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

搜索文档
捷捷微电:各产品保持较高的产品稼动率,无明显淡旺季之分
证券日报· 2025-09-18 20:13
公司业务进展 - 产品正在逐步实现以国产替代进口 降低我国晶闸管、二极管、防护类器件市场对进口依赖 [2] - 各产品保持较高产品稼动率 无明显淡旺季之分 [2] 行业影响 - 国产化进程推进半导体器件领域自主可控 [2] - 晶闸管、二极管及防护类器件进口替代空间显著 [2]
三安光电(600703.SH):公司的射频芯片为模拟芯片
格隆汇· 2025-09-17 16:23
公司业务分类 - 射频芯片属于模拟芯片类别 [1] - LED芯片属于光电器件类别 [1] - 碳化硅MOSFET及二极管产品属于功率半导体类别 [1]
扬杰科技(300373):拟现金收购贝特电子,横向拓展业务版图
国投证券· 2025-09-16 09: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目标价77.53元[4][5] 核心观点 - 拟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金额22.18亿元[1] - 收购标的为电力电子保护器件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通过横向并购拓展业务版图 增强整体竞争力[3] 收购标的分析 - 贝特电子专注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研发生产 拥有200余产品系列、9000余种产品规格[2] - 客户群体包括美的、格力、西门子、比亚迪等头部终端客户[2] - 在汽车电子、光伏、储能、家用电器等下游领域全面覆盖[2] 战略协同效应 - 与公司现有功率器件产品形成功能交叉 共同为用电场景提供电流电压处理服务[3] - 有利于拓宽产品与技术布局 形成更完备产品矩阵[3] - 进一步强化在电力电子领域的行业地位[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74.21亿元 同比增长23.0%[4][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76亿元 同比增长27.3%[4][10]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35元、2.75元、3.22元[10]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33倍PE给予目标价[4] - 当前股价66.88元 较目标价存在15.9%上行空间[5] - 总市值363.39亿元 流通市值362.59亿元[5] 市场表现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95.8%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52.4%[7] - 近期表现强劲 1个月绝对收益15.3%[7]
扬杰科技(300373):现金收购贝特100%股权 提升保护器件领域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9-14 14:40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二极管和整流桥领域形成护城河 成为全球领先企业 在功率二极管市占率位居中国第一和全球第二 整流桥和光伏旁路二极管市占率均位居全球第一 [1][2] - 公司实行MCC和YJ双品牌运营战略 YJ品牌主攻国内和亚太市场 MCC品牌主打欧美市场并对标安森美等国际第一梯队公司 [2] - 公司产品包括小信号产品以及TVS和ESD等二三极管 2024年Vishay和强茂二极管相关产品合计收入约63.24亿元 存在广阔替代空间 [2] 技术发展与业务模式 - 公司在MOSFET、IGBT和第三代半导体等高端领域采用IDM加Fabless相结合的模式 高度垂直整合能力确保产品性能优异、供应稳健和成本领先 [2] - 基于稳定盈利能力 公司不断开拓车载中低压功率器件 规模化效应持续凸显 并通过全面进军车规市场提高车规产品占比 现正拓展欧美市场Tier1客户 [1][2] 收购与协同效应 - 公司拟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以提升保护器件领域竞争力 贝特电子承诺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5亿元 [2][3] - 贝特电子产品与公司过压保护产品同属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大类 既有功能交叉又能共同为用电场景提供电流电压处理服务 具有良好终端应用场景协同效应 [3] 财务表现与前景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0.18亿元、83.21亿元和100.2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8亿元、14.47亿元和17.02亿元 [3] - 公司半导体硅材料、晶圆和功率器件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持续深化双品牌运作和海外战略布局 [3]
华尔街分析师看好的三只AI高股息股:高成长与收益性兼备
格隆汇· 2025-07-31 14:28
AI股票投资现状 - 多数大型AI股票股息率低于1%,投资者需在成长性和股息收益间做选择 [1] - 纳斯达克100指数接近2021年峰值,部分AI股因高估值出现回调 [1] - 美联储降息压力叠加市场趋势,促使华尔街寻找风险回报更优的AI标的 [1] 威世科技(VSH) - 全球最大分立半导体和无源元件纯制造商之一,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等关键领域 [1] - 2024年Q4订单出货比九季度来首次大于1,AI服务器和智能电网项目推动增长 [2] - 2025年Q1毛利率降至19%,预计下半年改善,Q2收入环比增长6%至7.6亿美元 [2] - 当前市盈率15倍(2026预期),市销率0.8倍,股息率2.32% [2] 博思艾伦(BAH) - 98%收入来自联邦政府,国防情报服务与Palantir业务相似 [3] - 因特朗普政府DOGE计划股价较2024年11月峰值下跌41.6%,裁员7%但合同削减幅度低于预期 [3] - 未完成订单380亿美元(同比+11%),DOGE计划影响消退后预计股价回升 [3] - 2025财年营收增长12.36%,EBITDA增长17.83%,2026财年营收预计增长0-4% [3] - 2026年Q1 EPS超预期1.4%,营收低于预期0.5%,市盈率13倍(历史中位数21倍) [4] - 股息率2.03%,过去12个月回购收益率6.3% [4] 联想(LNVGY) - AI PC热销,ISG部门收入同比+63%至150亿美元,AI服务器搭载NVIDIA H100和AMD MI300 GPU [6] - 2025财年总营收同比+21.48%,净利润同比+37.01%,研发投入166亿元(同比+13%) [6] - 研发人员占比27.8%(同比+1.6个百分点),预期市盈率低于12倍,股息率3.69% [7]
上半年深圳进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6:06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进出口总值2.17万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9.9% [2] - 出口规模1.31万亿元 进口规模8588.6亿元同比增长9.5% 进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6月单月进出口3979.8亿元同比增长2.6% 其中出口2528.4亿元增长1.4% 进口1451.4亿元增长4.8% [2]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19万亿元占比54.8% [2] - 保税物流进出口5854.4亿元同比增长15.1%占比27% [2] - 加工贸易进出口3815.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比17.6% [2]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51万亿元占比69.8%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630.6亿元同比增长9%占比26%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891.4亿元 [2] 主要贸易伙伴 - 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3582.7亿元)、香港地区(3400.4亿元增长7.2%)、台湾地区(2521.1亿元增长33%) [3] - 对欧盟进出口2182.9亿元 对美国进出口2057.7亿元 对印度进出口417.6亿元 对英国进出口335.2亿元 [3] - 对韩国进出口1211.1亿元增长6.4% 对日本进出口930.6亿元增长4.7% 对墨西哥进出口325.5亿元增长2.7%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816.2亿元 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6030.3亿元 [3]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9802.9亿元同比增长3.5%占比74.9% [3] - 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1534.1亿元同比增长14.6% [3] - 集成电路出口1089.9亿元同比增长34.7% [3] - 电池出口382.8亿元同比增长39.5% [3] - 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423亿元同比增长4.6% [3] 进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7090.8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比82.6% [4] - 集成电路进口3791.4亿元同比增长17.9% [4] - 电脑零部件进口1650.5亿元同比增长75.1% [4] - 二极管进口245.9亿元同比增长6.4% [4] - 电工器材进口168.8亿元同比增长9.3% [4] - 农产品进口505.1亿元同比增长3.3%占比5.9% [5] - 食用水产品进口53.3亿元同比增长36.1% 粮食进口46.1亿元同比增长76% [5]
苏州固锝: 广发证券关于苏州固锝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4日,2006年1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79 [1] - 注册资本为80,808.5816万元,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通安开发区通锡路31号 [1] - 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 [1] - 公司拥有50多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逆变储能等多个领域 [2] 主营业务 - 半导体业务:专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整流二极管销售额连续十多年居中国前列 [2] - 光伏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开展光伏电池导电浆料业务,2023年正面银浆全球排名第3位,低温银浆全球排名第1位 [3] - 公司拥有201项境内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8项,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4]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0,108.43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563,795.54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658.47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7,120.00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411,713.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08,812.46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流动比率2.59,速动比率2.12,资产负债率24.99% [7]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88,680.00万元,用于年产太阳能电子浆料500吨项目、小信号产品封装与测试项目等 [22] - 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折旧和摊销金额5,163.27万元 [9] - 若按2025年3月31日股本测算,本次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243,041,794股 [21] 行业情况 - 2023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16,696.6亿元,同比增长2.2%,为近十年来最低增幅 [10] - 2023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销售额4,419.7亿元,同比增长2.2%,也是近十年来最小增幅 [10] - 光伏行业受政策变化、市场供需波动及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周期性波动明显 [11] 竞争优势 - 半导体业务拥有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整套解决方案,二极管制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2] - 光伏银浆业务技术领先,异质结电池低温浆料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 - 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光伏行业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
前5个月深圳市进口增长10.1%,外商投资企业逆势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9:01
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市进出口总额1.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9.9% [2] - 出口1.06万亿元,同比下降8.6% [2] - 进口7166.3亿元,同比增长10.1% [2]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9604.2亿元,占比54.1% [2] - 保税物流进出口4836.5亿元,同比增长16.7%,占比27.2% [2] - 加工贸易进出口3208亿元,同比增长0.6%,占比18.1% [2] 企业类型分布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3万亿元,占比69.5%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630.6亿元,同比增长7.2%,占比26.1%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761.5亿元 [2] 主要贸易伙伴 - 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2904.6亿元)、香港地区(2846.8亿元,+7.8%)、台湾地区(2166.7亿元,+41%) [3] - 对韩国进出口978.2亿元,同比增长4.8% [3] - 对墨西哥进出口274.7亿元,同比增长5.2% [3] 机电产品出口 - 机电产品出口7936.9亿元,同比增长1.7%,占出口总值75% [3] - 电子元件出口1309.2亿元,同比增长16.7% [3] - 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1259.2亿元,同比增长14.5% [3] - 锂电池出口288.7亿元,同比增长33.1% [3] - 电动汽车出口111.8亿元,同比增长16.7% [3] 重点进口商品 - 机电产品进口5877.6亿元,同比增长18.8%,占进口总值82% [4] - 集成电路进口3107.2亿元,同比增长16.5% [4] - 电脑零部件进口1440.5亿元,同比增长96.6% [4] - 农产品进口421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食用水产品45.2亿元(+30.8%)、粮食34.2亿元(+140.2%) [4]
今年前5月深圳市进出口总额达1.78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1:25
进出口总额 - 深圳市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1.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 [1] - 出口1.06万亿元,同比下降8.6% [1] - 进口7166.3亿元,同比增长10.1% [1] 企业类型分布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23万亿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69.5%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630.6亿元,增长7.2%,占比26.1%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761.5亿元 [1] 贸易伙伴 - 对东盟进出口2904.6亿元,位列第一 [1] - 对中国香港进出口2846.8亿元,增长7.8% [1] - 对中国台湾进出口2166.7亿元,增长41% [1] - 对韩国进出口978.2亿元,增长4.8% [1] - 对墨西哥进出口274.7亿元,增长5.2% [1]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7936.9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75% [1] - 电子元件1309.2亿元,增长16.7% [1] - 电脑及其零部件1259.2亿元,增长14.5% [1] - 音视频设备及其零部件340.8亿元,增长2.4% [1]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 锂电池出口288.7亿元,同比增长33.1% [2] - 电动汽车出口111.8亿元,增长16.7% [2] - 比亚迪出口汽车超38万台,同比增长93% [2] 进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5877.6亿元,增长18.8%,占进口总值的82% [2] - 集成电路3107.2亿元,增长16.5% [2] - 电脑零部件1440.5亿元,增长96.6% [2] - 二极管200.9亿元,增长5.5% [2] - 电工器材140亿元,增长9.8% [2]
研究人员发现量子关联单向控制“开关”
科技日报· 2025-06-12 09:00
量子关联单向控制研究 -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申恒教授团队与湖南师范大学景辉教授团队合作在非厄米系统非互易量子关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光子学》[1] - 研究基于飞行原子的手性非厄米体系 展示手性诱导的双通道间非互易量子关联 当两束空间分离、偏振相同的光相向传输时量子关联显现 同向传播时量子关联消失[1] - 仅需翻转其中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即可在两个通道间实现量子关联的建立与消除 这种控制方式被称为量子关联方向性控制"开关"[2] 手性效应应用 - 手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在物理基本定律、化学反应、生物结构、材料工程和星系分布中发挥关键作用[1] - 在量子物理学领域 手性为控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供强大工具 助力实现手性量子网络、手性成像和定向光子传输[1] - 利用手性效应已成功演示量子路由器、单光子量级环形器和二极管等功能 这些器件为单向信号处理、抗反向作用通信提供技术手段[1] 研究突破与前景 - 研究团队利用弗洛凯调控技术将非互易量子关联拓展至多色边带系统[2] - 该研究为实现单向量子效应开辟新路径 有望推动定向量子网络和非互易量子计量等新兴领域发展[2] - 突破既往集中于相干光或单光子单向调控的研究局限 实现无经典对应物的非互易量子效应如单向反聚束效应或单向纠缠现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