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汇率内外均衡
搜索文档
2025年Q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淡化数量、强化价格,兼顾内外均衡
浙商证券· 2025-11-11 22:11
货币政策导向 - 货币政策转向淡化数量目标,强化价格型中介目标,贷款增速略低被视为经济结构转型的自然结果[1][2] - 预计2026年社融、M2、信贷增速分别为7.9%、7.3%、6.5%,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转型[2]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2025年四季度降准降息概率下降,更大力度宽松政策预计预留至2026年年初[1] 货币创造机制 - 基础货币(央行负债)与广义货币M2(商业银行负债)并非一一对应,M2增长依赖银行资产扩张及微观驱动[3] - M2派生效率受信用需求、银行风险偏好和资产负债结构共同影响,央行调节基础货币不足以保证M2同步扩张[3] 数字金融发展 - 数字金融政策框架形成行动方案、规划、指导意见三级支撑,明确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5][6] - 截至2025年9月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0%[6] - 金融机构累计支持超4600个工业智能化转型项目,签订贷款合同金额约1.8万亿元[6] 利率体系与传导 - 央行强调五组利率比价关系,包括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银行资产与负债端利率、不同类型资产收益率价差等[7][8] - 比价关系失衡会阻滞利率传导,需通过执行与监督确保市场化利率形成,实现融资成本稳定下行[7][8] 内外均衡与风险 - 货币政策兼顾利率汇率内外均衡,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941亿美元,与非储备金融账户逆差形成自主平衡[9][10] - 风险提示包括美国二次通胀概率升温,美联储宽松受阻可能扰动人民币汇率并增加政策难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