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煤价格反弹
icon
搜索文档
中煤能源20250624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煤炭行业 - 公司:中煤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煤炭行业 - **市场表现与走势预期**:近期煤炭板块反弹,结束年初以来弱势行情,看好季度级别动力煤板块修复行情。需求端迎峰度夏日耗上升,截至目前约 550 万吨,较 6 月初和 5 月底低点涨幅 15%,距八九月份高点 650 万吨有修复空间;供给端主产区安全检查和环保督导使晋陕蒙产能利用率下行,3 月起进口煤量缩减且性价比低,支撑煤价。预计三季度动力煤价格从 610 元/吨反弹至 650 元/吨左右,极端天气或来水减弱可能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3]。 - **基本面变化**:基本面变化体现在供需关系和库存水平上。需求端迎峰度夏日耗上升,未来气温上升和来水减弱将带动日耗进一步上行及电厂补库;供给端主产区产能利用率下降支撑煤价。25 省电厂库存从 1.1 亿吨回升至 1.2 亿吨左右,与港口库存去化对应,港口价格稳定在 610 元/吨左右并有望反弹[6]。 - **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外部市场环境支持重新关注并配置煤炭行业红利。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约 1.6%显示资产荒,PB 水平回落至近两年下四分位,公募持仓比例不到 0.5%,板块拥挤度低,龙头企业股息收益率至少 4%以上。动力煤板块在红利策略内部高切低配置时有相对优势,基本面拐点临近和资金面风偏下降后,季度级别有望走出上行行情[7]。 中煤能源 - **投资逻辑**:一是长期资产优势突出,可采储量 138 亿吨,可采年限 81 年,在产产能接近 2 亿吨,控股 1.7 亿吨,内生增长潜力大,如苇子沟和李密矿井预计 2026 年投产,还有拟建大海则二号矿项目;二是短期盈利能力强劲,高比例长协合同带来盈利稳健性,2025 年度内化工业务盈利改善;三是远期分红潜力大,偿债能力提升和资本开支减少使分红能力与意愿增加,估值有修复空间[5]。 - **中长期发展潜力**:体现在资源储备、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展三方面。资源储备上可采储量 138 亿吨,可采年限 81 年高于同行;内生增长方面有在建矿井预计 2026 年投产及拟建大海则二号矿;外延扩展上中煤集团有 2.7 亿吨左右潜在资产注入空间[8]。 - **煤炭业务成长基础和成本优势**:成长基础在于长期资产和成本端优势,通过扩大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摊薄成本。2024 年自产煤扣除运费后吨煤成本约 203 元,低于兖矿,2015 - 2024 年累计成本涨幅在四家动力煤龙头企业中最低,未来优质矿井发挥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彰显成本优势[9]。 - **短期盈利优势**:高比例长协合同及下游履约情况良好。长协比例达 75%以上,与神华媲美,下游长协履约率达 90%以上,盈利稳定性突出。不同动力煤价格下,港口价格从 650 元降至 600 元时,中煤业绩降幅仅 5 - 10 亿元,陕煤降幅可达 20 - 30 亿元[10]。 - **德美化工项目提升盈利能力**:截至 2024 年,控股德美化工产能达 513 万吨,集中在聚烯烃等产品,产能利用率高。2024 年化工业务营收约 200 亿元,毛利率 15%,占总毛利比重超 6%。2025 年一季度盈利改善,2026 年新增产能投放将带来业绩增量[4][11]。 - **提高分红比例潜力**:目前分红比例约 30% - 40%,具备提高潜力。息税后经营现金流与有息负债比值达 0.51 倍,有息负债率约 17.9%,预计三年后降至 10%左右,两三年内有望通过偿债能力增强和有息负债率下降提高分红比例[4][12][13]。 - **资本开支计划及影响**:2024 年资本开支约 150 亿元,超 10%用于煤炭增量项目,36%左右用于维简支出,20%用于电力项目,30%用于煤化工项目。重点项目预计 2026 年投产或未来两到三年陆续投产,完成后资本开支规模下降,增强提升分红意愿[13]。 - **业绩预期与估值**:预计 2025 年业绩约 154 亿元,同比下降 22%。市盈率约 9.5 倍,相对较低。A股 股息率不到 4%,港股股息率超 4%,若提高分红比例,股息率将提升,投资性价比高[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煤能源与陕煤、神华、兖矿等同行在可采年限、长协比例、下游履约率、吨煤成本等方面的对比情况[5][9][10] - 2025 年一季度中煤能源化工业务因原材料价格回落盈利有所改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