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生命周期测试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汽车上市了还在测?雷军称充分测试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搜狐财经· 2025-11-04 23:37
小米汽车测试概况 - 小米SU7量产前在300多个城市累计测试里程超过540万公里 [3] - 小米YU7在561天内累计测试里程达到719万公里,并完成三大国道环测及5380米高海拔测试 [3] - 公司持续进行量产后的泛化测试,如YU7高原测试针对低气压优化双腔空簧,并利用双5G技术提升西藏地区13%的网络覆盖率 [3] 测试策略与行业对比 - 公司测试策略分为量产前的"毕业考"(如高温电池温度不超过50℃,-30℃一次启动成功)和量产后的"随堂测"以发现国标未覆盖场景 [7] - 行业内主流车企旗舰车型测试里程通常也能达到数百万公里,但较少主动公开测试细节 [3] - 测试投入需结合测试方法和宣传表述,公司曾因在10℃环境下称"冬季续航测试"引发争议,行业公认冬测标准需低于-10℃ [7] 测试投入与实际体验关联 - 测试能解决极端环境问题(如YU7双层PVB玻璃隔绝99%紫外线应对高原防晒),但未必覆盖所有品控细节(如SU7 Ultra出现过"挖孔机盖装饰化"和"马力OTA限制"争议) [9] - 公司创始人每年亲自参与测试,体现对测试环节的重视程度 [10] - 测试投入需转化为稳定用车体验,宣传承诺需与实际情况一致,否则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12] 测试的根本目的 - 测试是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但非营销噱头或万能保险,需将测试发现的问题真正解决才能赢得用户信任 [13] - 汽车行业测试的终极目标是确保用户实际体验,如冬季续航稳定、夏季空调可靠等基础需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