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意市集
icon
搜索文档
市集遍地,但流量密码失灵?
36氪· 2025-05-19 16:35
行业现状与规模 - 创意市集已成为年轻人主流的休闲娱乐和社交方式,主题涵盖宠物、复古、非遗、手账、谷子(二次元周边)等 [1][2] - 小红书平台上“市集”话题讨论量超过442万,浏览量超过7.2亿,显示出极高的线上关注度和热度 [4]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关于市集和夜游的搜索量环比前一个月增长220%,市集经济持续升温 [13] 消费者行为与驱动力 - 年轻消费者重视体验和情绪价值,享受市集提供的社交互动,如宠物主人通过宠物市集进行社交并购买宠物用品 [4] - Z世代消费者愿意为“氛围感”多支付50%的预算,推动“策展型市集”、“沉浸式市集”等新型业态发展 [13] - 消费者逛市集的心态包括“来都来了”的消费心理,以及线下可直接比价、一次性体验多个品牌的便利性 [6] 摊主生态与经营挑战 - 市集摆摊为原创设计师、手作人等青年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的创业尝试机会和积累初始粉丝的渠道 [6][8] - 摊主收入极不稳定,存在日均收入不超过百元的情况,极端天气等因素易导致客流减少和收入不佳 [8][10] - 部分摊主可将线下粉丝转化为线上业务,实现业务拓展,但多数摊主面临盈利困难,甚至无法覆盖摊位费 [8][10] 市集运营与行业问题 - 行业同质化问题突出,新元文智2024年数据显示市集同质化率高达62%,内容雷同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 [15] - 部分主办方被摊主质疑重招商轻运营,缺乏有效宣传和服务支持,导致客流不足 [15] - 成功的市集运营需注重前期宣传、摊主协同引流、根据主题严格筛选摊主以避免同质化,并为优质摊主提供优惠政策 [17] 未来发展趋势 - 创意市集正从商品交易场所演变为融合文化表达、情感联结与城市活力的公共空间和生活方式新载体 [2][19] - 行业需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通过打造鲜明主题、提升服务质量与运营能力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19] - 赢商网报告显示2024年“策展型商业”客流同比增长35%,差异化内容和体验设计是未来发展方向 [13][19]
“市集游”撬动文旅大市场
苏州日报· 2025-05-07 08:13
市集游的兴起与表现 - "市集游"成为新型文旅形式,融合地域文化、非遗技艺、潮流艺术与市井烟火等元素,促进文旅消费和融合 [1] - "狮山市集"在"五一"假期以"最中国·文博市集"主题吸引50多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参展,包括国内外知名博物馆 [2] - 狮山市集客流量超22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拉动狮山商圈销售额增长24% [3] - "创意无界"大学生原创非遗市集展示缂丝、苏扇、茶具等非遗文创作品,吸引大量客流 [3] 市集游的特点与吸引力 - 市集游融合文化体验、社交互动、休闲购物等多种元素,成为文旅消费新趋势 [4] - 年轻人更愿意为个性化、故事性的体验买单,对手工、原创、小众商品感兴趣 [5] - 市集契合年轻人线下社交与真实互动需求,成为他们线下聚会和兴趣社交的"派对场" [5] 政策支持与发展意义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支持打造创意市集,苏州将其作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点举措 [5] - 市集具有形式灵活、时间自由、经营成本低等优势,是促进消费、解决就业的重要形式 [5] - 市集游为城市发展提供"柔性切口",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宣传地方文化的载体 [6] 创新案例与存在问题 - 苏州探索"桃坞雅集"、"姑苏易淘趣"等创新市集形式,推出虎丘文创雪糕、七狸邮局文创等特色产品 [6] - 部分市集存在商品同质化问题,"千集一面"现象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原创商家 [6] - 建议规范摊位收费、优化选址和商家选择,更好匹配消费客群 [7] 可持续发展建议 - 推动市集品牌化、内容差异化、体验沉浸感和文化共情力发展 [7] - 做好选址规划、时间安排,严格把关经营秩序、环境卫生和产品质量 [7] - 平衡商业价值、文化传承与体验形式,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