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优化“保险+期货”模式设计的探讨——可否允许保险公司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03
"保险+期货"模式概述 - "保险+期货"模式结合保险与期货市场功能,为农产品价格保险提供定价参考和风险转移渠道,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1] - 2023年该模式覆盖18个涉农品种,服务31个省1224个县,惠及农户539万户次[1] - 模式创新点在于解决农产品价格风险不可保问题,并为分散农户进入期货市场提供通道[2] 模式分类与功能 - 主要分为"价格保险+期货"和"收入保险+期货"两类产品,核心是提供价格风险保障[2] - 相比传统农业保险仅承保自然风险,该模式通过期货市场解决了价格风险的系统性问题[2] - 模式为小规模农户使用期货市场开辟通道,是中国和世界期货市场的创新[2] 当前面临的问题 性质定位分歧 - 对模式性质存在保险产品或期货产品的争议,"价格保险+期货"中保险公司仅获5%-10%通道费[4][6] - "收入保险+期货"中保险公司承担部分风险,属于合作共保[4] 运营机制问题 - 缺乏稳定保费分担机制,中央财政未纳入补贴,地方财政和期货公司补贴不可持续,农户承担20%-30%保费[5] - 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低于期货公司,因收益有限且经营风险较高[6] 监管与规范问题 - 面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财政部三方监管,会计准则不认可其保费收入性质[7] - 存在定价不规范问题,部分项目出现虚假对冲和保费分成乱象[8] 优化建议 模式创新方向 - 建议允许保险公司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建立"保险—期货"新模式[10] - 新模式特征包括拓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赋予保险公司交易自主权,将期货保险纳入常规业务[11][12] 实施可行性 - 保险业已有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经验,2012年起监管逐步放开相关限制[13] - 保险公司通过现有项目积累了期货市场认知,为直接参与奠定基础[13] 预期效益 - 可降低交易成本,完善产品体系,更好满足农户需求[14] - 有助于建立保费补贴制度,改善定价机制,规范市场行为[15][16] 配套改革需求 - 需出台保险资金参与期货交易细则,改革会计规则,建立财政补贴制度[17] - 需强化跨部门监管协调,建立由多部委参与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