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新消费研究之三:即时零售应需而生,酒类品牌或迎新机遇
国信证券· 2025-08-01 18:51
2025年8月1日 证券研究报告 |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新消费研究之三 即时零售应需而生,酒类品牌或迎新机遇 行业研究·行业专题 食品饮料·白酒/啤酒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 证券分析师:张向伟 zhangxiangwei@guosen.com.cn S0980523090001 证券分析师:张未艾 zhangweiai@guosen.com.cn S0980525070005 证券分析师:杨苑 zhangweiai@guosen.com.cn S098052309000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核心观点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酒类即时零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渠道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将即时零售定义为消费者生活方式驱动的"供给革命"和"效率革 命",随着各大平台加大资本投入,本地生活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时零售平台也有望从"卖商品"向"卖场景"转变。 ➢ 对于酒类而言,即时零售拓宽消费场景、提供性价比渠道,2020年以来酒类即时零售渠道规模复合增速高于品类和渠道整体。2024年 酒类即时零售市场规模360亿元,渠道渗透率约1.8%,供需两端驱动下仍有较大空间 ...
00后开闪购店,三年翻身当老板
创业邦· 2025-08-01 18:20
以下文章来源于表外表里 ,作者洞见数据研究院 表外表里 . 洞见数据研究院 来源丨表外表里 (ID: excel-ers ) 作者丨 陈梓洁 严贝贝 编辑丨 曹宾玲 图源丨Midjourney 外卖大战期间,齐贤的线上超市也爆单了。 日订单量直接翻两倍至1000+,店员两眼一睁就是拣货,每天都干到崩溃。"但再辛苦也值得!"他兴 奋道。 与哭天喊地的餐饮商家不同,齐贤并没有陷入烧钱的泥潭,同样10块钱的补贴,餐饮商家要补贴6 块,他只需要补2块。 最火热的时候,一天光毛利就有6000元。 | | 离品销售额(2) | | 配送费(1) | 目 门店萌细 2025.07.15 | V | 全部盈亏 ▼ | 全部渠道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效订单全额(2 | 42,977.75 年回比4 == 法文�118.51% | | 7,317.50 年回忆 # m . 88076% | | | | | | 51,528.45 | 包装费 3 | | 国对会顺(3) | | | | | | 年開火 * = 环比 * 17.13% | ...
顺丰同城:外卖大战“剑指”万亿即时零售市场 第三方即配的稀缺性将更加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6:13
外卖补贴与即时零售竞争态势 - 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峰值达2.5亿单,接近传统电商快递业务体量 [1] - 监管约谈后外卖补贴战降温,但即时零售竞争持续,平台通过闪购入口和品类扩张提升流量留存 [1] - 即时零售物流履约复杂度提升,第三方即配商因中立性和专业性获增长机遇 [1] 即时零售市场潜力与策略 - 外卖竞争以餐饮为切入点,目标培养即时消费习惯并拓展至商超、百货、医药等万亿非餐市场 [2] - 传统外卖市场接近天花板,即时零售成平台转型突破口,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 [4] - 平台与品牌或转向"远场近场一体"的供应链策略,强调"一盘货、一体化履约" [2] 第三方即配的价值与发展 - 第三方即配通过跨平台运力调度缓解"潮汐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并提升效率 [3] - 品牌方通过自建私域+第三方即配摆脱平台依赖,掌握物流定价权 [5] - 即时零售渗透率从2023年49%升至2024年59%,忠诚用户占比从24%增至46% [4][5] 行业生态与未来展望 -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发文抵制恶性竞争,行业趋向理性发展 [4] - 即时零售单量或与电商快递持平,第三方即配或诞生千亿市值公司 [5] - 顺丰同城定位独立第三方,构建全场景服务网络以适配多元生态需求 [5]
即时零售从渠道革命到生态重构 餐饮业进入提质增效攻坚期
北京商报· 2025-08-01 14:25
即时零售对餐饮业的赋能 - 即时零售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捕捉并满足"即买即用"的增量需求,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1] - 数字化管理驱动供应链优化与厨房管理系统升级,显著降低餐厨损耗 [1] - 助力商家精准把握消费者偏好,推动小份菜、健康餐等产品创新 [1] - 突破物理限制,使餐饮店辐射范围从1.5公里拓展至3—5公里 [1] 即时零售增长的驱动因素 - 高教育群体注重即时性、便利性消费,形成核心需求驱动 [1] - 供给端技术突破如冷链仓储、数字平台提升效率 [1] - 政策层面对数字化发展的支持形成合力 [1] 数字化工具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工具深刻重塑餐饮行业生态,开辟增效新路径 [1] - 外卖平台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帮助餐饮企业突破物理半径限制 [1] - 实现堂食与线上渠道的边际利润叠加,成为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1] 餐饮企业的实践案例 - 胡大饭店通过设立独立外卖店实现堂食与外卖分流,在人员与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单量 [2] - 外卖平台作为全域经营的重要补充,让不同消费渠道的顾客都能触达品牌 [2] - 外卖订单量增长与平台补贴有一定关系,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强,对企业增长有帮助 [2] - 计划在北京核心商圈覆盖50公里之内开三到四家品质外卖餐厅,建立好的企业生态链 [2]
发展即时经济激发消费潜能,多方共议餐饮与服务消费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01 12:37
即时零售行业概述 - 即时零售通过"线上下单+本地供给+即时配送"模式推动电商平台从"送外卖"到"送万物"转型,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性和时效性的需求 [2] - 电商平台纷纷投入即时零售市场,形成具有新型服务业电商特征的"大消费平台"模式,短期内出现外卖领域消费热点,长期为餐饮和服务消费打开新空间 [2] - 即时零售以数字化平台和高效物流体系为核心,实现商品和服务极短时间内送达,重新定义消费者购物体验并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3]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淘宝闪购数据显示1205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100%,3074个商家、超26万个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6] - 具体品类增长:粮油米面订单增长335%,家庭清洁增长324%,休闲食品增长312%,玩具潮玩增长225%,3C产品增长129% [6] - 胡大餐饮4月至6月外卖平台订单量和收入快速增长,线上渠道有效缓解线下排队压力并满足多样化需求 [5] - 饿了么骑手5月以来每日接单数量和收入大幅增加,非餐商品品类(如美妆)通过即时零售平台显著增长 [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即时零售精准捕捉"即买即用"增量需求,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而非简单渠道转移 [4] - 高学历、高收入新兴消费群体推动即时零售发展,其注重体验感、即时性、便利性与健康属性的消费偏好与模式高度契合 [7] - 餐饮业通过数字化工具突破物理半径限制,实现堂食与线上渠道边际利润叠加,外卖平台技术赋能成为提质增效核心驱动力 [4] 技术与供给端变革 -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工具深刻重塑餐饮行业生态,解决食材供应链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等瓶颈 [4] - 即时消费基础设施升级、供给体系完善、配送网络建设和技术优化共同驱动"外卖大战"等爆发式增长现象 [4] - 线上到线下的生活场景衍生更大市场,供给方更有动力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匹配需求端演进 [7] 竞争与监管视角 - 新竞争者进入促使价格回归合理位置,监管部门需谨慎适用法律以避免误判竞争性质并遏制创新 [8]
淘宝闪购上线以来,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78%
新京报· 2025-07-31 23:20
淘宝闪购对骑手和商家的影响 - 淘宝闪购上线后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78% 其中众包骑手增长120% [1] - 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过12500元 [1] - 饿了么合生汇站点6月有5名骑手收入超过3万元 70%以上骑手收入过万 [1] - 骑手表示订单增长不仅限于午晚高峰 日用和零售需求激活了空闲时段 [1] 商家效益提升情况 - 和合谷品牌7月外卖订单比6月上涨超过100% 远超去年同期 [2] - 商家销售总额和利润总额均高于去年同期 [2] - 随着单量显著上涨 各门店加紧进行人员招聘 [2]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外卖与闪购日订单总量突破2.5亿单 [3] - 即时零售未来有望达到每天5亿单 [2] - 外卖开通对餐厅总销售额和外卖销售额有显著正向影响 对堂食销售额也有提升作用 [2] 就业市场变化 - 饿了么合生汇站点新招募50多名骑手 [1] - 行业出现大量骑手、站长、城市运营等岗位招募需求 [2] - 预计将出现直播导购、即时零售运营、仓配调度、数字门店管理等新岗位 [3]
百威亚太半年业绩销量双下滑,在华市场收缩,还遭遇喜力挑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22:55
业绩表现 - 百威亚太2024年上半年收入34.39亿美元,同比下降5.6%,股东应占溢利4.09亿美元,同比减少24.4% [1][2] - 啤酒总销量436.3万千升,同比下跌6.1%,毛利率51.4%,同比下降38个基点 [1][2] - 正常化EBITDA为9.83亿美元,同比下降8.0%,EBITDA利润率31.3%,同比下降82个基点 [2] - 股价在业绩发布后高开低走,盘中最高涨6.9%至9.37港元/股,收盘跌5.82%至8.26港元/股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业务受区域布局及即饮渠道疲弱影响,高端产品面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国内品牌竞争 [3][4] - 韩国市场表现超越行业水平,印度市场增长动力持续加快 [3] - 喜力在中国市场高端产品销量增长超30%,红爵啤酒销量翻倍,与华润啤酒合作提升渠道能见度 [6][7] 渠道与战略调整 - 即饮渠道(餐饮、夜场)受弱复苏及"禁酒令"担忧情绪影响,动销不畅 [4][5] - 加速布局非即饮渠道(商超、便利店、电商、O2O),与美团、饿了么合作发放优惠券 [8][9] - 产品策略聚焦百威啤酒(高端)和哈尔滨啤酒(价格下移),非即饮渠道高端产品占比已超中餐厅渠道 [8][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啤酒行业产量同比下跌0.3%,进入缩量阶段,消费者偏好下移至8元价格带 [4][9] - 喜力通过华润啤酒渠道资源提升市场份额,成为百威在华主要竞争对手 [7] - 百威亚太面临渠道转型压力,夜场增长乏力,餐饮和家庭渠道拓展需时间 [5]
从流量到存量,留下客户是三大巨头下一道难题
钛媒体APP· 2025-07-31 18:53
外卖大战现状 - 外卖补贴大战持续升级,美团发放咖啡茶饮0元通兑券,淘宝闪购增加免单卡概率,日订单连续两个周末超9000万单[1]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每月在外卖行业投入补贴达200亿人民币,商家承担部分红包成本并支付20%平台费[1] - 美团日订单创1.5亿历史纪录,阿里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9000万,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从70%降至60%[3] 竞争格局演变 - 京东以"0佣金"和骑手五险一金切入市场,招募15万全职骑手,启动25-20元超级补贴模式[2] - 美团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优化骑手权益取消超时扣款[2] - 阿里联合饿了么上线淘宝闪购,实施双线作战策略,投入500亿补贴计划未来12个月[6] 平台战略分析 - 京东转向品质外卖赛道,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投入10亿现金,目标3年建10000家七鲜小厨[14] - 美团通过拼好饭模式降本增效,发展歪马精酿等自有品牌,强化配送系统精细化运营[15][16] - 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资源构建超级消费APP,计划3年推出10万家近场官方旗舰店[17] 行业影响 - 即时零售带动线上熟食、酒水乳饮品类单量翻倍增长,推动140万商家订单和实收双增长[8][9] - 外卖骑手月收入涨幅超20%,众包骑手数量增长120%,月均收入达12500元[10] - 消费习惯向"30分钟买万物"转变,非餐饮商品成为新战场,本地生活服务品类扩展[9][12] 未来趋势 - 行业将形成多平台差异化竞争格局,竞争焦点转向供应链效率和生态壁垒建设[18] - 美团面临阿里生态协同优势挑战,需平衡补贴投入与用户留存[17] - 京东需解决高频重资产模式下的用户习惯培养和成本平衡问题[14]
独家|茅台官方授权店上线美团闪购
新浪财经· 2025-07-31 17:25
公司动态 - 茅台官方授权店铺"茅台酱香·万家共享"7月开始批量入驻美团闪购 近期加速推进 [1] - 此前即时零售平台仅有零散自主入驻店铺 目前全国多地已有官方授权店铺在线营业 [1] - 北京地区新店显示在售多个茅台系列产品 美团专送平均配送时间30分钟以内 [1] - 茅台酱香酒公司2021年启动"主题终端"建设 今年4月计划招募5000-7000家运营商 [1] 行业趋势 - 34.9%白酒企业最看重即时零售渠道拓展 占比已超越直播电商 [1] - 美团闪购618白酒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 [1] - 名酒品牌传统对电商渠道布局谨慎 此次批量入驻反映对即时零售态度转向积极 [2]
隐形的便利店,美团淘宝的即时零售暗战丨外卖混战④
晚点LatePost· 2025-07-31 13:37
闪电仓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闪电仓是美团即时零售团队经过5年探索找到的最优店铺形态,以软件管理库存、低成本租金和第三方经营为特点,截至2024年10月已达3万个,计划3年内扩张至10万个[4] - 美团闪购2024年成交额约2700亿元,目标2025年达4000亿元,接入商家超百万家,其中2万个综合仓贡献20%成交额[5] - 淘宝闪购近期日订单突破9000万单(美团1.2亿单),其中闪购订单淘宝1500万单vs美团2000万单,差距稳定在3000万单[4] - 头部闪电仓商家早期依赖美团补贴成长,多数与美团签订深度合作协议,美团曾定期核查商家是否接入竞对平台[5] 平台竞争策略 - 淘宝闪购在空白城市提供3-5万元新店补贴(相当于1-2个月利润),吸引头部商家如小柴购(日单量超10万单)[3][8] - 美团通过"神价"栏目(成本价销售引流商品)、"牵牛花"数据系统(覆盖全国数千城市经营数据)和自营"松鼠便利"(200+门店)强化供应链[13][14] - 淘宝整合1688产业带资源举办"闪购拿货节",引入天猫超市/盒马对抗美团小象超市,7月新入驻品牌数量环比6月翻倍[15][16][17] - 平台在冲单日采取极端竞争手段:要求商家调高竞对平台起送价、派驻人员监控数据、锁定商家后台阻止调价[9] 商家经营动态 - 网易严选华南前置仓30天单量分布:淘宝1.3万单vs美团1.2万单vs京东0.3万单,显示多平台运营趋势[7] - 商家订单结构恶化:周末集中爆发(占比30%)、工作日下滑明显,消费者主要凑单购买低毛利快消品[11] - 一线城市闪电仓竞争白热化,部分商品价格已低于传统渠道,商家将引流爆品从几个增至几十个[10] - 商家担忧平台补贴扭曲消费习惯,部分已主动停掉补贴活动以维持利润[11] 平台核心优势对比 - 美团优势在于即时零售电商化运营能力、全国性运力网络和数据系统,酒水品类(如青岛啤酒年销15亿元)已超传统电商[14] - 淘宝/京东优势在于既有供应链(1688/万商)和品牌资源,服饰/消费电子等高客单价品类更具潜力[12][16] - 阿里体系完成业务打通:饿了么运力+淘宝商品体系联动,品牌商家可实现销量评价累计和流量协同[16] 行业长期影响 - 美团培育的闪电仓模式、即时消费习惯和骑手网络成为阿里/京东入局的基础设施[18] - 类比阿里物流/支付宝助力拼多多崛起,行业领跑者创造的基础设施往往加速竞争者追赶[19][20] - 美团内部反思闪电仓策略可能为对手培养市场,但认为多平台入场会加速用户习惯养成[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