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内卷

搜索文档
 一场“道歉式”营销,炸出无人机赛道的残酷真相
 36氪· 2025-10-22 08:56
 事件概述 - 无人机巨头大疆在国庆假期后启动“史上最大力度”促销,爆款云台相机Pocket 3直降900元,部分产品降幅近1500元,引发原价购买用户强烈不满并登上热搜 [1] - 竞争对手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通过微博进行“凡尔赛式道歉”,暗示自身实力迫使大疆降价,并为大疆用户提供100元无门槛代金券及抽奖活动,以极低成本实现品牌曝光和用户好感转化 [3][4] - 此次价格战是双方增长焦虑下的必然对决,标志着两大影像巨头从错位竞争转向正面交锋 [5]   市场竞争态势 - 战火于今年夏天点燃:影石7月宣布进军无人机领域,大疆次日即官宣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直攻影石核心市场,随后双方在新品发布、价格对标、KOL争夺上持续升级 [6] - 影石面临增长瓶颈: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至2027年预计仅78.5亿元,影石虽占超八成份额但市场天花板明显,其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增51.17%,归母净利润仅微增0.25%,净利润率从21.35%骤降至14.16% [6] - 影石为攻入无人机领域投入巨大:上半年研发费用翻倍至5.62亿元,销售费用激增75%至6.28亿元,利润被严重挤压 [6] - 大疆体量为影石14倍,但同样面临增长压力:全球市场遇地缘政治阻力,产品创新被指“挤牙膏”,需通过切入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市场寻求增量 [7]   企业基因与战略对比 - 大疆为“沉稳巨头”:技术驱动,拥有3.8万项专利构建深厚壁垒,强调生态协同和供应链控制,逻辑是“用最强技术造最好工具” [10] - 影石为“张扬新锐”:创始人兼具技术极客与营销鬼才特质,注重用户体验创新(如AI一键剪辑),擅长差异化竞争和话题营销,逻辑是“用新颖玩法带来好玩体验” [10] - 双方竞争本质是“工程思维”与“产品思维”的碰撞 [10]   行业深层问题与未来趋势 - 行业面临“创新内卷”:技术迭代进入瓶颈期,厂商陷入参数和价格内卷,大疆降价暴露其从服务专业用户转向大众消费者时的水土不服,“重技术、轻服务”模式遇挑战 [11] - 流量时代存在信任危机:影石营销虽高效但游走于“博眼球”边缘,长期品牌美誉度需依靠扎实产品和真诚服务 [11] - 行业洗牌加速: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特色的中小厂商可能在巨头挤压下退出市场 [11] - 未来决胜关键在生态、AI和用户体验三大维度,需打造更智能、无缝的创作解决方案以赢得用户长期信任 [11]
 藏不住的车圈焦虑
 华尔街见闻· 2025-05-21 19:52
 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25年国内汽车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豪车配置被大量下放至大众车型[2]   - 行业出现性能崇拜极端化现象,导致小米汽车等新势力遭遇高速事故、马力锁定、维权等系列口碑危机[2]   - 工信部接连出台智能驾驶宣传规范及隐藏式门把手安全标准,直指行业技术滥用问题[2]   - 新能源技术普及使"黑科技"成本降低,但厂商过度追求营销噱头导致安全隐患[2][3]     安全与技术平衡   - 莲花中国总裁钦培吉指出行业存在"伪辅助驾驶"和用户安全教育缺失问题[3]   - 新能源时代动力性能获取门槛降低,但用户驾驭能力未同步提升[3][4]   - 莲花投入2000万启动全球首个免费高阶安全驾驶培训项目,联合FIA教练教授极端工况操控[3]   - 华为推出"智驾安全训练营"模式,要求4小时培训+考核才能激活完整功能,获12%保费折扣[5]     技术共享与行业变革   - 莲花开放77年积累的底盘数据库,包含极限工况测试数据,推动行业生态共建[4][5]   - 底盘技术开源借鉴特斯拉专利开放策略,旨在重构超跑赛道文化[5]   - 莲花工程团队曾为全球近千款车型调校底盘,包括特斯拉初代Roadster车架[5]   - 行业竞争内卷导致上下游短视,事故频发倒逼厂商回归技术安全平衡[6]     企业战略差异   - 保时捷专注陶瓷刹车时莲花已获7次F1冠军,差异化技术路线形成核心竞争力[5]   - 莲花持续深耕底盘技术,而其他厂商侧重发动机或空气动力学领域[5]   - 开源战略体现莲花从封闭竞争转向行业标准制定的战略升级[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