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勇敢
icon
搜索文档
《杀死一只知更鸟》最封神的10句话,说透人心,看透人性
洞见· 2025-08-13 20:36
洞见文章《杀死一只知更鸟》核心观点总结 人性与处世智慧 - 聪明的人懂得隐藏锋芒而非炫耀 因为离得越近的人嫉妒心越强烈 [6][7] - 真正的勇敢是明知会输仍义无反顾行动 如《老人与海》中连续84天无收获仍出海的渔夫 [10] - 对垃圾人需先展示威慑力 恶人需用"伪装恶人"的方式制衡 [16][17] 人际关系与沟通 - 解决人际阴影需直面问题而非回避 管理学强调暴露问题是解决第一步 [11][13] - 教养的本质是允许他人与自己不同 不干涉他人习惯如吃饭方式 [27] - 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他人 需换位思考避免主观评价 [36] 问题解决与思维模式 - 问题与解决方法必然共存 神经语言程序学指出至少存在三种解决路径 [15] - 良心判断应独立于大众标准 章太炎强调不可从众认定是非 [23][25] - 痛恨反映内心需求而非外界问题 提升实力比抱怨更有效 [32][33] 自我认知与成长 - 好人也有盲点 真实比完美更重要 [30] - 世界是多元的 "只愿有一"是线性思维局限 [34] - 早读此书有助于理解人性 减少人际烦恼并拓宽视角 [36] (注:原文为文学哲理类内容 无公司或行业数据可提取)
罗翔:AI时代,文科通识教育如何可能?
虎嗅· 2025-04-28 19:37
关于知识的知识 - 苏格拉底在《卡尔弥德篇》中探讨明智的本质 认为真正的明智是承认自己的无知而非追求全能性知识 [2][3] - 格里底亚提出"知识的知识"概念 试图将明智等同于驾驭一切知识的权力 苏格拉底反驳其忽视了专门性知识的价值 [8][9] - 对话揭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强调对未知保持敬畏 专门性知识不可被全才性知识取代 [10] AI技术的认知误区 - 当前存在将AI技术视为"万知之知"的倾向 类似格里底亚对全能性知识的迷恋 [11] - AI无法突破知识悖论 仅能扩大已知范围 无法通过直觉或灵感创造全新知识 [10] - 技术中立表象下 AI实际采用相对主义价值观 回避对客观真理的判断 [12][14] 文科通识教育的价值 - 需培养"知己无知"的智慧 防止技术主义导致的理性狂妄 [11][26] - 教育应启发对真理的相信 而非灌输相对主义 引导学生突破AI的信息遮蔽 [15][16] - 通过美德教育驾驭技术工具 勇敢等价值观选择无法被AI替代 [23][26] 人类权威与AI权威 - 人类学习依赖对权威的相信与验证 去权威化将导致认知困境 [18] - AI权威存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风险 可能沦为智者学派的语言游戏 [19] - 位格性的人际体验不可替代 如医疗中的情感投入与陪伴 [18][19] 技术主义的反思 - 信息过载反而加剧选择困难 理性计算无法替代价值观驱动的勇气 [22][23] - 工具不应取代人的主体地位 技术乐观主义需被警惕 [26] - 历史案例显示 对无限知识与权力的追求终将失败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