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智能制造与工业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关键拼图 昊志机电“精雕”核心功能部件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11-14 08:12
公司核心竞争力:研发与创新 - 研发被视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生存砝码,研发团队持续创新,不满足于现有技术水平[3]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达9635.37万元、1.08亿元和1.2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99%、10.75%和9.29%[3] - 在拉刀机构、轴承润滑技术、高精度编码器技术、高精密加工与测试技术等环节实现重要突破,形成系统化、平台化的技术体系[3] - 通过专利和技术积累建立起坚实的竞争壁垒,使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期内复制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业化能力[3] 业务发展: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双轮驱动 - 公司是全球电主轴领域的领先企业,电主轴销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轴类产品营收占比超60%[5] - PCB钻孔机主轴在AI服务器制造热潮中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成为国产高端机床升级的关键拼图[5] - 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两大业务在运动控制、精密制造等技术底层相通,形成技术共享、工艺复用、市场协同的良性循环[5] - 公司作为核心成员加入全球计算联盟CloudDevice专业委员会,与华为、中国信通院等共同推进设备云端一体化标准建设,融入全球智能制造与工业物联网生态[4] 机器人业务进展与布局 - 公司自2014年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研发,已实现减速器、低压驱动器、力矩传感器、无框力矩电机、编码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全部自研[6] - 谐波减速器产品传动精度和振动幅度优于国际主流产品,可满足医疗、芯片制造等高端场景对零晃动的需求[6] - 机器人业务已在部分头部客户实现小批量销售,核心零部件产品逐步进入量产阶段,2025年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充电机器人已经小批量出货[6] - 具备年产15万套谐波减速器及3000套协作机器人的生产能力,业务形成N(核心零部件)+1(协作机器人)+3(三大应用场景)的格局[6]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开拓 - 2020年收购瑞士Infranor集团,拓展了控制器、伺服驱动业务布局,为全球化埋下伏笔,并实现技术与渠道的双输出[7]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海外收入达1.19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16.93%[7] - 十五五期间将推进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国际化战略,稳步进行海外市场开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