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贷合规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变相加息?助贷新玩法,遭大量投诉!
第一财经· 2025-06-15 14:35
助贷新规与行业转型 - 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明确平台服务及增信服务费用标准 将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年化24%以下 新规将于10月1日实施 目前行业正加速从36%向24%的利率转型 [3] - 多家助贷机构推出"24%+权益"新模式 通过捆绑会员或增值包变相突破利率限制 包括小权益(月费30-50元)和大权益(单次扣费199-1999元)两类产品 [4][8] "24%+权益"模式运作机制 - 小权益产品以月卡/季卡形式提供金融及生活服务特权 例如小赢卡贷VIP季度卡售价149元 含提额通道、优先审批及话费立减等权益 [5] - 大权益产品费用与借款额度挂钩 例如天美贷用户借款5700元被强制开通月费213元的Pro服务 平台宣称需符合"客户自愿、质价相符"原则 [8] - 权益设计偏向虚拟服务(如免息券、打车券)而非实物 以降低客诉风险 供应商系统可自动生成权益包并完成发货流程 [8][9] 盈利模式与第三方供应商生态 - 平台通过金融权益产品收益、批量采购第三方权益包(采购价低至售价10%)赚取差价 以及导流返佣实现盈利 [10][11] - 第三方权益供应商(如橡树黑卡)为助贷机构提供撮合服务 头部机构通过批发价差或直接签约客户获取收入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 [12][14] 合规性与市场挑战 - 相关投诉超5000条 主要涉及默认勾选扣费和退费难问题 监管明确禁止以服务名义变相收取高额利息 [16] - 部分平台引入7天无理由退费条款 行业尝试通过AI识别投诉敏感客户或优化权益行权条件降低客诉率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