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

搜索文档
华尔街分析师看好的三只AI高股息股:高成长与收益性兼备
格隆汇· 2025-07-31 14:28
AI股票投资现状 - 多数大型AI股票股息率低于1%,投资者需在成长性和股息收益间做选择 [1] - 纳斯达克100指数接近2021年峰值,部分AI股因高估值出现回调 [1] - 美联储降息压力叠加市场趋势,促使华尔街寻找风险回报更优的AI标的 [1] 威世科技(VSH) - 全球最大分立半导体和无源元件纯制造商之一,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等关键领域 [1] - 2024年Q4订单出货比九季度来首次大于1,AI服务器和智能电网项目推动增长 [2] - 2025年Q1毛利率降至19%,预计下半年改善,Q2收入环比增长6%至7.6亿美元 [2] - 当前市盈率15倍(2026预期),市销率0.8倍,股息率2.32% [2] 博思艾伦(BAH) - 98%收入来自联邦政府,国防情报服务与Palantir业务相似 [3] - 因特朗普政府DOGE计划股价较2024年11月峰值下跌41.6%,裁员7%但合同削减幅度低于预期 [3] - 未完成订单380亿美元(同比+11%),DOGE计划影响消退后预计股价回升 [3] - 2025财年营收增长12.36%,EBITDA增长17.83%,2026财年营收预计增长0-4% [3] - 2026年Q1 EPS超预期1.4%,营收低于预期0.5%,市盈率13倍(历史中位数21倍) [4] - 股息率2.03%,过去12个月回购收益率6.3% [4] 联想(LNVGY) - AI PC热销,ISG部门收入同比+63%至150亿美元,AI服务器搭载NVIDIA H100和AMD MI300 GPU [6] - 2025财年总营收同比+21.48%,净利润同比+37.01%,研发投入166亿元(同比+13%) [6] - 研发人员占比27.8%(同比+1.6个百分点),预期市盈率低于12倍,股息率3.69% [7]
苏州固锝: 广发证券关于苏州固锝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4日,2006年1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79 [1] - 注册资本为80,808.5816万元,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通安开发区通锡路31号 [1] - 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 [1] - 公司拥有50多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逆变储能等多个领域 [2] 主营业务 - 半导体业务:专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整流二极管销售额连续十多年居中国前列 [2] - 光伏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开展光伏电池导电浆料业务,2023年正面银浆全球排名第3位,低温银浆全球排名第1位 [3] - 公司拥有201项境内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8项,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4]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0,108.43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563,795.54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658.47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7,120.00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411,713.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08,812.46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流动比率2.59,速动比率2.12,资产负债率24.99% [7]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88,680.00万元,用于年产太阳能电子浆料500吨项目、小信号产品封装与测试项目等 [22] - 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折旧和摊销金额5,163.27万元 [9] - 若按2025年3月31日股本测算,本次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243,041,794股 [21] 行业情况 - 2023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16,696.6亿元,同比增长2.2%,为近十年来最低增幅 [10] - 2023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销售额4,419.7亿元,同比增长2.2%,也是近十年来最小增幅 [10] - 光伏行业受政策变化、市场供需波动及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周期性波动明显 [11] 竞争优势 - 半导体业务拥有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整套解决方案,二极管制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2] - 光伏银浆业务技术领先,异质结电池低温浆料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 - 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光伏行业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
前5个月深圳市进口增长10.1%,外商投资企业逆势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9:01
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市进出口总额1.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9.9% [2] - 出口1.06万亿元,同比下降8.6% [2] - 进口7166.3亿元,同比增长10.1% [2]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9604.2亿元,占比54.1% [2] - 保税物流进出口4836.5亿元,同比增长16.7%,占比27.2% [2] - 加工贸易进出口3208亿元,同比增长0.6%,占比18.1% [2] 企业类型分布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3万亿元,占比69.5%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630.6亿元,同比增长7.2%,占比26.1%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761.5亿元 [2] 主要贸易伙伴 - 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2904.6亿元)、香港地区(2846.8亿元,+7.8%)、台湾地区(2166.7亿元,+41%) [3] - 对韩国进出口978.2亿元,同比增长4.8% [3] - 对墨西哥进出口274.7亿元,同比增长5.2% [3] 机电产品出口 - 机电产品出口7936.9亿元,同比增长1.7%,占出口总值75% [3] - 电子元件出口1309.2亿元,同比增长16.7% [3] - 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1259.2亿元,同比增长14.5% [3] - 锂电池出口288.7亿元,同比增长33.1% [3] - 电动汽车出口111.8亿元,同比增长16.7% [3] 重点进口商品 - 机电产品进口5877.6亿元,同比增长18.8%,占进口总值82% [4] - 集成电路进口3107.2亿元,同比增长16.5% [4] - 电脑零部件进口1440.5亿元,同比增长96.6% [4] - 农产品进口421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食用水产品45.2亿元(+30.8%)、粮食34.2亿元(+140.2%) [4]
今年前5月深圳市进出口总额达1.78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1:25
进出口总额 - 深圳市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1.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 [1] - 出口1.06万亿元,同比下降8.6% [1] - 进口7166.3亿元,同比增长10.1% [1] 企业类型分布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23万亿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69.5%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630.6亿元,增长7.2%,占比26.1%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761.5亿元 [1] 贸易伙伴 - 对东盟进出口2904.6亿元,位列第一 [1] - 对中国香港进出口2846.8亿元,增长7.8% [1] - 对中国台湾进出口2166.7亿元,增长41% [1] - 对韩国进出口978.2亿元,增长4.8% [1] - 对墨西哥进出口274.7亿元,增长5.2% [1]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7936.9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75% [1] - 电子元件1309.2亿元,增长16.7% [1] - 电脑及其零部件1259.2亿元,增长14.5% [1] - 音视频设备及其零部件340.8亿元,增长2.4% [1]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 锂电池出口288.7亿元,同比增长33.1% [2] - 电动汽车出口111.8亿元,增长16.7% [2] - 比亚迪出口汽车超38万台,同比增长93% [2] 进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5877.6亿元,增长18.8%,占进口总值的82% [2] - 集成电路3107.2亿元,增长16.5% [2] - 电脑零部件1440.5亿元,增长96.6% [2] - 二极管200.9亿元,增长5.5% [2] - 电工器材140亿元,增长9.8% [2]
研究人员发现量子关联单向控制“开关”
科技日报· 2025-06-12 09:00
量子关联单向控制研究 -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申恒教授团队与湖南师范大学景辉教授团队合作在非厄米系统非互易量子关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光子学》[1] - 研究基于飞行原子的手性非厄米体系 展示手性诱导的双通道间非互易量子关联 当两束空间分离、偏振相同的光相向传输时量子关联显现 同向传播时量子关联消失[1] - 仅需翻转其中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即可在两个通道间实现量子关联的建立与消除 这种控制方式被称为量子关联方向性控制"开关"[2] 手性效应应用 - 手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在物理基本定律、化学反应、生物结构、材料工程和星系分布中发挥关键作用[1] - 在量子物理学领域 手性为控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供强大工具 助力实现手性量子网络、手性成像和定向光子传输[1] - 利用手性效应已成功演示量子路由器、单光子量级环形器和二极管等功能 这些器件为单向信号处理、抗反向作用通信提供技术手段[1] 研究突破与前景 - 研究团队利用弗洛凯调控技术将非互易量子关联拓展至多色边带系统[2] - 该研究为实现单向量子效应开辟新路径 有望推动定向量子网络和非互易量子计量等新兴领域发展[2] - 突破既往集中于相干光或单光子单向调控的研究局限 实现无经典对应物的非互易量子效应如单向反聚束效应或单向纠缠现象[1]
深圳外贸连续两月反弹,单月进出口额时隔半年再超40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5-23 15:06
深圳外贸整体表现 - 4月深圳货物进出口4046 1亿元同比增长3 8% 其中出口2439 5亿元下降2 9% 进口1606 6亿元增长15 7% [1] - 3月进出口3870 5亿元同比增长12 3% 其中出口2185 3亿元增长8 8% 进口1685 2亿元增长17 2% [1] - 前4个月累计进出口1 39万亿元下降1% 降幅持续缩窄 一季度进出口9901亿元下降2 8%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2294 2亿元占比56 7% 保税物流进出口987 8亿元增长12 4% 加工贸易进出口743 1亿元增长9 5%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2845 6亿元占比70 3%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30 2亿元增长11 5% [2] 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对东盟进出口690 3亿元下降4 1% 对美国进出口352 7亿元下降22 6% [2] - 对香港地区进出口620 6亿元增长6% 对台湾地区进出口448 4亿元增长29 4% 对欧盟进出口412 7亿元增长8 1% [2] 进出口商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1809亿元增长7 3% 其中电脑零部件出口260 9亿元增长10% 电工器材出口201 5亿元增长21 8% [3] - 进口机电产品1298 9亿元增长15 1% 其中集成电路进口741 6亿元增长28 3% 电脑零部件进口259 4亿元增长30 6% [3] 政策支持措施 - 深圳发布"2025年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 涵盖10个方面包括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扩大重点商品进口等 [4] - 深圳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因应形势变化抓好外贸进出口 以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4]
闻泰科技: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7:1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 [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3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2.42亿元 [40] - 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7.15亿元,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 [12] - 产品集成业务年度收入和第四季度单季度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27] 业务战略调整 - 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资产,全面聚焦半导体业务 [11][28] - 已与立讯有限签署出售意向协议,完成部分子公司股权交割 [29] - 战略转型有利于集中资源提升半导体业务盈利能力 [28] 半导体业务发展 - 半导体业务营收逐季增长,下半年毛利率显著提升 [11] - 产品组合包括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MOSFET、GaNFET、SiC等 [9] - 在汽车领域持续发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客户渗透率 [11] - 研发投入18亿元,推出多款新产品 [21][22][23][24][25] - 与科世达建立战略合作开发SiC MOSFET器件 [26] 行业趋势与机遇 -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用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功率半导体达5-10倍 [14] - 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带动功率芯片和模拟芯片需求 [16] - AI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功率芯片在电源管理领域应用 [18] -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出货量达100万台 [19] 研发与产能布局 - 持续投入IGBT、SiC和GaN等高压功率器件研发 [21] - 在德国汉堡建立GaN和SiC生产线 [26] - 依托上海临港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提升产能 [26] - 推动产品线由8英寸向12英寸工艺升级 [33] 财务与资金情况 - 截至2024年底货币资金78.34亿元,较上年增长26.18% [40] - 拟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28.4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58] - 2025年计划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03亿元担保 [51] - 计划开展不超过15亿美元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54]
蓝箭电子:深陷“泥沼”难突围,股东再掀第三次减持潮
钛媒体APP· 2025-05-09 09:46
股东减持情况 - 蓝箭电子第三大股东银圣宇及4名高管拟合计减持337.74万股,占总股本1.68%,减持市值约8011.15万元 [2][3] - 具体减持比例:银圣宇1.00%、袁凤江0.19%、赵秀珍0.24%、张国光0.13%、李永新0.12% [3] - 此次为上市两年内第三次密集减持,此前银圣宇2月减持0.95%,广东比邻投资减持2.04%,舒程减持0.49% [5] 财务与股价表现 - 2023年营收7.37亿元同比下降2.00%,归母净利润5836.88万元同比下降18.28% [6] - 2024年营收7.13亿元同比下降3.2%,归母净利润1511万元同比下降74.1%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9亿元同比微增0.8%,但归母净利润亏损72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31万元) [6] - 股价从上市高点84.24元跌至23.74元,跌幅超70% [6]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国内封测三巨头2024年营收增速:华天科技28%、长电科技21.24%、通富微电7.24% [8] - 2025年一季度三巨头延续增长:长电科技36.44%、通富微电15.34%、华天科技14.90% [8] - 蓝箭电子2024年封测服务营收仅3.53亿元,市场份额约千分之一(行业规模3300亿元) [11] 技术与业务结构 - 封装技术以第一、二代传统技术为主,先进封装(DFN及TSOT)收入占比仅1.40%-4.24% [9] - 主要产品为分立器件(三极管、二极管、场效应管)和电源管理类集成电路 [9] - 2021年科创板IPO折戟因技术先进性不足,审核对其科创属性存疑 [9] 经营挑战 - 半导体周期底部叠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客户去库存导致价格承压 [8] - 原材料涨价及人工成本上升挤压毛利率 [8] - 三巨头加速布局先进封装(如AI相关),进一步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 [8][11]
二季度出口:“抢转口”对冲几何?(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4-21 09:46
二季度出口形势分析 - 以4月9日为分水岭,特朗普关税政策进入新阶段,从全面征收报复性关税转向以关税为谈判杠杆暂缓对中国以外经济体征税,"抢转口"成为出口的潜在机会 [1] - 二季度出口呈现两面性:中美在高额关税下接近"不可贸易",但关税暂缓90天为出口提供缓冲,"抢转口"和清单豁免有望合计拉动出口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1] 美国关税影响分析 - 4月10日美方针对中国商品累计加征关税税率达145%,4月15日232清单部分商品最高面临245%关税,最新税率下中美几乎"不可贸易" [2] - 极端情形下若失去美国市场,二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可能较一季度下降14.6个百分点至-8.8% [2] - 微观信号显示对美出口转弱,4月中国至美东航线集装箱运价指数降至2020年以来同期最低,美国航线运价跌幅明显走阔 [2] "抢转口"对冲力量分析 - 欧盟、东盟的"抢转口"需求已在3月数据体现,剔除春节因素后对欧盟、东盟出口环比分别高出季节性水平9.7、8.9个百分点 [5] - 墨西哥因《美墨加协定》享有10%基准关税豁免,"抢转口"意愿不强,对拉美出口稳定在季节性中枢水平 [5] - "暂缓90天关税"下美国进口商提前备货,4月19日洛杉矶港口集装箱进口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7] - 国内"稳外贸"政策优先拓展非美贸易,尤其维护与欧洲、东南亚关系,若"抢转口"延续预计可拉动出口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7] 清单豁免影响分析 - 美国最新关税豁免涉及中国产品规模约1000亿美元,单季可拉动整体出口同比回升2.8个百分点 [9][12] - 豁免清单新增多项电子产品,有利于相关商品"转口"出货,韩国出口数据已反映这一变化 [12] - 豁免产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对美出口额412.2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比重7.9%,有线电话通信设备351亿美元占6.7%,无线通信设备70.8亿美元占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