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任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顾客餐厅内“公筷喂狗”,西贝要有明确的态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9-18 18:26
西贝又摊上事了。8月底,陈先生前往温州某商场一家亲子主题的西贝餐厅就餐时,发现邻桌顾客 带着一只宠物狗进入餐厅,其不仅将狗放在餐椅上,还直接用餐厅提供的筷子夹菜喂狗。 在餐厅用公筷喂狗,对他人体验不管不顾,本质上是"我家的狗不咬人"的另一种心理折射。要说邻 桌为何报警,理由也不难推测。第一,你家的狗是否健康?第二,餐厅的清洗是否到位?第三,心理的膈 应无法清洗。 不管个别狗主怎么爱自家狗,都需要明白一个在公共空间人狗和谐共处的前提,那就是"人狗有 别":尊重差异,然后共处。不是人人都爱狗,爱狗也不等于爱别人的狗,甚至很多人怕狗。此事发生在 最近饱受争议的西贝,从舆论效果上看,有可能进一步冲击西贝公众形象。 此事的核心问题其实在于西贝的管理漏洞。据陈先生表示,其发现上述现象后便当即提出质疑,门 店店长的说法是"没有不让带宠物的政策",未给出进一步解决方案。而当媒体介入后,相关负责人却回 应记者称,餐厅确实有"禁止宠物入内"的规定(除导盲犬等特殊犬只外),餐厅工作人员工作疏忽,未第 一时间发现涉事顾客带狗进店。 这种前后不一的说法显示西贝对于内部管理规范的认知和落实存在很大问题。管理上的松懈,经由 舆论传播后很容 ...
西贝“翻车”启示录:一场教科书级的公关危机如何炼成
搜狐财经· 2025-09-16 19:32
商学院观察 方跃、冯靖雯/文 "我们吃的到底是什么?"这原本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今却成了消费者对餐饮企业最现实的灵魂拷问。 当罗永浩对"预制菜"的吐槽,遭遇西贝餐饮集团(下称"西贝")"哪怕生意不做了也要打官司"的激烈反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知名餐饮企业的公关"翻 车"现场,更是一面映照出当代商业逻辑与消费心理巨大裂痕的镜子。 消费者追问:到底在为谁的"功夫"买单 在这场论战中,消费者并非无理取闹的"键盘侠"。罗永浩的帖子之所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核心在于他精准地捕捉并放大了当代消费者的困惑与不满。消费 者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预制菜"这个技术名词,而是其背后所代表的价值感知。 知情权焦虑:当消费者走进一家人均消费不菲、强调"天然、地道"的餐厅时,他们默认的交易契约是:我为新鲜的食材、厨师的即时手艺和那份独一无二 的"锅气"付费。如果菜单上没有标注,"现做"就是理所当然的期待。西贝直播中出现的冷冻馍、隔夜肉串和长达9个月保质期的儿童酱料,无异于在消费者 这份默认契约上,用大写加粗的字体写上"最终解释权归我司所有"。这触犯了消费者最基本的知情权,带来了强烈的"被欺骗感"。 性价比:我的钱,值不值?"贵"本身不是问 ...
美债不香了!央行疯狂持金,金价一路飙升,因纸币数量越发越多?
搜狐财经· 2025-09-14 19:45
黄金价格上涨核心驱动力 - 全球对纸币信任缺失推动黄金价格攀升 反映普通民众 投资机构和各国央行对纸币信心动摇 [1] - 高通胀低增长经济环境 债务风险和全球信任危机构成黄金价格上涨三大核心动力 [12] 纸币信任危机表现 - 全球纸币超发导致购买力下降 美联储降息 欧洲财政扩张 日本收益率曲线控制和央行国债买卖均增加货币投放 [1] - 美国通胀复杂性源于2019-2020年无限制量化宽松政策 货币实际价值缩水与收入增长缓慢形成对比 [4] 黄金抗通胀属性 - 黄金以美元定价 美元购买力下降需更多美元购买等量黄金 直接推动价格上涨 [4] - 高通胀低增长环境下纸币购买力减弱 黄金作为传统抗通胀资产优势凸显 [4] 机构资产配置转变 - 投资机构多元化配置降低风险 传统避险资产美债可靠性下降因美国债务占GDP达130% 总规模40万亿美元 [5][7] - 美国缺乏明确债务削减计划 债务问题爆发可能使美债价值大幅缩水 [7] - 黄金因稀缺性和稳定性成为机构首选避险资产 价值不受单一国家政策直接影响 [7] 央行储备结构调整 - 全球除美联储外央行九月黄金储备金额已超美债 反映对美元和美债态度重大转变 [9] - 美元独立性受威胁 被用作制裁工具如将俄罗斯踢出SWIFT和冻结外汇储备 [9] -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使获取美元难度增加 对美出口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减少美元交易场景 [11] 黄金战略地位提升 - 数字黄金以真实黄金为底层价值 数字化提升交易便捷性和流动性 [15] - 高流动性拓展黄金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为价格持续上涨提供新空间 [15] 中长期支撑因素 -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使高通胀低增长困境难以迅速改善 [12] - 各国债务规模庞大风险积累 解决需长期规划短期难见效 [14] -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信任危机 短期内难以缓解 [14]
5000字,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公募费率新规解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07 22:17
公募费率新规解读 - 监管发布《公募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包括降低公募产品认申购费及销售服务费并设定上限,以及重新框定各类产品最低赎回费要求,例如股票、混合、债券、FOF类产品持有6个月以上才能免赎回费,否则需支付最低0.5%赎回费[3][10] - 规定是公募行业降费三部曲的最后一步,出发点基于更高层意志,基调延续且坚定,行业需顺应趋势并提前应对[18] - 尽管是征求意见稿,细节可能调整,但整体基调预计不变,行业需认识到过去享受的红利(如免税效应、互联网平台销售垄断等)以及信任危机,监管严厉性旨在保护和重塑行业[18] - 行业不会因新规面临毁灭性打击,公募基金的核心优势包括良好的底层机制、净值化转型、法规建设、信息披露、行业生态、IT投入、市场化薪酬和被动指数领先地位,这些将推动行业持续发展[18] - 新规对债基影响较大,但公募债基早期依赖银行自营进入赛道,行业核心竞争力应立足于权益投资和长期主义[18] - 降费过程将导致部分业务和从业人员面临冲击,但从事难而正确事务、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将相对获益,法规整体具有正面结构性影响[18] - 解读覆盖十五个市场主体视角,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公司、机构销售、渠道销售、电商业务、大型电商平台、第三方代销机构、理财子及券商资管、固收基金经理、权益基金经理、ETF产业链、基金投顾行业和金融自媒体行业[11][17] A股市场新闻 - 同花顺实控人减持股份,减持理由为“适度减持,旨在让渡市场参与机会,释放流动性”,反映A股结构性过热需通过合理合法合规减持作为出口降温[20][21] - 大量中小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等待类似减持机会以提供流动性,核心在于完善减持制度确保合规性[22] 海外市场动态 - 非农就业数据再次低于预期,导致2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降和黄金价格上涨,凸显美联储降息周期作为下阶段海外投资主线[24] 星球周度精选内容 - 精选内容涵盖实盘投资信息、城农商行季末卖债原因分析、资金流动分析、短债账户久期调整策略、股票大跌与债券利率上行关联、欧洲股市投资性价比、大跌应对策略、招行业绩说明会解析、热点板块操作建议、低利率环境策略、恒生科技叙事更新、A股融资余额变化、黄金股估值、芯片公司估值影响、A股中报业绩分析、酒类投资选择、券商研究所现状及美元债汇率风险等主题[27]
观天下丨副首相因房“塌房” 英工党面临信任危机
新华网· 2025-09-07 13:12
二套房变首套房 雷纳今年5月花费80万英镑在萨塞克斯郡霍夫镇购买了一处房产,声称这是她的第一套住房,并缴纳了3 万英镑印花税。但英国媒体报道,这处房产其实是雷纳的第二套住房,她本应缴纳更多税费。 新华社伦敦9月6日电(记者郑博非 赵家淞)作为工党"二把手"的英国副首相兼地区平衡发展、住房和 社区事务大臣安杰拉·雷纳因被曝少交房产印花税于5日辞去一切职务,成为工党2024年执政以来辞职的 最高级别官员。该事件引发内阁重组,并使工党形象受损、面临信任危机。 综合多家英国媒体报道,雷纳可能通过将其名字从曼彻斯特一处房产的房契中去掉,在购买霍夫镇这处 房产时规避第二套房产所需缴纳的高额印花税。事件遭曝光后,雷纳回应称,曼彻斯特房产的所有权问 题源于2023年她与丈夫处理离婚等家事时所作安排,未想到引发税务问题。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对于英国公众人物来说,偷税漏税是十分严重的指控,房产交易引发的税务丑闻 在英国政界并不少见。2009年,时任财政部政务次官姬蒂·厄谢尔被曝规避约1.7万英镑资本利得税,被 迫辞职。同年,时任社区与地方事务大臣黑兹尔·布利尔斯也因出售公寓但未缴资本利得税而补缴约1.3 万英镑,也不得不辞去职 ...
北溪爆炸惊天真相!乌克兰一手上演,欧洲陷入难堪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54
事件背景 - 德国媒体近期密集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调查矛头指向乌克兰[1] - 涉嫌参与行动的所有人员身份均已确认 行动得到乌克兰政府部门的默许或直接支持[1][3] - 行动团队使用伪造身份信息和真实护照潜入德国 租用私人帆船作为秘密行动平台[3] 行动细节 - 行动由一名船长 一名协调员 一名爆破专家和四名潜水员共同执行[3] - 航行期间关闭所有定位追踪设备 在80米海底安装多枚定时爆炸装置[5] - 行动成本仅30万美元 导致欧洲能源市场价格短期飙升40%[5] - 嫌疑人乘坐乌克兰驻波兰大使馆外交牌照车辆返回基辅[5] 经济影响 - 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超过300亿欧元援助[6] - 德国工业用电价格飙升 巴斯夫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中国[6] - 预计将给德国带来1.2万亿欧元长期经济损失[6] - 美国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数量翻倍增长 但定价高昂[6] 调查进展 - 波兰边境检查人员以未收到通知为由放任嫌疑人离境[8] - 瑞典以国家安全为由退出调查 丹麦调查范围有限[8] - 意大利表示配合但深挖幕后策划者仍存不确定性[11] - 俄罗斯提出由联合国介入调查 指控西方国家包庇乌克兰[11]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中情局2022年5月已获悉乌克兰破坏计划[13] - 事件加深欧洲对美国能源依赖 削弱欧洲战略自主性[15][17] - 乌克兰国际信誉受损 未来西方援助可能减弱[19] - 美国通过出口高价液化天然气实现巨额经济利益[15] 长期战略影响 - 欧洲整体战略思维遭受沉重打击[17] - 德国能源自主努力付诸东流 欧洲工业面临外迁[17] - 欧洲需要重新审视外交布局 打破对美国盲目追随[23] - 事件揭示国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与权力博弈[23]
美国关税冲击台湾传统产业 台积电亦面临困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7:20
美国关税对台湾产业的影响 - 美国自8月初开始对台征收20%暂时性关税,采用"原关税率叠加"计算,对台湾传统产业和半导体产业造成冲击 [1] - 传统产业中机械制造、化工产业首当其冲,第二季度产值大幅衰退,资讯电子产业则持续热络 [1] - 机械与工具机产业被迫启动减班休息(无薪假),包括百德机械和程泰机械,若市场持续恶化可能大规模精简人力 [1] 传统产业的连锁反应 - 传统产业通过"拉货效应"自救仍无法填补整体缺口,台当局谈判未见突破性进展 [1] - 消费者因关税不确定性持币观望,台湾车市呈衰退趋势,裕隆汽车证实新车销售压力增大 [2] - 台湾机械公会理事长庄大立警告,若业者无法转嫁成本或调整市场,恐触发倒闭潮 [1] 半导体产业的困境 - 台积电面临美商务部研拟推动美国政府直接入股获"芯片法案"补助企业的威胁,股价单日跌幅达4.22% [2] - 美国宣布对进口半导体企业征收100%关税,符合"在美设厂"等条件者可免税,后改口称或提高至300% [2] -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示警,台湾半导体业中下游链条将被迫重组,台积电若外移恐导致经济命脉空洞化 [2] 社会与市场情绪 - 台湾社会"疑美"情绪升温,旅美学者翁履中指出民众怀疑美国将台湾视作"筹码" [3] - 台当局在关税谈判中因未及时说明"叠加制"关税实际冲击,引发产业界和民众信任危机 [3]
从“行业标杆”到“垫底常客”:华夏基金如何弄丢了投资者的信任?
搜狐财经· 2025-07-28 14:07
来源:明见局 首发|明见局 作者|张典 当卡塔尔投资局以37.8%的外资持股比例成为华夏基金重要股东时,这家曾稳居行业头部的老牌机构正遭遇信任问题? 明星产品从百亿标杆到垫底常客 华夏能源革新基金,这只曾因精准押注新能源赛道而规模破百亿的明星产品,如今似乎已沦为"亏损代名词"。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7月,该基金A类份额近三年亏损幅度达37.93%,是同类基金平均亏损水平的9倍,在752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709位, 处于绝对垫底区间。 二季报数据更显触目惊心:A类份额单季利润亏损超3.4亿元,C类份额亏损近2500万元,两类份额净值增长率均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颓势并非偶发波动而是持续数年的系统性下滑。2024年半年报时该基金规模尚在百亿以上,到2025年二季度末已缩水至77.78 亿元,半年内蒸发近27.5亿元,降幅超26%。 这些曾被公司视为招牌的基金经理,离职前管理的产品普遍业绩惨淡。郑泽鸿卸任的华夏核心制造混合任职回报-19.40%,周克平管理的华夏创新 未来亏损超40%。 更值得警惕的是人才断层危机。张弘弢离职后,接任者杨斯琪缺乏超大规模产品管理经验;郑泽鸿留下的能源革新基 ...
顺丰CMO闪电调任背后,是快递帝国的信任危机?
36氪· 2025-07-18 12:09
人事变动 - 顺丰CMO徐本松因"重大异常事件"被降级调离 新任CMO由原CIO耿艳坤接任 公司回应称属于正常调岗 但任职仅一年多的突然调动引发外界猜测[1] 合作终止事件 - 香港顺丰确认于6月30日终止与拼多多合作 分歧主要在于跨境运费分担问题 拼多多希望顺丰承担更多 而顺丰要求平台支付更高中转费用[2][3] - 该变动将影响顺丰在香港地区的业务量与收入 中国大陆业务虽暂未调整 但市场猜测拼多多可能转向性价比更高的极兔等竞争对手[3] 运费争议事件 - "荔枝运费"事件引发舆论争议 顺丰因基础运费高且加收保鲜费遭果农质疑 被指收费标准明显高于同行同等服务[5] - 此前"寄丢5万手镯仅赔675元"事件同样损害品牌形象 凸显高价与服务不匹配的问题[6] 品牌信任危机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顺丰的投诉超14万条 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集中反映丢件 延误 暴力分拣等问题[7][8] - 典型案例包括毕业证丢失理赔无果 全新手机运输破损索赔未解决等 显示售后服务流程失效[8][10] 外包成本结构 - 人力外包成本从2020年54745亿元增至2024年97445亿元 运力外包成本从27194亿元增至39197亿元 显示外包规模持续扩大[11][12] - 外包人员权益问题频发 无福利 超负荷工作导致服务质量下滑 甚至出现偷件转售二手平台等极端案例[12][13] 行业竞争压力 - 京东物流凭借供应链优势扩张 极兔以低价策略搅动市场 迫使顺丰陷入"以价换量"战略失焦[13] - 公司核心问题在于牺牲"高价高服务"承诺 导致品牌护城河崩塌 消费者对高价服务的认同度下降[7][13]
美《大而美法案》新增3.3万亿美元赤字,短期市场动荡引爆美元崩盘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7-02 08:53
美元崩盘危机分析 短期风险 - 美元霸权基础稳固,仍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占比约58%)和贸易结算货币,短期内无替代品 [1] - 法案通过后提高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暂时避免债务违约,维持市场对美债流动性的信任 [1] - 美联储调控工具有效,可通过加息、缩表或货币互换等手段稳定汇率 [2] 长期隐患 - 债务恶性循环显现,2025财年前7个月国债利息支出达6841亿美元,成为第二大财政支出 [2] - 穆迪预测,若政策不变,2035年国债占GDP比例或升至134%(目前98%),偿债支出将挤压国防、社保等必要开支 [2] - 美元信用持续受损,美元指数跌至2022年2月以来最低,市场担忧财政不可持续性 [3] 经济结构矛盾 - 法案加剧贫富分化,年收入超百万家庭税后收入增4.3%,底层20%家庭仅增0.6% [4] - 民生成本转嫁,1200万人将失去医保,抵押贷款利息年增1060美元,削弱消费能力 [4] 临界点预警信号 - 美债遭主权基金抛售,如中日等主要债权国减持美债,或推动多元化储备 [5] - 通胀与利率倒挂,赤字推高通胀→美联储被迫加息→国债融资成本剧增→财政恶化循环 [5] - 地缘冲突加速去美元化,若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事件引发石油美元体系瓦解 [5] 各方观点冲突 - 马斯克认为法案将"让美国走上债务奴役快车道",摧毁新能源产业竞争力 [7] - 白宫/共和党认为减税可刺激经济,最终通过增长降低债务占比 [7] - 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赤字激增3.3万亿,穆迪警告债务死亡螺旋 [7] 结论与观察点 - 短期内美元崩盘概率较低,但法案通过将加速债务危机、信任危机和社会危机 [7] - 关键观察点包括众议院二次表决结果、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是否突破5.5%、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债占比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