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治理缺陷
icon
搜索文档
扫货、抢货,暂停报价?安世现在啥情况
芯世相· 2025-10-13 17:25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荷兰时间2025年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一年[5] - 荷兰企业法庭随后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暂停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托管给独立第三方[6][7] - 闻泰科技于10月9日停牌,10月12日发布公告,10月13日复牌后开盘即下跌10%[4][7][8] 事件原因分析 - 荷兰政府官方解释为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缺陷,采取干预措施是为防止其产品出现无法供应的紧急情况[9] - 据荷兰媒体NRC报道,事件导火索是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于9月29日发布的新出口管制规定,该规定将实体清单公司的持股50%及以上子公司也纳入管制范围,而闻泰科技已于2024年12月2日被列入实体清单,其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因此受影响[11] - 安世半导体过往的收购业务曾多次遭遇当地政府介入,包括2022年被英国政府强制出售其持有的英国晶圆厂NWF 86%的股份,以及2023年荷兰政府对其收购荷兰初创公司Nowi的交易发起审查[12] 对安世半导体及闻泰科技的潜在影响 - 公司表示安世半导体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短期内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延长、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等问题,可能影响运营效率[14] - 企业法庭裁决导致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但其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不受影响[14] -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核心资产,2024年营收为20.6亿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约占闻泰总营收的20%,但贡献了22.97亿元的净利润,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14][15][16] - 闻泰科技2024年总营收为735.98亿元,但净利润为-28.33亿元,公司已于2024年底宣布战略转型,计划出售ODM资产,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安世半导体几乎成为其核心资产[15][20] 安世半导体的市场地位与业务构成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全球龙头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22] - 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全球排名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排名第二[22] - 2024年,安世半导体产品收入56.1%(11.33亿美元)来自分销,39.7%来自OEM客户,4.3%来自EMS客户[25] - 公司大中华区收入占比约47%,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除荷兰)收入占比约22%,美洲约占9%[25] 芯片现货市场反应 - 自10月10日起,部分安世物料已出现抢货、扫货、暂停报价和出货的现象[28] - 安世半导体排单交期出现延迟,现在基本为12周,个别型号可能更长[28] - 安世物料溢价严重,但仍有分销商持有存货,优先服务现有终端客户[28] - 市场传出安世在中国大陆制造的部分或全部芯片被禁止出口的消息,叠加事件催化,芯片分销市场行情开始变热[28]
“假发大王”瑞贝卡遭证监会立案 信披违规暴露公司治理系统性缺陷
新华网· 2025-08-12 13:37
立案调查与股价影响 - 公司及控股股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开盘跌停 市值缩水至37 70亿元 [1] 监管处罚记录 - 8个月内三次收到监管警示函 最近一次因未及时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被处罚 [2][3] - 2024年12月首次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质疑收入变动及关联客户问题 [2] - 2025年4月29日被河南证监局指出五大问题: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计提不充分、内控管理缺陷等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 18亿元 为2003年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3][4] - 近三年营收持续下滑:2022年12 58亿元(-19 65%) 2023年12 26亿元(-2 57%) 2024年12 39亿元(1 10%) [4] - 净利润连续下降:2022年3393 75万元 2023年1230 23万元 2024年亏损1 18亿元 [4] - 亏损主因销售费用激增62%至2 26亿元 第四季度单季亏损1 28亿元创纪录 [4] 存货与资产质量风险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31 82亿元 其中库存商品18 4亿元 [5] - 存货规模相当于一年半销售额(年营收12 39亿元) 总存货可支撑近三年营收 [5] - 存货跌价准备仅计提2627万元 计提比例不足1% [5] - 审计机构提示存货周转放缓 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 现金流压力增大 [5]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缺陷 - 系统性未披露2021-2024年期间与关联方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资金占用事项 [6] - 2024年通过第三方形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10 54亿元 [6] - 三家无股权关联企业(许昌瑞许商贸 许昌道之霖实业 许昌归来商贸)2024年资金往来分别达6 68亿元 5 51亿元和10 86亿元 [6]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达69 98% 占公司总股本19 88% 未质押股份仅剩8 52% [7] 危机综合评估 - 公司面临三重危机:23亿元关联资金往来问题 32亿元存货减值风险 控股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 [7] - 证监会调查结果待公布 公司治理缺陷整改与资金流向披露成为恢复市场信任关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