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

搜索文档
“拉中关系拥有光明前景”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中哥经贸合作 - 2024年哥中双边贸易额超过193亿美元,与建交初期相比增长超过1900倍,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 [2] - 哥伦比亚期待扩大农产品对华出口,加强农业技术、生态保护、减贫等领域合作,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 [2] - 中国企业正在建设哥伦比亚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波哥大地铁一号线 [3] 一带一路合作 - 哥伦比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将助力其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优化国内供应链并加强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 [2] - 中国上海-秘鲁钱凯港-哥伦比亚布埃纳文图拉港海运航线实现首航,促进哥伦比亚就业与经济发展 [3] 农业与科技合作 - 哥伦比亚丰富物产与中国先进农业技术结合,可推动咖啡豆、可可豆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突破 [3] - 中国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展现科技革命引领作用 [4] 区域一体化 - 中拉论坛运行10周年,中国成为拉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和多边对话机制建设 [3] - 拉中合作有助于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 [4]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最大失败: 高估了技术,低估了人性
虎嗅· 2025-07-03 21:39
19世纪中叶,赛勒斯·麦考密克(Cyrus McCormick)发明的机械收割机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带来 了美国农业生产变革。机械收割机的发明,不仅解决了美国人口扩张带来的粮食紧缺,而且加速了北方 美利坚合众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赛勒斯·麦考密克去世后,小赛勒斯·麦考密克继承了机械收割机制造 厂。之后,原本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的收割机制造,变成了压榨工人血汗的流水线。 小赛勒斯·麦考密克先是在工厂大幅盈利的1883年大幅降低工人薪酬,随后为了应对罢工带来的生产停 滞,购置了气动成型机来替代手工制造收割机零件的技术工人。尽管气动成型机无法和技术工人一样, 高质量地生产零配件,但是工厂可以雇用没有制造技术的一般性劳工来协助气动成型机运转。小赛勒斯 ·麦考密克还积极参与政治运动,支持削弱劳工权益保护。 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提出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决定着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 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技术决定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技术具有自主性;因此,只有最大程度 地弱化政府对技术的干预,给予技术自由的空间,才能获得技术进步。围绕技术决定论这一观点的争论 持续至今。 在1886年5月的秣市惨案 ...
越南全面开放市场,换取美国20%关税,美越关税协定暗藏杀机
搜狐财经· 2025-07-03 18:09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条款 - 越南全面开放国内市场换取美国对其出口商品20%的基础关税 [1] - 美国汽车、农产品和能源产品获得零关税准入越南市场 [1] - 对"第三国转运商品"征收40%惩罚性关税的条款针对中国产业链转移 [3] 产业冲击分析 - 越南本土汽车品牌市占率不足5% 面临美系品牌碾压 [3] - 美国补贴农产品将摧毁越南数百万稻农生计 [3] - 电子、纺织等中转贸易将因惩罚性关税遭受重创 [3] 数字经济主权让渡 - 美国要求越南全面开放文娱产品市场 Netflix迪士尼等平台将垄断当地文化消费 [4] - 本土影视产业受挤压 年轻一代价值认同可能被改变 [4] - 流媒体平台和社交网络被美国企业掌控 [4] 协议结构性缺陷 - 未设置农产品市场准入过渡期保护 [3] - 美国有权单方面启动"反规避调查" 使越南企业面临40%关税不确定性 [4] - 知识产权强保护和技术转让禁止条款将锁定越南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位置 [5] 历史经验对比 - 墨西哥1994年签署北美自贸协定后本土玉米产业被摧毁 [5] - 中国2001年入世争取到15年产业保护期 越南未获类似条款 [5] - 协议可能导致越南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5]
关税谈判倒计时博弈沪金破782新高
金投网· 2025-07-03 15:10
黄金期货行情 - 黄金期货当前交投于782 24元附近 暂报781 50元/克 上涨0 28% 最高触及782 24元/克 最低下探776 22元/克 [1] - 黄金期货短线偏向看涨走势 [1] - 沪金攀升至783附近 下方存在强劲支撑于775附近 上涨目标指向795 [5] - 融通金有望触及790 [5] 美国关税谈判动态 - 距离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最终期限不足七日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华盛顿的多边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3] - 欧盟同意10%基准关税框架 同时推进医药专利保护期延长及芯片产业补贴豁免条款 [3] - 欧盟委员会针对美国波本威士忌 哈雷摩托等商品设置50%惩罚性税率 农产品领域预留120%超级关税窗口 [3] - 伦敦在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关税上取得5%降幅 但美钢铝关税战火重燃 面临25%基础税率翻倍至50%的威胁 [3] - 英国商会警告汽车制造业成本线可能上移18个百分点 [3] - 加拿大撤回数字服务税议案 换取半导体产业关税评估延期 [3] - 日本连续七轮磋商未破汽车关税僵局 特朗普政府抛出35%红线论 [3] - 韩国转向萨德系统维护费用分担议题 试图以国防开支换关税缓冲期 [3] 其他经济体关税策略 - 印度坚持将巴斯马蒂稻 阿尔法牛奶生产线列为绝对禁区 秘密拟定涵盖68类关键中间产品的影子关税清单 [4] - 越南达成双轨协议 对美出口商品统一适用20%基准关税 对经越转口货物征收40%过境税 [4] - 越南模式已引发印尼 菲律宾等国效仿 区域产业链面临重构风险 [4] 市场影响分析 -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当前谈判已演变为技术标准 数据主权 产业补贴的复合型博弈 [4]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警若最后期限前无法达成框架协议 全球价值链可能面临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最大冲击波 [4]
长三角外贸累计破百万亿元!前5月浙江出口增长贡献率最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0:2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 据上海海关统计,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截至今年5月,长三角地区外贸规 模累计已突破100万亿元,达101.2万亿元。 今年1-5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6.73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7.5%。其中,出 口4.29万亿元,增长10.3%;进口2.44万亿元,下降2.7%。 浙江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 前5个月,三省一市出口总值均大幅增长:浙江出口1.69万亿元,增长9.6%;江苏出口1.55万亿元,增 长9.6%;上海出口7873.8亿元,同比增长11.5%;安徽出口2530.6亿元,增长15.8%。 单看5月,上海市进出口额3771.5亿元,同比增长4.5%,月度进出口连续4个月正增长;安徽省进出口总 额822.1亿元,同比增长20.5%、比4月份加快3.8个百分点。 机电进出口"双高" 前5个月,长三角地区出口机电产品2.56万亿元,增长9.9%,占同期长三角地区出口总值的59.6%。 江苏机电出口量最大。前5个月,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07万亿元,增长10.5%,占江苏省出口的比重提 升至68.8%;浙江机电产品出口8 ...
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制造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1] - 现代制造业需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路线,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1] - 我国需从历史规律和全球视野分析制造业比重演变机理,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 [1] 科技革命对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影响 - 18世纪机械化技术革命推动棉纺织业、制铁业效率提升,催生铁路设备、机床制造等新产业 [2] - 19世纪电气化技术革命促使汽车、电气设备、化工等制造业规模快速扩张 [2] - 20世纪计算机化技术革命扩展产品范围,计算机、集成电路等新兴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2]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推动链式变革 [3] - 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渗透传统制造业,同时催生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业态 [3] - 我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具备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技术的双重优势 [3]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世界第一) [4] - 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4] - 超大规模市场助力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加速技术迭代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4]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措施 - 强化科技赋能,聚焦薄弱环节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产业创新融合 [5] - 优化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水平 [5] - 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5] 需求侧驱动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 创新消费场景和监管体系,以新型消费扩容提质牵引制造业转型 [6] - 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拓展发展空间并改善产品服务价格关系 [6]
会员金选丨教授公开课: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寻找企业的破局之道
第一财经· 2025-06-16 11:35
中美关税博弈与全球经济秩序 - 中美关税博弈是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决定性力量 涉及产业链主导权 技术标准话语权与发展模式的终极争夺 [1] - 美国通过特朗普新政下的动态关税体系切割高端制造链 中国以稀土等战略资源反制技术封锁 [1] - 博弈直接影响全球42%中间品供应链走向 加剧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 [1]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企业通过出海战略实现供应链重构与本地化运营 在动态关税与技术封锁中开辟新路径 [1] - 供应链重构与本地化运营成为企业应对关税与技术封锁的关键手段 [1] 活动信息与专家背景 - 活动主题为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 由胡捷教授主讲 [2] - 胡捷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 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 金融科技等 [2] - 胡捷教授曾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任高级经济学家 后从事投行业务 并担任金融科技公司高管 [2] - 胡捷教授现任若干元宇宙项目和供应链金融创新项目顾问 [2] 合作机构与活动目的 - 活动由第一财经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合作举办 旨在为企业寻找破局之道 [4]
研讨会︱重建全球:观念的全球流动
搜狐财经· 2025-06-10 18:15
全球思想史研讨会核心观点 - 会议聚焦"全球思想史"研究 探讨观念在全球流动中的吸收与重塑机制 强调从历史进程中寻找重建全球秩序的思想基础 [1][3] - 研究揭示思想流动具有双向性 本土化改造与跨国互动并存 典型案例包括非洲改革思想的本土诠释、中印旅行书写中的他者建构、潘恩思想的全球对话网络 [4] - 方法论反思成为共性议题 学者批判"民族"概念作为研究基础的局限性 提出通过微观史、记忆史等路径突破传统范式 [5] 研究小组专题分析 第一小组(Panel A) - Richard Reid展示19-20世纪非洲改革思想 强调本土理念与全球思想的纠缠融合 转型期非洲对全球思想进行本地化诠释与再利用 [4] - 章可分析19世纪末中印旅行书写 揭示黄楙材等中国旅行者通过建构印度"他者"形象来反思中国现实问题 [4] - Gregory Claeys解读潘恩思想 指出其著作存在跨大西洋对话特征 《人权论》同时批判柏克与约翰·亚当斯 [4] 第二小组(Panel B) - Timothy Baycroft批判民族主义研究范式 强调"民族"是建构性概念 需通过微观史等方法克服其理论局限 [5] - 袁尚梳理思想史三大范式(观念史/语境主义/社会文化史) 提出通过"全球"范畴和长时段视角实现范式更新 [5] 第三小组(Panel C) - 王印研究法国高卢"四条款" 揭示文本如何调和王室集权与教会传统 反映世俗权威与宗教权力的妥协平衡 [8] - 関口佐紀重读卢梭"商议"概念 论证其包含道德与制度设计的互动 投票决策与审查机制构成公共理性逻辑 [8] - 郭小雨分析卢梭"普遍意志" 指出其动态性特征 伴随立约主体实践过程而非静态规范 [8] 第四小组(Panel D) - 黄涛重新诠释霍布斯激情理论 提出"恐惧"具有崇高感审美属性 是自然人接受利维坦权威的情感基础 [9] - 李海默分析沃格林贬抑柏克的原因 指出其认为柏克未触及现代性危机的诺斯替主义核心 [9] - 关依然追踪"劳动分工"概念跨学科旅行 揭示斯密经济学概念如何影响生物学理论并塑造社会进化论 [9] 第五/六小组(Panel E/F) - 小谷英生发掘德国思想家加尔夫的经验主义路径 连接德国通俗哲学与苏格兰道德哲学的隐性对话 [10] - 范丁梁揭示19世纪德意志认同的"复调性" 邦国忠诚、地方记忆与民族认同存在层次互动 [10] - 熊颖哲考察欧文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主义面向 其通过跨洲旅行将社会改革与全球和平愿景结合 [10] 跨文明对话专题(Panel G) - 商兆琦系统梳理丸山真男尊严理论 融合东西方思想资源 构建基于道德自律与民主平衡的尊严观 [12] - 李宏图研究《世界人权宣言》形成史 揭示西方自然权利理论与儒家"仁"理念的协商过程 体现普遍性与文化张力的平衡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