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秩序
icon
搜索文档
能源命脉遭掐喉?特朗普对普京开出四张“免死金牌”,中国要警惕了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13
地缘政治博弈 - 美俄领导人将在阿拉斯加举行峰会 这是俄乌冲突后双方首次面对面会晤 也是自2021年6月以来首次直接对话 [1] - 峰会讨论的"和平方案"包含四项核心条件 包括临时停火 延迟领土争议49至99年 解除对俄制裁 支持俄罗斯重返G8集团 [2] - 阿拉斯加作为峰会地点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地理上靠近俄罗斯 历史上曾是俄美领土交易 政治上有助于规避国际刑事法院管辖 [2][5] 能源与经济影响 - 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锐减37% 军费开支消耗国家储备23% [2] - 解除制裁可使俄罗斯每年恢复至少120亿美元能源出口收入 填补财政缺口并支持军事行动 [2] - 中国28%石油和34%天然气进口依赖俄罗斯 若俄削减供应可能导致中国能源成本上涨15% [12] 贸易与制裁动态 - 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加征100%二级制裁关税 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 [7] - 2024年中国进口俄油占俄出口总量47% 印度占37% [9] - 美国已对印度加征25%关税 理由是其购买俄罗斯石油 [9] 军事与安全局势 - 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12公里 控制两个居民点 击落1032架乌克兰无人机 [11] - 乌克兰军队每月伤亡达1.2万人 欧盟7月军援同比下降34% 德国推迟8亿欧元火炮交付 [13] - 俄方要求停火条件包括乌军停止空袭 北约停止东扩 承认俄方控制区域 [11] 国际关系与战略 - 特朗普采取"联俄抗中"战略 通过能源和关税手段施压中国 [7][9] - 普京采取两手准备 安抚中国同时军事施压乌克兰 [9][11] - 欧洲强烈反对美俄绕过基辅谈判 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欧洲必须上桌" [6]
欧洲工业命脉被中国捏在手中,这不是恐吓,而是稀土管制下的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7-17 12:08
欧洲稀土依赖危机 - 欧洲对中国稀土加工依赖比例高达90%,中重稀土依存度达99% [1] - 电动汽车生产线放缓,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召开紧急会议,军工企业仅剩三个月库存 [1] - 德国宝马以三倍价格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丰田电动车因磁体短缺导致单车成本激增500美元 [3] 中国稀土管制政策 - 中国实施《稀土管理条例》和《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审查周期长达45天 [3] - 出口许可新规要求提供磁体用途、采购方信息及技术集成方案 [3] - 商务部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宝马、大众、通用、福特等企业获临时许可证 [5] 欧洲应对措施与困境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稀土加工比例超40%,但专利67.5%由中国掌控 [5] - 瑞士稀土回收工厂2026年投产,年处理量800吨,不足欧洲年需求15% [4] - 瑞典北卡尔重稀土矿因环保争议被剔除,格陵兰项目遭原住民反对 [4] 技术主导权转移 - 中国稀土产业转型,钕铁硼磁材出口订单逆势增长,废料提取纯度达99.99% [5] - 稀土掺杂晶体成为量子比特新载体,抢占下一代计算材料制高点 [5] - 欧洲刚果钴矿交换提议被拒,钴提取技术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垄断 [6] 全球产业链权力重构 - 欧洲缺乏反制筹码,高技术与制造业前景黯淡 [8] - 中国打破西方"规则由我定,代价由你担"的霸权逻辑 [6] - 人形机器人催生20万吨新增稀土需求,欧洲或失去申请资格 [6]
研讨会︱重建全球:观念的全球流动
搜狐财经· 2025-06-10 18:15
全球思想史研讨会核心观点 - 会议聚焦"全球思想史"研究 探讨观念在全球流动中的吸收与重塑机制 强调从历史进程中寻找重建全球秩序的思想基础 [1][3] - 研究揭示思想流动具有双向性 本土化改造与跨国互动并存 典型案例包括非洲改革思想的本土诠释、中印旅行书写中的他者建构、潘恩思想的全球对话网络 [4] - 方法论反思成为共性议题 学者批判"民族"概念作为研究基础的局限性 提出通过微观史、记忆史等路径突破传统范式 [5] 研究小组专题分析 第一小组(Panel A) - Richard Reid展示19-20世纪非洲改革思想 强调本土理念与全球思想的纠缠融合 转型期非洲对全球思想进行本地化诠释与再利用 [4] - 章可分析19世纪末中印旅行书写 揭示黄楙材等中国旅行者通过建构印度"他者"形象来反思中国现实问题 [4] - Gregory Claeys解读潘恩思想 指出其著作存在跨大西洋对话特征 《人权论》同时批判柏克与约翰·亚当斯 [4] 第二小组(Panel B) - Timothy Baycroft批判民族主义研究范式 强调"民族"是建构性概念 需通过微观史等方法克服其理论局限 [5] - 袁尚梳理思想史三大范式(观念史/语境主义/社会文化史) 提出通过"全球"范畴和长时段视角实现范式更新 [5] 第三小组(Panel C) - 王印研究法国高卢"四条款" 揭示文本如何调和王室集权与教会传统 反映世俗权威与宗教权力的妥协平衡 [8] - 関口佐紀重读卢梭"商议"概念 论证其包含道德与制度设计的互动 投票决策与审查机制构成公共理性逻辑 [8] - 郭小雨分析卢梭"普遍意志" 指出其动态性特征 伴随立约主体实践过程而非静态规范 [8] 第四小组(Panel D) - 黄涛重新诠释霍布斯激情理论 提出"恐惧"具有崇高感审美属性 是自然人接受利维坦权威的情感基础 [9] - 李海默分析沃格林贬抑柏克的原因 指出其认为柏克未触及现代性危机的诺斯替主义核心 [9] - 关依然追踪"劳动分工"概念跨学科旅行 揭示斯密经济学概念如何影响生物学理论并塑造社会进化论 [9] 第五/六小组(Panel E/F) - 小谷英生发掘德国思想家加尔夫的经验主义路径 连接德国通俗哲学与苏格兰道德哲学的隐性对话 [10] - 范丁梁揭示19世纪德意志认同的"复调性" 邦国忠诚、地方记忆与民族认同存在层次互动 [10] - 熊颖哲考察欧文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主义面向 其通过跨洲旅行将社会改革与全球和平愿景结合 [10] 跨文明对话专题(Panel G) - 商兆琦系统梳理丸山真男尊严理论 融合东西方思想资源 构建基于道德自律与民主平衡的尊严观 [12] - 李宏图研究《世界人权宣言》形成史 揭示西方自然权利理论与儒家"仁"理念的协商过程 体现普遍性与文化张力的平衡 [12][13]
法国总统马克龙:中美分歧是世界主要风险
快讯· 2025-05-30 22:30
国际关系与全球秩序 - 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美中两国分歧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风险 [1] - 法国需要与印太地区伙伴建立新联盟以应对潜在风险 [1] - 法国同时强调与美国和中国的友好关系 即便法中之间存在分歧与竞争仍保持合作 [1] 多边合作机制 - 马克龙警告选边站队将导致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机制系统性崩塌 包括和平维护及卫生、气候、人权等领域的合作框架 [1] - 亚洲和欧洲在防止全球秩序瓦解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1]
德国社民党支持联合组阁协议,为默茨政府上台铺平道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7:01
德国政治局势 - 德国社民党以85%的投票支持率通过联合组阁协议 参与投票的党员占比56% 其中15%反对 [1] - 基民盟/基社盟提名10名内阁部长 社民党计划提名7名部长 默茨将于下周二接受联邦议院表决 [1] - 默茨将领导二战后德国第五个大联合政府 此前三个由默克尔领导 社民党2018年曾以次要伙伴身份加入默克尔政府 [2] 经济与政策挑战 - 德国GDP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面临萎缩风险 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支持率已超越保守派成为第一大党 [1] - 俄乌冲突持续三年 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 其保护主义政策将加剧德国经济复苏难度 [2] - 联合政府承诺加强国防安全 解决非法移民问题 该议题是德国选择党选民关注核心 [2] 经济刺激措施 - 保守派、社民党与绿党达成大规模投资计划 预计推动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约1% [2] - 默茨领导的中右翼阵营未举行党员投票 由党内官员直接批准联合组阁协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