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

搜索文档
遇见你丨“00后”农机手“火口夺粮”,一起来认识这位热心肠的“麦田守望者”
央视网· 2025-07-24 01:34
王振豪:从早上到现在差不多收了有五六十亩吧,因为刚才上一家的已经割完了,然后这一家的他还没有来,趁这点时间就是下来检查一 下机器,看有没有需要保养的。 王振豪25岁,河南确山县人,从事农机收割工作已经5年了。今年5月,他随收割队在湖北收小麦。听到着火这事儿的时候,他本来正要去 吃午饭。 王振豪:当时就是我在其他地方干完活,然后去街上,有个大哥很着急找到我,他说有麦子着火了,问我能不能帮忙割一下,当时我什么 也没想,就开着收割机直接往地里面走。 危急时刻 冲进火海抢收小麦! 前不久,湖北天门一村庄的麦田因焚烧秸秆意外起火,40亩成熟待收的小麦陷入火海。危急时刻,一名年轻的农机手挺身而出,驾驶着收 割机冲进熊熊燃烧的麦田,争分夺秒抢救那些即将被大火吞噬的小麦。 在浓烟中他抢收20多分钟,以打隔离带的方式阻断火情,最终成功抢救下22亩小麦。这位勇敢的农机手,就是来自河南确山县的00后小伙 ——王振豪。一起来认识这位"火口夺粮"的农机手。 抢救失火麦田后,王振豪继续北上作业。再次见到他,是在河北邯郸曲周县的一片麦田里。 冒险冲进火海抢收粮食,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振豪来说,几乎是本能。他心疼那些粮食、也特别理解农民的 ...
关怀每一个普通人(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城市服务与游客关怀 - 山西大同通过12345热线和城市管理局高效处理游客求助,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翻找8吨垃圾找回儿童手表 [1] - 事件引发网络热议,部分观点质疑资源投入与对环卫工人劳动的尊重,但管理局强调未考虑"值不值"问题,仅视为普通游客求助 [1] - 游客曾尝试以微信红包表达感谢,被环卫公司婉拒,体现双向善意互动 [1] 劳动者权益与激励机制 - 大同环卫公司计划对涉事环卫工人给予奖励,并设立"助人为乐"基金实现常态化激励 [1] - 争议焦点在于如何平衡助人行为与劳动者付出,需评估具体事件中人力物力调配的合理性 [1] 城市管理策略优化 - 城市服务需兼顾游客援助与日常运转平衡,根据个案调整资源投入,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 [1] - 建议对耗时耗力的援助行为设计配套奖励机制,如经济补助或荣誉表彰 [1] 社会价值观讨论 - 事件折射出公众对城市温度的不同理解:既需高效服务游客,也需保障普通劳动者尊严 [1][2] - 城市温度应无差别覆盖游客与本地居民,体现对个体价值的同等珍视 [2]
最新回应!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回儿童手表,大同:奖励!
券商中国· 2025-07-14 21:49
事件概述 - 山西大同市两名环卫工人4小时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回儿童手表引发网友质疑 [1] - 网友主要质疑点包括行为必要性、环卫工人奖励、游客身份等 [1] 官方回应 - 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表示城市管理局是服务单位,对12345热线转办事情接诉即办,不考虑"值不值"的问题 [1] - 求助游客卢女士是普通游客,没有特殊身份 [1] - 该事件对工作有促进作用,将给予环卫工人奖励 [1] - 以后遇到市民求助仍会继续提供帮助 [1] 奖励机制 - 环卫公司将设立"助人为乐"基金,正在落实资金来源和奖励规则 [1] - 将对此次事件涉及的两名环卫工人进行奖励 [1] - 奖励机制将常态化,对所有乐于助人员工进行奖励 [1] - 设立基金目的是鼓励员工继续帮助他人 [1] 事件细节 - 清洁部部长温东介绍当天上午10点半对接卢女士,确认手表在8吨垃圾中 [3] - 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室内平台寻找,有通风设备 [3] - 卢女士曾表示"实在找不到就别找了",但因垃圾已摊开且手表有定位功能决定继续寻找 [3] - 找到手表后卢女士发微信红包被婉拒 [3] - 此前曾在垃圾中帮市民找过药品、钥匙、手机、人工耳蜗等物品 [3] 后续情况 - 两位环卫工人目前正常工作 [4] - 环卫工人未接受卢女士红包 [2]
第九届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志德:用一生践行善意 点亮更多人希望
海南日报· 2025-06-24 10:13
人物事迹 - 张志德荣获第九届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 用多年善行诠释助人为乐真谛 [1][2] - 退休工程师张志德从哈尔滨到三亚定居 生前以热忱公益之心温暖身边每一个人 [2] - 2010年自费1万多元搭建5平方米"爱心驿站" 提供维修工具并成为社区避风港 [2] - 2015年再次自费2万元扩建至10平方米 增添工具并举办社区活动 [2] 助学行动 - 2006年资助青海困难大学生 捐献500元生活费及1000元饭卡费用 [3] - 为受助学生购买新衣服 成为其求学路上的重要支撑 [3] 遗体捐献 - 2019年在三亚市红十字会登记捐献人体器官 眼角膜及遗体 [3] - 2023年9月去世后 两片眼角膜使两名海南眼盲患者重见光明 [3] - 遗体捐赠给海南医科大学成为"大体老师" 贡献医学教育与科研 [3] 社会影响 - 张志德故事如同一盏明灯 照亮更多人前行道路 [4] - 其善行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文明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4]
全国道德模范国家电网吕明玉:热血点亮生命之光
中国能源网· 2025-06-04 15:07
人物背景 - 吕明玉是国网山东威海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五级职员,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威海)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1] - 曾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央企业"金牌青年志愿者"、"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1] 造血干细胞捐献 - 2011年4月13日完成首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液体外循环1100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循环三遍 [5] - 2011年9月29日完成第二次捐献64毫升淋巴细胞混悬液,成为山东省首位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 [6] - 带动公司4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83人加入中华骨髓库,1000余人次参与献血,献血量累计超过30万毫升 [6] 志愿服务 - 连续五年带领服务队与东发敬老院开展结对活动 [1] - 建立"助老档案"收集2858条独居、空巢、失能老人信息 [13] - 为875位独居老人定期配送药物和生活物资,为283位依赖呼吸机老人安装备用电源 [13] - 累计开展助老服务600余次,惠及4万余人次 [13] 扶贫助困 - 2015年当选威海市文登区首届志愿者联合会会长 [7] - 近8年累计帮扶8名困境儿童,带动同事完成290多个"微心愿" [11] - 2018-2021年担任孙家西山村第一书记,帮助村里办起花饽饽生产车间 [12][15] - 帮助高位截瘫的牛伟开设修理铺,使其家庭收入有保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