Air,富士康已拆除大量生产线 [17] - 微软Copilot系列助手月活用户达1.5亿,公司正通过网红营销提升影响力 [27] - 联发科2025年10月营收为新台币520.26亿元,同比增长1.78% [29] 金融市场与投资 - 软银集团第二季度净利润2.50万亿日元,上半年净利润2.92万亿日元 [30] - 软银以58.3亿美元价格出售其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份,并为对OpenAI的押注筹集资金 [16][28] - 软银与OpenAI达成修订协议,对OpenAI Global进行最高400亿美元的后续投资 [28] -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预测黄金价格到2026年底前突破5000美元,可能达5200至5300美元 [19] - 摩根大通估计人工智能热潮未来五年将需要5万亿美元融资 [28] 公司资本运作 - 海通发展收到上交所审核意见,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22] - 德科立拟启动境外发行股份(S股)并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23] - 安克创新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4] - 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5] - 英矽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6] 零售与消费行业 - 高鑫零售2026财年上半年收入为305.02亿元,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30] - 西贝回应门店调整,称开店、闭店属于餐饮行业正常的经营行为 [12] 娱乐与内容产业 - 截至11月10日,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达450.18亿元,多部引进大IP电影有望助力全年票房突破500亿元 [13]
策略观点: AI 浪潮:泡沫重演还是新周期基石?-20251110
国信证券· 2025-11-10 16:17
核心观点 - 当前AI浪潮并非2000年互联网泡沫重演,区别在于由盈利强劲的“现金牛”企业主导,估值有坚实盈利支撑[3] - AI投资正从“炒作期”进入“实用期”,投资策略应从过度集中于半导体龙头转向“全价值链”的多元化布局,关注上游基础设施和下游应用[3] - 当前市场回调被视为技术进入“幻灭期低谷”的健康阵痛,AI是一场将持续数年的“基础性转变”,泡沫化程度或仍处于初期或中期阶段[13] 历史复盘:当前AI浪潮与互联网泡沫的差异 - 估值水平差异显著:2000年纳斯达克市盈率高达200倍,远期市盈率约60倍;而2025年纳斯达克100指数远期市盈率约为26.7倍,科技板块相对大盘估值溢价仅约1.34倍,远低于2000年的2倍以上[5] - 盈利质量根本不同:2000年仅约14%的互联网公司实现盈利,市场由无盈利概念股推动;2025年AI浪潮由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主导,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2025年Q3净利润率高达27.7%,高于五年平均水平24.7%[6] - 投资实质存在区别:2000年资本消耗在营销等投机活动上;2025年则是真实的AI基础设施“军备竞赛”,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Meta四大巨头2025财年合计资本支出高达3640亿美元,主要用于AI核心设备[7] 国内外龙头科技公司产业生态 - 北美云厂商AI战略清晰,资本开支高增长:产品矩阵架构升级、推出独立应用、AI赋能原有产品[8];四大云厂商2024财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速高达55%,2025年预期增速也达到40%+,已将约100%的净利润、60%以上的经营性现金流投入资本开支[8] - 国内互联网大厂AI落地路径:主要通过云业务增长、广告/推荐系统提效、推出AI应用实现[9];腾讯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0%至360亿元人民币,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产品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10] - AI硬件巨头生态各异:英伟达构建“全栈生态”卖封闭高效的解决方案;AMD凭借顶尖硬件性能和开放生态卖硬件替代方案;英特尔专注于差异化定位和集成解决方案卖高性价比专用方案[11][12] AI行业需求与供给端分析 - 需求端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2030年AI算力需求较2025年增长3.5倍,对应6.7万亿美元支出,当前计算量比去年同期预期高100倍,前沿AI模型训练成本可能每年增长2-3倍并持续到2030年[13] - 供给端面临硬约束: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较2022年翻倍至每年约945太瓦时,但欧美电网老化、扩容难度高导致北美电力缺口明显[14] - 资本开支持续高投入:海外科技厂商将几乎全部净利润、绝大部分经营性现金流进行资本开支投入,且资本开支增速指引显著高于业务收入/利润增速[14] 投资策略建议 - AI价值实现转向实用阶段:预计到2026年40%的企业应用将嵌入AI代理,2025年这一比例不到5%,投资机会从半导体向上游和下游扩散[23] - 采用“全价值链”多元化配置:布局上游数据中心、电力设施和下游企业级SaaS应用、AI安全与治理,捕捉AI应用层和基础设施2.0增长机会[23] - 关注从上游算力层到下游模型层及应用端的转变,超越对少数几家龙头企业的过度集中[23]
策略观点:AI 浪潮:泡沫重演还是新周期基石?-20251110
国信证券· 2025-11-10 15:23
核心观点 - 当前AI浪潮并非2000年互联网泡沫重演,区别在于由盈利强劲的“现金牛”企业主导,估值有坚实盈利和现金流支撑[3] - AI投资正从“炒作期”进入“实用期”,投资策略应从过度集中于半导体龙头转向“全价值链”的多元化布局,关注上游基础设施和下游应用[3] - 当前市场回调被视为技术进入“幻灭期低谷”的健康阵痛,而非泡沫系统性破裂,AI是一场将持续数年的“基础性转变”[13] 历史复盘:AI浪潮与互联网泡沫的差异 - 估值水平差异显著: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高达200倍,远期市盈率约60倍;而2025年纳斯达克100指数远期市盈率约为26.7倍[5] - 科技板块估值溢价不同:2000年科技板块相对大盘估值溢价超过2倍,2025年这一溢价仅约1.34倍[5] - 盈利质量根本不同:2000年仅约14%的互联网公司实现盈利,而2025年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在2025年Q3的净利润率高达27.7%,远高于五年平均水平24.7%[6] - 投资实质差异:2000年资本消耗在营销等投机活动,2025年则是真实的AI基础设施“军备竞赛”,仅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Meta四大巨头在2025财年合计资本支出就高达3640亿美元[7] 国内外科技巨头AI布局与生态 - 北美四大云厂商(CSP)资本开支强劲:2024财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速高达55%,2025年全年整体预期增速也达到40%+[8] - 海外科技厂商将约100%的净利润、60%以上的经营性现金流进行资本开支投入,且资本开支增速指引显著高于业务收入/利润增速[8] - 国内互联网大厂AI落地路径:主要通过云业务增长、广告/推荐系统提效、推出AI应用实现,例如腾讯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0%至360亿元人民币,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9][10] - AI硬件三巨头生态各异:英伟达构建“全栈生态”闭环;AMD凭借顶尖硬件性能和开放生态;英特尔专注于高性价比的专用解决方案[11][12] AI行业需求与供给格局 - 需求端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2030年AI算力需求较2025年增长3.5倍,对应6.7万亿美元支出,当前计算量比去年同期预期高100倍[13] - 供给端面临硬约束: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较2022年翻倍,达到每年约945太瓦时,同时GPU及先进芯片制程扩产难度大[14] - 企业应用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到2026年,40%的企业应用将嵌入AI代理,而2025年这一比例不到5%[23] 投资策略建议 - 采用“全价值链”多元化配置策略,布局从上游算力层到下游模型层及应用端的转变[23] - 投资机会向上游(数据中心、电力设施)和下游(企业级SaaS应用、AI安全与治理)扩散,以捕捉AI应用层和基础设施2.0的增长机会[3][23] - 超越对少数几家龙头企业的过度集中,关注即将爆发的AI应用层[3]
20cm速递|海外AI投入成焦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近5日净流入超2.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7:59
海外AI巨头资本开支 - 谷歌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83%,并将全年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910-930亿美元 [1] - Meta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达700-720亿美元,高于年初指引 [1] - 微软2026财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达349亿美元,同比增长75%,超出此前预期 [1] - 亚马逊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1%,全年指引上调至1250亿美元 [1] AI应用与用户增长 - AI正循环效应显著,谷歌Gemini月Tokens消耗量一年内增长超过20倍 [1] - 微软Copilot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5亿 [1]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单日涨跌幅达20% [1] - 该ETF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970070),该指数从创业板市场选取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覆盖软件开发、智能硬件、数据处理等细分行业,以反映创业板人工智能相关公司整体表现,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特征 [1]
通信ETF(515880)涨超2.5%,近10日净流入超27亿元,年内涨幅超102%居两市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5:00
通信ETF市场表现 - 通信ETF(515880)年内二级市场涨幅超102%,居全市场ETF涨幅第一 [1] 海外AI巨头资本开支与需求 - 海外AI巨头谷歌、Meta、微软和亚马逊等公司纷纷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 [1] - 谷歌Gemini月Tokens消耗量一年内增长超20倍 [1] - Meta探索AI驱动的新交互模式 [1] - 微软Copilot月活跃用户超过1.5亿 [1] 产业链受益环节与ETF持仓 - AI发展利好光通信、液冷等产业链 [1] - 光模块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1] - 通信ETF(515880)光模块占比达52%,服务器占比达22% [1] - 叠加光纤、铜连接等环节,合计占比超81% [1]
谷歌Gemini将在2026年帮助运行苹果siri功能。苹果敲定一份协议,每年将向对方支付大约1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03:14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谷歌Gemini人工智能技术将在2026年帮助运行苹果Siri功能 [1] - 苹果公司敲定一份协议 每年将向谷歌支付大约10亿美元 [1]
马斯克最新采访:5 年后手机和APP都没了,工作也变成“想干就干”
36氪· 2025-11-04 07:24
AI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5到6年内AI将重塑数字世界基础结构,手机将转变为仅负责播放画面和音频的边缘节点设备,不再需要传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1][3][4] - AI将实时生成并预测用户可能想要的内容,主动展示音乐、视频等,大多数人消费的内容将由AI生成[3][7] - AI工具已能生成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高质量连贯视频,AI翻唱音乐可整合多位歌手风格,创造出超越人类能力的演唱技巧[7][9] AI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AI和机器人将接管绝大多数体力劳动和数字化工作,如焊接、写代码、处理邮件等非物理性岗位将被优先快速取代[29][30][32] - 工作将从生存手段变为个人选择,在良性发展情境下可实现全民高收入,任何人都能获得所需产品和服务,基本消除贫困[1][33][38] - 该转变过程将伴随剧烈社会阵痛和结构性混乱,存在多种结局可能性,包括反乌托邦风险[1][33] AI安全与价值观训练 - AI安全核心在于最大限度追求真相,不能强迫AI相信谎言,当前训练机制存在严重问题,网络预训练数据夹杂意识形态偏见,人类反馈进一步用政治正确标准惩罚或奖励输出[1][19][23] - 以谷歌Gemini为例,AI被编程输出不符合事实的多元化女性图像作为美国国父,这种认知分裂是最危险的系统性风险之一[2][13][20] - 若AI被植入错误价值观,如多样性最重要或用错代词比核战争更严重,随着能力增强可能推导出消灭人类等反乌托邦结论[13][14][33] 行业竞争与解决方案 - Grok作为追求真相的AI,在测试中平等衡量所有人类生命价值,而其他AI表现出种族歧视,如判定德国白人价值比尼日利亚黑人低20倍[22][36] - 拥有一个公正AI可迫使整个行业改进,通过对比促使其他系统感到羞耻并提升公平透明度[37] - 公司总部地理位置影响AI价值观编程,旧金山等地的觉醒思想病毒环境会导致参数设置偏离中间立场,XAI将总部迁至德州以规避此问题[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