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生态营造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杭州“公述民评” 剑指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每日商报· 2025-10-24 13:31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市通过举办“公述民评”电视问政活动,聚焦“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围绕创新人才引育、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营造三大主题,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政府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与政策支持 [1] 创新人才引育 - 杭州近5年累计引进青年人才超过200万,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已形成“引才—育才—服才—用才—留才”的完整闭环 [2] - 企业反映高新区(滨江)的5050人才计划要求较高,科技型初创企业难以达到政策认定补助要求,钱塘区企业缺乏水下机器人及智能控制与导航相关专家团队资源 [3] - 政府回应滨江区已设立面向大学生创业的青年计划及科技型初创企业孵化政策,钱塘区建立“钱塘校融”数字化平台,集聚16所高校、近6000多名专家学者及2000多台仪器设备,并提供线下技术经纪人队伍提高匹配成功率 [3] - 建议高层次人才认定流程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优化调整,人才标准应更加精细、不拘一格、重在实用 [3] 创新成果转化 - 企业反映在推广外骨骼产品时,最迫切需求是获取更多有效的应用场景,需要政府支持建立企业对接库和需求对接库 [4] - 西湖区搭建“科技八点半”和“西湖链链看”线上平台,今年已开展80场活动,解决92个问题,发布两批18个公共服务场景,并设立“1+15”区级和镇街场景创新服务中心实现全区覆盖 [4][5] - 建议优化数据券与算力券的普惠性与精准支持机制,充分发挥杭州市年度2.5亿元的市级算力券杠杆作用,引导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采用“企业出点、院校平台担点、政府补助点”模式降低成本 [5] - 杭州将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5] 创新生态营造 - 企业面临政策资源“碎片化”和“重复交叉”问题,存在多头多层管理,初创企业面临政策“找不到”、“找不全”、“吃不透”的困扰 [6] - 市科技局制定“润苗计划”,集成科技、人才、财政、国资等多部门惠企政策,覆盖初创企业从创业到成长的全过程需求,并推荐使用“杭州亲清在线政策超市”数字平台查询市、区县级惠企政策 [6] - 杭州利用外资规模与超一线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将通过“以民引外”、“以企引企”及股权收购等方式加大外资引进,重点与支持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和境外基金加强合作 [7] - 将提升服务质效,使政策服务更精准、产业生态协同更深入,促进外资与本土企业供应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并通过定期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构建政企沟通平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