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icon
搜索文档
跨境投资合作提速,业内热议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新路径
第一财经· 2025-10-26 14:00
中国资管机构出海趋势 - 中国资管机构出海已从试水期迈入规模化阶段 [1] - 全球交易所正通过规则优化、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竞逐中国市场机遇 [1] - 随着QDII额度释放及离岸通道完善,中国资管海外配置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速,新加坡、欧洲或成继美股、港股后的新战略高地 [1] QDII基金发展现状与展望 -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行业QDII基金规模突破6780亿元人民币 [2] - 超七成QDII资金流向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其中上半年投向港股的基金规模增长超300亿元,美股市场增长约200亿元 [2] - QDII基金投资集中于信息技术、通信、非日常消费品三大领域,权益类资产备受青睐 [2] - 若未来额度增加,资产管理机构有望开发更多创新型QDII产品,如专注于特定国家、资产类别或行业的投资产品 [2] - 华宝信托家族信托资金七成以上通过QDII渠道配置港股、美股,并已启动新加坡市场股票投资策略的小范围试点 [3] - 私募基金出海在跨境清算、法律架构、后台运营等方面刚起步,希望获得国际交易所一站式支持 [3] 全球交易所举措与合作 - 欧亚资本市场联盟致力于连接欧亚市场,其Tabadul项目作为交易与贸易枢纽,已吸引6家交易所加入,9家等待加入,3家处于签署流程,17家券商参与 [5][6] - 伦敦证券交易所去年进行了40年来最大规模的上市规则改革,取消了三年基础和资本设置要求,放宽了控股股东限制,引入双类投票制度 [6] - 伦交所过去养老金基金在股市中的配置比例从约30%降至6%,现正将5%的资金投入私募市场 [7] - 新加坡交易所计划2025年底前推出锂电池、碳排放权及东南亚单一国家股指期货等离岸合约 [8] - 新交所与金管局设立的50亿新元股票市场发展计划已启动,2024至2026年间分三批引入全球长线基金,并降低做市商门槛 [8] - 新交所上市审核周期已由9周缩短至4至6周,预计2026年底前新增80至100家境外上市公司,其中四成来自中国和东南亚 [8] - 非洲金融科技和清洁能源领域已吸引多家中国战略投资者,项目多数处于私募阶段 [9] - 多家交易所计划在2025年底前联合推出涵盖披露指引、估值方法等的新兴市场工具包,以标准化基础设施促进资本合作 [9] 双向资本流动与产品创新 - 农银汇理基金正将中国资产推向欧洲长线资金,科技、新能源、新消费是最受欧洲客户青睐的三条赛道 [3] - 农银汇理下一步将围绕ETF互联互通开发更多欧洲主题产品 [3] - 索马里证券交易所期待将中非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拓展至资本领域 [8] - 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指出跨境投资面临清算周期、税务处理和估值标准不一等后台难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