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行业周期

搜索文档
“今年,医药会有一波大行情”
投资界· 2025-07-08 11:06
核心观点 - 创投行业在当前周期下呈现募资环境改善、国有资本占比提升、二级市场回暖传导至一级市场的趋势 [6][7][9] - 生物制造、AI应用、医疗健康(含生物医药/器械)、具身智能成为2025年重点布局赛道 [11][12][13][14] - 退出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S基金、接续基金、并购及BD交易成为解决流动性难题的创新手段 [20][21][22][23] 募资环境 - 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扩大,专项投资基金增多,国有资本占比达70%-90% [6] - 医疗健康领域二级市场回暖,恒生指数ETF年内涨幅50%,41家A股公司IPO集中受理传导至一级市场 [7] - 保险/社保股权投资渗透率仅3%,政策支持带来增量LP资金 [8] 投资策略 赛道布局 - **生物制造**: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产业之首,市场规模国内近万亿/全球数万亿美金,商业化周期短于传统生物医药 [13] - **AI应用**:2024年为AI+元年,商业场景加速落地,覆盖大模型至垂直领域 [11][14] - **医疗健康**:港股18A板块反弹,创新药/器械国产替代空间大,出海交易金额显著增长 [7][15] - **具身智能**:聚焦脑机接口柔性电极等生物材料,同步布局照护机器人等应用 [13][14] 阶段偏好 - 国有资本60%资金配置早期项目(种子/天使),40%投向成长期/成熟期 [15] - 市场化机构倾向"抓两头"策略:早期科创项目+Pre-IPO/并购标的 [18] - 医疗健康领域并购机会增加,银行并购贷覆盖比例提升至80%交易对价 [16] 退出机制 - **S基金**:流程优化提升流动性,对内承接存量资产/对外拓展接续基金 [20][22] - **接续基金**:GP主导实现LPDPI需求,案例显示单笔回报达2% [21] - **BD交易**:医疗企业通过权益授权提前变现,首付款规模超IPO体量 [23] - 港股窗口期显现,2024年申报项目数量增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