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
icon
搜索文档
国防部回应歼-10战机出口问题
证券时报· 2025-07-08 17:33
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活动 - 山东舰航母编队于7月3日至7日访问香港 开展舰艇开放、训练展示、甲板招待会等系列活动 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及香港国安法实施5周年[2] - 此次为山东舰服役后首次开放参观 吸引3万多名香港市民、青少年学生及各界爱国友好人士登舰互动[2] - 活动强化了香港社会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 体现"东方之珠"由治及兴的发展态势[2] 贵州榕江抢险救灾行动 -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出动9200余人次 投入大型机械90台次 组织民兵1.4万余人次参与救灾[3] - 救灾任务涵盖人员搜救、群众安置、道路抢通、物资搬运及清淤消杀等关键环节[3] 军品出口与国际合作 - 中国在军品出口领域坚持慎重负责态度 愿与友好国家分享装备发展成果 包括歼-10战斗机等先进装备[4] - 军贸合作旨在为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4] 中东海域航行安全 - 外国船只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时悬挂五星红旗的现象增多 反映中国坚持客观中立原则带来的安全保障效应[5] - 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理念 为国际航道安全注入稳定性[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京人民抗日斗争档案文献展”开展
南京日报· 2025-07-08 10:24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 伟大抗战精神,用档案讲好党的故事,经过精心策划,我们联合举办了这次档案展。"市档案馆相关负 责人介绍,"在讲述南京周边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同时,我们用2个独立篇章对新四军在南京周边的战斗及 南京城内地下斗争作了重点展现。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的28份档 案,真实还原了新四军直插日伪心脏侦察敌情、游击作战,以及南京城内中共地下党员开展隐蔽斗争的 史实,填补了过往档案支撑不足的叙事空白。"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现场参观的一名机关党员说:"团结抗 争是民族存续的精神密码,和平发展是对苦难历史的最好告慰。" 7月7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京人民抗日斗争档案文献展"在市档案馆开 展。展览共展出20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和图片资料,部分档案为首次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以南京人民抗日斗争为背景,共设6个篇章,通过档案文献和图片资料,展现了从1937年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建立至1945年抗战取得胜利的壮阔历程,生 动还原了新四军东进敌 ...
民乐遇见交响乐 中国风吹进悉尼歌剧院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07:24
"我超爱这场音乐会!中国民族乐器有着独特的魅力,非常迷人。"澳大利亚作曲家叶莲娜·卡茨-切尔宁 (Elena Kats-Chernin)对中新社记者说。 "音乐是无国界的共同语言,听到观众们非常真诚、热情的掌声,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多彩贵州艺术团 首席指挥龙国洪向记者表示,此次贵州民族音乐走进世界级音乐殿堂,不仅向澳大利亚朋友介绍了中国 民乐,也增强了发展民族音乐的信心,未来将会创造更多中外合作机会。 多彩贵州艺术团与澳大利亚管弦乐团携手多位中澳音乐家,将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交响乐巧妙融合。从 《四大名著组曲》到《多彩贵州组曲》,从唢呐乐曲《百鸟朝凤》到游戏《黑神话:悟空》主题音乐改 编曲,每每曲毕,现场掌声雷动。 当地时间7月7日晚,澳大利亚悉尼,"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国潮交响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举行。 图为中国音乐家在吹奏芦笙。(瑞安文化 供图) 侗族大歌是此次音乐会的一大亮点。作为中国侗族特有的传统民歌形式,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是多声 部、无指挥、无伴奏。《吃新》融合侗族大歌的原生态唱法与现代编配,展现贵州民族音乐的古朴与时 尚交融之美。《乡音恋歌》则以苗族、侗族、布依族传统乐器木叶、芦笙为主奏,突出贵 ...
真实见证全民抗战(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七七"献金运动作为全民动员劳军运动之一,在战时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该运动通过募集 专项款项,不仅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激励和物资支持,还通过发放军属抚恤金等措施,缓 解了抗战将士家庭经济困境。 这件昆华民众教育馆"七七"献金收据,不仅以直观的实物形式见证了抗战期间普通民众踊跃出资支援抗 战、社会各界团结御侮的爱国行动,更是以微观视角生动诠释了全民动员对国家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 力增强的巨大作用,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见证物。全国抗战爆发后,利用各种 纪念日和节日开展捐献活动,是当时的一种主要抗日救国募捐形式。每逢"九一八""八一三""七七"等重 大纪念日,大后方和抗日前线都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各地群众爱国热情高涨,踊跃 参与。 (作者单位:云南省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8日 16 版) 昆华民众教育馆"七七"献金收据。 谭利刚供图 从1938年至1945年期间,每年"卢沟桥事变"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以追悼 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同时,各地普遍设立"献金台",号召民众捐资,用于"慰劳及抚恤伤亡将士及其 家属", ...
丹心映雪域 齐心同筑梦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援藏援青产业发展 - 山东援藏工作队帮助白朗县发展大棚种植产业 培养30余名果蔬种植能手 村民次欧通过种植西瓜和陇椒实现单茬收入1万元 [2] - 农业农村部援青干部推动青海龙羊峡构建鲑鳟鱼全产业链 涵盖孵化、养殖、加工和冷链物流环节 [3] - 浙江援藏工作队在那曲市色尼区建设杭嘉新村 推动牦牛集中养殖合作社模式 村民次仁顿珠计划转型开设甜茶馆 [4] - 江苏援藏升级"格桑花开"产业园 安徽援藏培育牦牛肉干和水果深加工产业 陕西援藏引进54种瓜果蔬菜新品种 [4][5] - 福建援藏打造"市县联动、县县有特色"产业格局 浙江援青促成浙商投资协议 科技部援青引入寒地小龙虾养殖项目 [5] 教育与医疗支援 - 北京同仁医院援青专家郭婧团队为玉树儿童建立2万份视力档案 开展护眼科普课程 [8] - 北京市卫健委与拉萨市卫健委联合成立西藏首个手足畸形诊疗中心 提供筛查和矫治服务 [8] - 17个支援省市实施"以省包校"方案 提升西藏学校综合实力和教师教研能力 青海5所高中本科上线率提高至70.93% [9] - 吉林援藏教师张艳推动美术教学改革 与本地教师结对开展公开课和研讨会 [9] - 上海音乐学院援青专家汤声声辅导藏族学生组建乐团 并助力学生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10] 民生与基建投入 - 上海援藏工作队投入森嘎村灾后重建 住建局副局长梁靓驻守工地推进进度 [6] - 第十批援藏累计投入116亿元实施1400个民生项目 第五批援青投入14亿元完成235个项目 改善饮水、交通和环境 [7] - 中国华能集团援青项目在尖扎县德吉村开展烹饪培训 村民达巴通过技能提升使农家院收入增长 [7] 文化与民族团结 - 湖南援藏打造"格桑花开"青少年夏令营品牌 河北援藏组织藏族青少年赴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1] - 天津援藏开发通用语言学习平台 黑龙江援藏举办"黑土颂·雪域情"文化交流 浙江援青推动"浙青一家亲"文化走亲活动 [12] - 上海援青专家组织果洛州学生乐团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促进民族艺术交流 [10][11]
历史的回响 和平的宣誓——中国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新华网· 2025-07-08 00:00
这是7月7日拍摄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历史的回响 和平的宣誓——中国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罗鑫、李建华 7月7日,北京西南郊,阳光普照。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肃穆。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当日上午在这里举行。人们向抗战英烈默哀、敬献鲜花…… 仪式上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慷慨激昂,让人们回想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 88年前,卢沟桥畔一声枪响,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烽烟,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7日起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的5.7万余件第七批馆藏档案资料中,一份通电记录了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 国发出的抗战檄文:"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如今,宛平城的城墙上弹痕依旧清晰,卢沟桥下的永定河静水流深,附近的京广高铁线上列车往来穿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将举行包括阅兵式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活动,纪念规格高、涉及面广、注重群 众参与。在 ...
共绘雪域高原同心圆——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工作纪实
新华社· 2025-07-07 23:08
教育领域支援成果 - 上海援青教师团队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实现71.43%本科上线率,并建立1∶3比例的本地教师结对培养机制[2] - 教育支援模式升级为东西部协同发展,受援地每年选派校级领导及骨干赴沪研修[2] - 江苏省援青教师团队推行学校改革,设立"茉莉花开"助学金,带动本地教育水平提升[12] 医疗领域突破性进展 - 辽宁援藏团队推动那曲市人民医院获"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急性胸痛救治时间压缩至30分钟,建立覆盖9区县的"1+9+N"胸痛救治网络[3] - 山东援青团队助力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捐赠9台血透机,鲁青眼科成为青甘交界地区诊疗中心[3] - 西藏青海累计开展医疗新技术1300余项,救治急危重症患者18.27万人次[5] 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 - 青海共和县龙羊峡水库三文鱼养殖项目占国内市场份额超三分之一,出口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98%[7] - 上海援青团队开发黄河女儿湾等特色景区,科技部团队攻克寒地小龙虾越冬技术,北京团队推动玉树牦牛产业标准化带动牧民户均增收万元[8] - 西藏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启用后通关时间压缩60%,2024年进出口额达36.07亿元(同比+41.84%),实现1015吨货物跨境流通[8] 文旅与清洁能源融合 - 华能集团在青海尖扎县德吉村推动"清洁能源+生态旅游"模式,民宿经营者年收入达9万元[6] - 上海援青教师汤声声融合非遗乐器与西洋音乐,创作《从黄河到长江》音乐会,开展32场高原音乐思政课巡演[10] 区域开放与贸易升级 - 日喀则陆地港创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机制,打破跨部门信息孤岛,激活西藏面向南亚贸易潜力[9] - 援藏资金166.54亿元投入西藏九大特色产业,实施项目2900余个,推动高原农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8]
焦点访谈|文物里的红色记忆,有哪些首次披露的历史事实?
央视网· 2025-07-07 21:45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核心 [3] - 展览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展出1525张照片和3237件文物,其中近三分之一文物为首次展出 [3] - 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全景展现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历程 [3] 中国共产党早期抗战贡献 - 九一八事变后24小时内,中共满洲省委即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半个月内连续发布三份宣言,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 [5] - 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起草的《对日战争宣言》比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早9年 [7] - 东北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主要抗日武装力量,涌现杨靖宇、赵尚志等烈士事迹 [9] 全民族抗战关键节点 - 卢沟桥事变次日(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布通电号召"全民族实行抗战",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11][13] - 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重大胜利 [15][17] -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1年1月)投入105个团20余万人,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21] 军事作战数据 - 1937-1945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作战125165次 [22] - 统计表显示:歼灭日军合计超过33万人(含伤俘),歼灭伪军合计超过45万人(含伤俘) [22] -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22] 历史意义 - 展览通过首展文物如沈忠明烈士证明书、李天佑作战笔记等,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 [11][17] - 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政治领导力与战略决策,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3][15]
台湾多个政党团体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要求当局正视台湾人民抗日史实
新华社· 2025-07-07 20:35
新华社台北7月7日电(记者李建华、李悦)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劳动党、统 一联盟党等10余个政党团体7日在台北冒雨集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呼吁"尊重抗日史实、反 对媚日史观",要求民进党当局正视两岸共同抗战及台湾人民抗日史实。 历史学者周涌、夏潮联合会秘书长林声洲、《两岸犇报》网络主编陈崇真等台湾青年代表分别从台湾人 民抗日史实、家族抗日斗争故事和反对"台独"分裂的角度,阐述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的现实意 义。 "我们今天来到民进党中央党部,就是要提醒民进党当局,台湾同胞素有爱国主义传统。希望当局停止 一切'台独'分裂行径,回到历史正轨,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大局。"《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说。 劳动党荣誉主席、新竹县议员罗美文表示,在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后,许多新竹在地的客家乡亲都 立刻恢复宗祠和祖先牌位的祭祀,代表这些乡亲即便在日据时期也心向祖国,台湾光复后终于可以做一 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副总会长许育嘉认为,今天举行纪念活动就是要告诉民进党当局,中华民族 抗日的历史是团结一致对抗外族入侵和压迫的正义历史,赖清德所谓的"团结十讲"包藏"台独"分裂图 谋 ...
香江观澜:航母编队访港引全城轰动 展国家力量促国安家好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11:31
在人民海军舰艇向公众开放的历史上,香港拥有多个"首次"和"唯一",数个最新型舰艇都是在香港首次 对公众开放,包括2017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据统计,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人民海军舰艇便 以多种形式,先后8次到访香港,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关爱。 对香港民众而言,山东舰航母编队来访是一堂深刻而直观的"国情课"。作为国家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 航母,山东舰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之际抵达访问,能让香港民众近距离体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 设的成就,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中新社香港7月6日电 题:航母编队访港引全城轰动 展国家力量促国安家好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3日抵达香港并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其 首次向公众开放参观。山东舰航母编队的抵达,在香港再度引发"航母热"。 编队抵达当日,成百上千香港市民在岸边驻足围观。香港媒体争相播发消息,抵达翌日,香港各大报纸 以头版或专版形式大篇幅展示编队到访。开放参观期间,许多民众一早前往排队,也有民众乘坐船务公 司的主题航班隔海远眺山东舰、湛江舰等。编队开放参观的前两天,已吸引近两万人次参观。 7月3日,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