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睡美人’

搜索文档
怎样唤醒创新“睡美人”
经济日报· 2025-09-06 06:21
核心观点 - 创新普遍存在延迟觉醒现象 需要环境契机和长期沉淀才能实现价值 而非仅依赖内在品质或即时灵感 [1][2][3][4] 创新延迟现象 - 青霉素从发现到临床应用耗时20年 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在作者逝世200多年后才被认可 [1] - 草类植物起源6500多万年前 但直到2500万年前才成为优势物种 中间经历4000万年类休眠状态 [3] - 突破性成果常早于环境成熟期出现 因认知局限或技术瓶颈长期沉寂 [2][3] 创新成功要素 - 成功取决于内在特征与诞生环境的共谋 草类凭借环境适配性覆盖全球地表 并进化出10000多个细分品种 [2][3] - 需要等待契机唤醒 类似睡美人等待王子之吻的隐喻 [1][3] - 自然与文化演化存在深层相似性 许多创新具有超前特性 [3] 创新培育策略 - 需要保持耐心并具备发现眼光 同时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 [4] - 通过小步快跑方式介入创新过程 但承认大量因素超出创新者控制范围 [4] - 重视每一步创新的保存 记录跨领域趋势和日常灵感 为觉醒时刻埋下种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