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交+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公交+文旅” 雪山古城丽江的公交突围之路|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5-11-13 22:36
丽江公交“公交+文旅”融合模式 - 丽江公交通过“公交+文旅”创新模式将旅游客流势能转化为公交发展动能,该实践入选2024年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1][3] - 2024年1月至9月,14%的丽江游客选择公交出行,文旅专线营收占丽江公交总营收的75%,成为支撑公司稳健经营的核心支柱[1][8] - 2025年暑运期间文旅专线营收创下新高,占总营收的76.56%,较2024年同期增长15.07%[8] 文旅专线网络建设与运营成效 - 以开通101路玉龙雪山专线为破局第一步,后续相继开通11条特色文旅专线,构建起覆盖热门景点的“一站式”文旅公交网络[3] - 2025年2月至10月,丽江雪山观光火车一期项目客运总量达15.2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为3701人次[4] - 2024年定制公交运行2900余趟次,运送乘客5.8万余人次,满足游客个性化出行需求[4] 多元化服务与绿色出行 - 推出“基础专线保覆盖,定制线路补特色”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包括就医专线、通学专线等,有效分流游客与市民出行[5][6] - 丽江公交新能源车辆在整体运营车辆中占比达93.47%,2025年首批氢能客车正式投入运营,践行绿色出行理念[9] - 系统谋划十大重点工程,优化线网布局,精准投放共享单车,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6] 政策支持与行业背景 - 丽江市委市政府将公交优先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自2022年起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车辆购置和线路运营补贴[11] -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累计投入约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城市交通发展,其中近1亿元用于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1] - 在全国公交日均客运量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丽江公交实现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丽江市接待游客41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和9.7%[8][10]
“公交+文旅”,雪山古城丽江的公交突围之路
第一财经· 2025-11-13 19: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丽江公交通过“公交+文旅”融合创新模式,成功将旅游客流势能转化为自身发展动能,在行业普遍面临客流下滑的背景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3][5][13] - “基础专线保覆盖,定制线路补特色”的立体化服务模式有效匹配多元需求,文旅专线营收已成为公司核心支柱,占比高达75% [5][10][13] - 公司积极推动绿色智能化升级,新能源车辆占比达93.47%,并率先投入氢能客车,同时获得持续的政府财政支持,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3][14][17] 丽江公交的“公交+文旅”创新实践 - 公司聚焦连接丽江古城与玉龙雪山的黄金旅游走廊,开通101路玉龙雪山专线作为破局第一步,后续共开通11条特色文旅专线,构建起覆盖热门景点的“一站式”网络 [5] - 2024年1月至9月,14%的丽江游客选择公交出行,文旅专线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75%,成为支撑稳健经营的核心支柱 [3][13] - 2025年2月开通的雪山观光火车,在初期试运营的2月至10月期间客运总量达15.2万人次,单日最高为3701人次 [6][7] - 公司针对特定需求推出创新服务,如“日照金山”专线、“古城夜间疏散专班”以及季节性线路,2024年定制公交运行2900余趟次,运送乘客5.8万余人次 [7][9] 立体化服务模式与运营成效 - 公司形成“基础专线保覆盖,定制线路补特色”的服务模式,不仅开通文旅专线,还开通就医专线、8条“通学专线”,解决市民特定出行难题 [8][10] - 该模式通过精准需求匹配大幅减少线路空驶里程,降低能源消耗,并实现游客与市民出行有效分流,缓解常规公交高峰压力 [10][11][13] - 2025年暑运期间,文旅专线营收创下新高,占总营收的76.56%,同比增长15.07%,同期丽江市接待游客41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7.7亿元,分别增长5.6%和9.7% [13] 绿色智能化升级与政府支持 - 公司新能源车辆在整体运营车辆中占比已达93.47%,2025年首批氢能客车正式投入运营,践行“绿色出行”理念 [14] - 丽江市政府自2022年起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车辆购置和线路运营补贴,“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累计投入约30亿元支持城市交通发展 [17] - 公司被列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系统谋划十大重点工程,优化线网布局,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 [11][13] 行业背景与未来展望 - 全国公交行业面临挑战,2024年及2025年1-8月全国公交日均客运量分别为2023年水平的92.6%和87.6%,仅13.7%的城市日均客运量超过2023年 [16] -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明确城市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需给予公交企业补贴补偿,并合理确定票价及优惠范围 [16][17] - “十五五”期间行业重点在于强基础、促发展,保障基本盘,推动新老业态协同与服务提质增效,并优化奖励资金政策 [15][18]
“公交+文旅”,雪山古城丽江的公交突围之路|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5-11-13 18:30
丽江公交“公交+文旅”融合模式 - 丽江公交探索“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公共交通绿色化、智能化、人性化升级,形成游客“慢下来、深体验”的旅游新格局 [1] - 2024年丽江“公交+文旅”创新实践入选交通运输部“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 [1] - 2024年1月至9月,14%的丽江游客选择公交出行,文旅专线营收占丽江公交总营收的75% [1][9] 丽江公交特色服务与网络构建 - 以开通101路玉龙雪山专线为破局第一步,后续相继开通11条特色文旅专线,构建起覆盖热门景点的“一站式”文旅公交网络 [3] - 形成“基础专线保覆盖,定制线路补特色”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包括旅游专线、就医专线、通学专线、定制公交等 [5][6] - 2024年定制公交运行2900余趟次,运送乘客5.8万余人次 [5] - 开通8条“通学专线”,以“点对点”集体接送方式解决“送学难”问题 [6] 丽江公交运营成效与数据 - 2025年2月至10月,丽江雪山观光火车客运总量为15.2万人次,初期试运营以来单日最高为3701人次 [4][5] - 2025年暑运期间文旅专线营收占总营收的76.56%,同比增长15.07% [9] - 2025年上半年丽江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1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9.7% [9] - 每天公交运送4.2万人次出行 [1] 丽江公交绿色与智能化发展 - 丽江公交新能源车辆在整体运营车辆中的占比已达93.47% [10] - 丽江市首批氢能客车正式投入运营,是云南省内第一批投入运营的氢能客车 [10] - 丽江市系统谋划十大重点工程,优化线网布局,精准投放共享单车,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 [8]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和2025年1月至8月,全国公交日均客运量继续下降,分别为2023年水平的92.6%、87.6% [12] - 同期日均公交客运量超过2023年的城市仅有53个,占比13.7% [12] - 丽江市自2022年起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公交车辆购置、线路运营补贴 [12] -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累计投入约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城市交通和城乡公交发展 [14]
我市新增三条特色文旅巴士线路
郑州日报· 2025-09-28 09:09
公司业务拓展 - 郑州公交集团于9月27日新开通3条主题文旅巴士线路,包括“商隐号”诗韵中原文旅巴士、“黄河号”海事广场文旅巴士和“采摘号”四季寻鲜文旅巴士 [1] - 公司采用“公交+文旅”的运行模式,旨在提供更具文化内涵与互动体验的出行选择 [1] - 此举是公司拓展“公交+文旅”服务场景的重要举措,通过主题化、场景化出行服务促进本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 [1] 具体线路规划与特色 - “商隐号”线路以诗词文化为核心,串联郑州国棉六厂、芝麻街公园里、西流湖、奥体中心、李商隐公园等核心地标 [1] - “黄河号”线路定位为“探寻黄河文化,唤醒城市记忆”,从紫荆山出发,途经黄河大堤、文化路等,最终抵达黄河岸边的海事广场,乘客可短暂停留远眺黄河 [1] - “采摘号”线路聚焦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采用创新的“动态目的地”设计,目的地根据应季水果蔬菜成熟情况灵活调整,首站目的地定为中牟黄河滩区的苹果园 [2] - “采摘号”线路从紫荆山出发,经花园路、S312抵达采摘点 [2]
从交通工具到城市文化IP 公交如何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赏花专线与文旅融合 - 杭州公交开通"赏荷专线",串联断桥、新新饭店、郭庄等观荷点,打造沉浸式赏花体验,开通半个月客流量提升50%左右 [2] - 2024年春季起推出四季赏花专线(郁金香、樱花、桂花、菊花、梅花),将公共交通与自然时序结合,形成"公交+赏花"创新模式 [4] - "中意巴士"于2019年开通,促进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友好关系,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并衍生出520路"大红豆"双层巴士及生肖主题车厢等文创产品 [5] 年轻化创新与社交传播 - 194路公交因杨公堤六座石拱桥的"过山车"体验走红,改造后增加涂鸦涂装和分贝仪互动,35岁以下乘客占比提升12.6% [6][7] - 公司计划推出夜游专线及文创产品,瞄准"夜市经济"和年轻群体需求,强化公交与城市文旅的趣味结合 [7] 智慧服务与便民升级 - 2025年春节推出景区门票扫码购票服务,覆盖14个热门景点,支持"门票+车票"套票,减少排队时间 [8] - 西溪路608号停车场升级为便民服务驿站,提供行李寄存、导乘、充电等综合服务,优化游客体验 [9] - 未来将拓展定制旅游专线和文创销售,探索"公交+文旅"深度结合,提升公共交通的城市窗口功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