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竞争
搜索文档
外卖平台砸钱补贴为获客拉新 中小商家不参加则流量减少?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52
行业竞争态势 - 平台经济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传统电商和外卖行业增长趋于平稳,即时零售成为各家共同瞄准的市场拓展目标[7] - 即时零售模式主打快速和及时满足需求,契合90后和00后即时、随性的购物习惯,消费结构正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7] - 当市场出现新入局者时,在位平台为维持市场份额会主动应对,平台跨界竞争行为是企业主动竞争意愿的体现[7][17] 平台补贴策略 - 平台将原定每年用于买流量、做推广的数百甚至上千亿经费部分转为用户补贴,这种获客拉新效果立竿见影[9] - 补贴能提高App打开频次、延长用户使用时长并带动其他业务,目前效果明显,相当于广告促销拉新[9] - 茶饮成为补贴主战场因其客单价普遍不高(一杯奶茶18元左右),且作为非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大,补贴能促成很高订单量[10] 商家影响分析 - 补贴导致订单暴增可能超出商家固定生产能力,商家面临两难选择:增加人手后担心补贴退出,维持低价可能被迫降低品质[11] - 中小商家受影响更大,小众精品店为维持品牌形象不愿参加补贴,夫妻小店则因需自掏5元基础红包而负担沉重[14] - 即使平台补贴对所有商家一视同仁,产生的后果依然更有利于大品牌,因为消费者拿到优惠券后优先考虑头部商家[13] 行业竞争演进路径 - 正常行业竞争链条应从价格竞争跃升至差异化竞争,再发展到创新竞争,而"内卷式"竞争将企业锁定在价格竞争层次[5] - "内卷式"竞争特征是企业被迫降低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导致行业出现质量和技术明显倒退[5][6] - 平台流量分配机制若"唯低价",会导致商家竞相降价,当价格低于成本时只能再降低质量,陷入"低价-低质"恶性循环[6] 平台核心竞争力建设 - 平台应竞争配送时效,在突发状况下通过技术、算法和大数据处理能力保持配送效率[16] - 平台可用大数据为商家提供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帮助餐饮商家解决食材备货问题,这比单纯发优惠券价值更大[16] - 即时零售行业需在发展初期就把控产品质量,避免重蹈传统电商先追求数量再治理质量的覆辙[16] 监管政策导向 - 建议采取"外科手术式"精细化监管,针对可能对中小商家产生不利影响的具体问题出台帮扶政策,切忌"一刀切"[18] - 监管目标应针对具体群体,如考虑如何弥补平台补贴对中小商家的负面后果,但不能全盘否定平台跨界竞争行为[18][19] - 企业主动竞争的意愿应当鼓励,这是市场经济活力的体现,当前不适合出台整体偏约束性的政策[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