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icon
搜索文档
浩瀚深度张跃:云网边端安一体化引领"AI+"新未来
证券时报· 2025-09-18 19:57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以网络可视化技术为基础 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转型 巩固AI革命中的领先地位[1] - 实施赋能与守护双轮驱动战略 通过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与算网融合底座驱动核心场景[2] - 制定智能体互联网三步走策略:先落地金融与安全标杆项目 再发布A2A互联协议 最后规模化推广商业闭环[4] 技术能力建设 - 构建云网边端安一体化AI引擎 实现安全防护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1] - 数字内容深度伪造安全检测系统通过中国信通院深度合成鉴伪检测能力评估 成为首批认证企业[1] - 与华为合作采用升腾全栈解决方案进行AI应用创新 2025年联合推出安全一体机加速场景解决方案落地[2] 业务领域拓展 - 在金融领域联手银联数据子公司荣数信息 以30年数据处理积淀与自研晨星大模型切入智能呼叫领域[3] - 晨星大模型已在某商业银行成功应用 涵盖智能问答、智能体和数字人生成等多种应用场景[3][4] - 卡位车路云万亿市场 构建云-网-端防护体系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安全 牵头编写车联网网络安全国家标准[3] 行业趋势洞察 - AI本质是生产力范式颠覆 从解决连接问题转向理解与决策 价值创造从流量竞争转向决策效率竞争[1] - 智能体互联网成为新概念 连接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AI智能体 从人找服务演进为意图找智能体[3][4] - 中国拥有海量数据、丰富场景和强大算力优势 三大运营商将成为数据要素+AI体系的核心参与者[5]
调研速递|奥佳华接受兴全等9家机构调研 透露业务占比及发展策略等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8 19:20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保健按摩和健康环境产品 其中按摩椅 按摩小电器 健康环境及其他品类收入占比分别为44.23% 30.64% 15.30% 9.83% [2] 市场潜力 - 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受传统按摩理念影响易于接受按摩器具 北美和欧洲市场经培育后认可保健功能 [2] - 东亚地区居民收入高 老龄化严重 人工成本高 按摩椅相对人工按摩具有价格优势 [2] - 国内按摩保健产品市场渗透率和集中度低 随着健康需求提升 老龄化及亚健康泛年轻化 行业渗透率有望提高 [2] 经营策略 - 公司专注大健康产业 提升全球化自主品牌发展 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收入占比超50% [3] - 国内OGAWA奥佳华品牌收入同比增长15.97% 净利润同比增长425.71% [3] - 加码科技创新 推动AI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融合 全球首创5D机芯技术领先 [3] - 采取经营拓新 制造提效及国际化生产布局增强经营韧性 [3] 营销措施 - 围绕旗舰新品及核心大单品推广 在核心商圈及机场大屏投放广告 [3] - 发展种草渠道 采用自播与头部达人直播合作增强线上竞争力 [3] - 对潜在客群分层管理提升销售转化率 [3] - 共享按摩椅业务坚持轻资产模式 在国内扩大中高端商场渠道 覆盖一二线城市并开拓三四线市场 在海外深挖东南亚潜力 新增铺设量及存量居行业前列 [3] 生产能力 - 越南工厂设计年产能540万台按摩小电器和健康环境产品 已逐步投产 可满足海外ODM客户需求 [4] 技术研发 - 在AI+按摩领域实现按摩力度精准检测和自适应闭环控制 [4] - 在智能化软件领域AI算法技术领先 并融入优秀AI大模型生态 [4] - 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载体培育具身智能健康服务机器人技术 [4] - 推出双臂双腿可分离摆动的按摩椅新品 [4] 财务安排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奥佳转债剩余余额为4.58亿元 因2026年2月到期已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4] - 公司决定2025年7月4日起未来六个月内不下修转股价格 [4]
商汤:市值突破千亿,高盛目标价跳涨50%,券商集体唱好
格隆汇· 2025-09-17 21:01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36% 超出市场预期[3] - 生成式AI收入同比激增73% 连续三次大幅提升 占总收入比重77%[3] - 毛利率维持在39% 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收窄50%[3]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收窄82% 现金储备达132亿元[3] - 贸易应收回款金额同比大增96%至32亿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49%[3] 业务发展策略 - 采用"一基两翼"业务发展策略 产品矩阵快速渗透各行业[4] - 企业服务"小浣熊"系列拥有超300万用户 金融教育政务版本完成规模化落地[4] - 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V6.5支持多模态流式交互 交互时长年内增长超五倍[4] - 传统视觉AI服务客户超660家 复购率57% 计算机视觉市场份额连续九年第一[4] - 汽车座舱视觉AI软件市占率连续五年第一 海外商机储备与新订单显著增长[4] 技术创新能力 - 大装置运营总算力突破2.5万PetaFLOPS 国产芯片异构集群规模达5000卡[7] - 集群利用率达80% 异构训练效率达95% 上海临港AIDC二期持续扩容[7] - 日日新V6.5预训练吞吐量提升20%以上 强化学习效率提升40% 推理吞吐量提升35%以上[8] - 多模态推理成本降至原始30% 性能提升5倍 性价比提升3倍以上[8] - 获得OpenCompass和SuperCLUE评测双冠军 通过中国信通院大模型通用能力成熟度4+级测评[8] 资本市场反应 - 高盛将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幅度接近五成[1] - 高盛设定目标价2.72港元 隐含约30%上行空间 远超大中华科技股平均9%水平[10] - 股价年初至今累涨近80% 区间最高涨幅逾110% 总市值突破千亿港元[12] - 多家券商集体看多 中泰证券首次覆盖给出"增持"评级 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10][11] - 生成式AI收入占比预计2030年达91% 几乎构成核心业务全部[10] 行业政策环境 -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AI效能提升组 推进"AI+"发展 促进AI政务发展[1]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重点行业AI Agent渗透率达70% 2030年提升至90%[9] - 企业客户AI资本性支出预算2025年同比增长超40% 私有云大模型订单排至2026年[9]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9-17 17:43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王悦阳、王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 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 资达8.6万亿元。 袁野表示,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 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取得很好效果。 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新兴产业为重点,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设立创投基金,聚焦科 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AI+"专项行动落地落实,一批 通用大模型、行业模型加速应用,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布局,中央 企业发展模式也受到深刻影响。 袁野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久久为功,将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快打造一 批引领未来竞争的新兴支柱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从具体领域来看,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形机器人、超 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梯次拓 展、合力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9-17 16:2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袁野说。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袁野表示,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焕 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取得很好效果。 从具体领域来看,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形机器人、超导量 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梯次拓展、 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 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新兴产业为重点,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设立创投基金,聚焦科技属 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AI+"专项行动落地落实,一批通用 大模型、行业模型加速应用,赋能 ...
信息量超大!刚刚,香港传来大消息!
天天基金网· 2025-09-17 16:08
香港传来大消息! 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特区政府明年会优化可携 现金援助的发放安排,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定银行的账 户。 李家超表示,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今日,李家超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表示,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 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 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 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李家超表示,香港将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并 推动 ...
让好技术“找得到场景、接得到订单”!浦东打造“全球AI逐梦者的家园”
第一财经· 2025-09-17 15:53
全域智行环道开创国内首个水陆空全域联动智能交通网络,融合无人车、智能船、无人机与eVTOL,打造"出行即体验"的未来范式;拥 有一名AI医生伙伴,重塑诊疗未来;走入智趣潮玩街区,融合智能导购、动态生成式橱窗与无感支付,打造"白天是商都、夜晚是秀场"的 未来体验……要激活AI,形成"可见、可感、可互动"的场景矩阵是关键,而浦东已做好了准备,向全球AI梦想家发出"邀请函"。 张江科学之门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朱慧表示,"小镇和产业社区最大的区别,就是小镇里会更注重应用场景。AI在这个小镇里,不是一个冷 冰冰的技术,是可以让大家能体验到、触摸到、感受到AI所带来的生活便利和产业迭代升级。" 最新发布的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正以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生活服务三大类智能场景为引领,构筑"科技感、想象力与烟火气并存"的未 来之城,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也为产业创新注入强劲动力,铸就产业发展的集聚高地、治理创新的试验田和未来生活 的先行区。 AI不再冷冰冰 在小镇里充分感受"AI+"的便利 人工智能到底改变了什么?是清晨一杯机器人制作的咖啡,是数字人社工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是下班回家还有AI机器人的互动陪伴…… 你的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9-17 15:27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王悦阳、王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 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 资达8.6万亿元。 袁野表示,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 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取得很好效果。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袁野说。 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 升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新兴产业为重点,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设立创投基金,聚焦科 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AI+"专项行动落地落实,一批 通用大模型、行业模型加速应用,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布局,中央 企业发展模式也受到深刻影响。 袁野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久久为功,将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 ...
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探索缩短港股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17 15:08
香港传来大消息! 李家超表示,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 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特区政府明年会优化 可携现金援助的发放安排,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 定银行的账户。 资本市场 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 今日,李家超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表示,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 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 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 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李家超表示,香港将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 类,并推动场外衍生工具的发展,以及与内地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回购业务。香港证监会、金管局及港 交所将增加市场接触,鼓励更多企 ...
央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01
9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编辑 王佳箐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 首先是产业格局为之一新。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结合企业资源禀赋,进行系统化布局,逐步积厚成势。"十四 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有了大幅提升,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 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在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总 体上呈现出"梯次拓展、合力并进"这样一种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二是增长动能为之一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 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中央企业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 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 第三是发展模式为之一新。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布局,企业发展模式也受到深刻影响。中央企业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