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员经营意识
icon
搜索文档
蔚来李斌首度回应“好人论”:过去十年,我让二十多个VP走人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17:37
核心观点 - 蔚来创始人李斌强调公司当前核心目标是2024年四季度实现盈利,通过提升销量、优化毛利率和严控费用达成[4][5][6] - 公司反思过去战略失误,包括产品定义过于全球化、换电站建设滞后、欧洲扩张冒进等,并已调整策略聚焦中国市场和显性价值[9][11][13] - 通过"成本挖矿"项目实现全生命周期降本,目标将蔚来品牌毛利率提升至20%,乐道品牌超15%[16][17][21] - 组织管理采用"基本经营单元"(CBU)模式,将预算与收入闭环,取代传统裁员方式[22][24][25] - 2024年规划为"四个大年":产品大年(9款新车)、技术大年(自研芯片/OS)、换电站大年(新增1800-2000座)、国际化大年(进入25国)[6][26][28] 战略调整 产品策略 - 第三代产品聚焦中国市场,强化显性价值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相比第二代ES8过度考虑海外需求更"接地气"[9][10] - 四季度将推出全新车型,采用自研技术且成本设定极具竞争力[10] - 改变OTD订单制交付模式,提前囤货冲刺首月交付过万目标[11] 国际化布局 - 欧洲策略从直营转为寻找国家合作伙伴,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降低初期投入[13] - 反思用挪威经验套用全欧洲的误判,德国等国换电站建设周期长达10-12个月导致效率低下[13] - 2024年计划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轻资产扩张模式[13] 成本控制 供应链优化 - 推行"分层解耦"策略:座椅等部件标准化设计使供应商获得全量订单,新平台座椅成本降10%[18] - 建立透明供应链体系,实时监控供应商生产成本细节,学习立讯精密小数点后四位管控法[17][18] - 自研芯片神玑9031预计单车降本1万元,操作系统减少AUTOSAR专利费用[20] 管理机制 - 设立独立成本审计部门控制合理利润水平[19] - CBU模式要求每个项目核算ROI,例如萤火虫发布会成本从几十万降至10万[24] - 2023年11月起取消自上而下裁员,人员增减由项目经营结果决定[25] 技术研发 - 2024年将交付搭载自研芯片神玑9031和SkyOS天枢操作系统的新车,芯片性能相当于4颗Orin芯片[20][28] - 智能驾驶聚焦端到端安全功能,即将释放城区辅助驾驶能力[29] - 累计研发投入可折算2500+座换电站成本,技术变现进入收获期[28] 市场表现 - 江浙沪换电站密度与销量呈强相关,该区域贡献50%销量且江苏县县通后单省销量占比达15%[12] - 乐道L60因交付延迟导致市场信心受损,当前月销量波动在4000-10000辆区间,知名度仅为蔚来1/3[27] - 2021年最接近盈利时毛利率达18.9%,车辆利润率20.1%,单季度最低亏损5亿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