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伦理
搜索文档
从始祖鸟是如何灭绝的说起
36氪· 2025-09-23 08:47
事件概述 - 始祖鸟于2025年9月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500米的热龙乡与艺术家蔡国强联合实施“圣龙的烟火”艺术营销活动 [1] - 活动使用所谓“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彩色烟雾,宣称已考虑对野生动物与植被的影响 [1] - 活动画面在社交媒体传播后引发广泛批评,包括破坏生态、亵渎自然及特权不公等指责,导致品牌危机 [1] 品牌承诺与信任危机 - 品牌承诺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契约”,消费者通过品牌实际行为验证其口号真实性 [3] - 始祖鸟长期以“敬畏自然”、“专业户外精神”自我定位,吸引了重视环保的户外玩家与环保主义者 [3] - 本次活动与品牌环保承诺严重冲突:高原环境零度以下、缺氧,微生物分解效率仅为平原的1/20,彩色粉末残留可能长达数十年,环保口号在现实中成为“伪科学” [5] - 品牌倡导“无痕山林”却在雪山引爆烟火,行为本身被视为对自然的不敬畏,导致消费者感觉品牌“言行不一”,信任难以修复 [5][6] - 与Patagonia形成对比,后者通过呼吁减少购买、执行回收再造与环保基金投资等行动,实现了承诺与行动的一致,树立了负责任形象 [6] 品牌一致性分析 - 品牌一致性要求在传播、体验和行动中保持一致,以形成稳定的消费者认知与情感 [7] - 定位与行为背离:作为定位为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的户外品牌,却在生态极脆弱的青藏高原燃放烟火 [9] - 传播与体验脱节:品牌宣传活动“经过科学评估”并研究过野生动物影响,但未公开第三方环评数据,公众却看到野生动物受惊逃窜的画面 [9] - 符号与现实错位:“升龙”文化符号本意激发民族自豪,却被舆论解读为“彩烟玷污神山” [9] - 一致性破坏导致消费者重新定义品牌,始祖鸟可能从“敬畏自然的象征”转变为“艺术投机的合谋者”,对品牌资产造成长期侵蚀 [9] - Nike通过长期坚持“Just Do It”口号与支持社会议题的行动保持一致,最终赢得忠诚用户,而始祖鸟的口号与行为背离使一致性从资产变成负债 [9] 价值共鸣与群体反噬 - 价值共鸣理论认为,当品牌价值观与目标受众社会认同时,消费者将购买行为视作身份一部分,形成高忠诚度;反之则引发群体愤怒 [10] - 核心户外玩家(登山者、徒步者)推崇“无痕山林”,品牌在神山燃放烟花直接刺痛其价值认同,产生“背刺感” [10] - 环保群体因彩烟可能渗入冻土和水源、噪声干扰野生动物而产生道德愤怒 [11] - 普通公众因普通游客在西藏不能带打火机,而品牌与艺术家却享有特权燃放烟花,产生公平愤慨,使愤怒升级为抵制行动 [13] -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群体价值观被冒犯时会凝聚反抗,本次事件中公众的愤怒是对“价值观背叛”的集体抵抗 [13] 危机应对与公关失误 - 危机应对核心在于“透明、诚实、责任”,防御性策略或回避会让公众解读为“不敢面对真相”,加速信任流失 [14] - 前期准备不足:未提供独立第三方环评,仅用“环保材料”搪塞,伪科学包装放大怀疑 [15] - 删帖与沉默:舆论初期选择删除视频而非公开解释,行为被视为“遮掩真相” [16] - 迟缓的道歉:直到舆情全面失控才发布道歉声明,承诺第三方评估但缺乏数据和细节,承诺显得空洞无力 [16] - 公关伦理缺失让品牌错失化解危机窗口,并使“道歉”成为新的火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