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樊纲:建设海洋强国,要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发挥后发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5:52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十四五”时期中国海洋经济突破10万亿元大关[1] - 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力量显著崛起,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表现不俗[1] 海洋经济的战略定位 - 海洋经济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有望重塑中国在全球海洋版图中的地位[2] - 海洋在国家战略、国防、链接世界市场等方面是核心角色,是中国发展的相对短板[2] 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与竞争优势 - 海洋经济未来方向是科技驱动的后发优势,包括绿色低碳技术、自动化港口、无人机、无人艇等高端装备[2] - 发展重点应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此塑造海洋经济竞争力[2] 海洋经济的市场拓展与规则构建 - 海洋经济转型期核心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开放,需要对全世界开放,尤其对过去不够开放的国家和产业开放[3] - 需建立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的规则和制度,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和企业积极性[3] 粤港澳大湾区的角色与潜力 -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禀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如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进行统筹协调[4] - 香港、广州是亚洲重要港口和海洋节点,深圳在港口、海洋经济、南海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位置且发展速度更快[5] - 大湾区港口需相互协调和进一步开放,通过城市间合作取长补短,有望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