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权力重构
搜索文档
中东土豪重金押注,宁德时代能否讲好“第二次资本叙事”?|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5-13 07:40
港股IPO进展 - 公司更新港股招股书,H股发行价最高为263港元/股,计划发行1.18亿股股份,预计募资总额为40-50亿美元 [2] - 此次IPO战略意图包括直接募集美元、欧元输血欧洲产能,突破欧美贸易壁垒,引入中石化、科威特主权基金等基石投资者 [2] - 公司账上外币现金仅38.58亿欧元+67.35亿美元(合计不到800亿人民币),难以支撑欧洲扩张,H股上市是最快捷的"补血"方式 [5]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9.7%至3620亿元,但净利润逆势增长15%至507.45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进一步攀升至32.85% [3]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为573亿元,同比增长34.3%,占总营收的15.83%,毛利率达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 [3]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23.4%提升至2023年32.7%,2024年稍有回落至30.48% [4] 全球市场布局 - 公司在全球设立13个电池生产基地,覆盖中国、德国、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匈牙利基地规划产能100GWh,西班牙与Stellantis合资工厂总投资41亿欧元,2024年披露的欧洲投资需求已超100亿欧元 [4] - 公司通过"资本换准入"策略规避贸易壁垒,如匈牙利建厂满足欧盟本土化供应链比例要求 [5] 基石投资者 - 本次发行吸引20多家基石投资者最高203.71亿港元认购,占此次发行的65.7% [6] - 能源巨头中石化投资5亿美元,双方计划共建换电网络,年内建设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万座 [7] - 科威特投资局(KIA)投资5亿美金,反映石油美元寻找碳中和时代价值锚点的需求 [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2025年一季度全球市占率达38.3% [3] - 美国对公司的制裁不断升级,欧盟《新电池法》通过碳足迹追踪和再生材料比例要求提高了准入门槛 [9] - 公司通过技术授权模式(如与福特的合作)规避部分风险,2024年储能出货约40-45Gwh,占整体出货量约9% [9] 战略转型 - 公司从"被动适应"向"主动重构"转变,包括资本杠杆撬动地缘突围、技术输出重构价值分配、生态闭环抵御周期波动 [10] - 与中石化共建换电站、在印尼布局镍矿资源,构建从采矿到补能的垂直话语体系 [10] - 公司战略需在技术投入与资本开支之间找到平衡,维系石油资本与锂电新势力的利益同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