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脱碳
搜索文档
全球化工行业脱碳陷入两难
中国化工报· 2025-11-19 10:40
行业脱碳目标与投资需求 - 全球化工行业面临两难境地:市场低迷迫使企业压缩资本开支,但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和2050年净零排放又急需巨额投资 [1] - 行业脱碳进程已明显滞后,2019至2023年绝对排放量增长6%,排放强度稳定在13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 - 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前需将排放强度降至9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且在2050年行业规模增长70%前提下需削减85%年排放量 [2] - 普华永道预估至2050年相关脱碳投资需达1.5万亿至3.3万亿美元 [2] 企业投资现状与资本支出压力 - 美国化学理事会190余家成员企业累计投入127亿美元用于可持续工艺,2017年以来排放强度下降14% [2] - 巴斯夫、陶氏化学等龙头企业承诺每年投入超10亿美元用于可持续发展,但经济疲软挤压脱碳投资空间 [3] - 高利率、关税壁垒与地缘风险叠加导致美国化工资本支出增速持续放缓,2024年增长3.9%至390亿美元,2025年预计降低1.6%,2026年仅回升至2.5% [2] - 全球化工行业经历持续下行周期,欧洲裂解装置产能调整与关税政策加剧不确定性,企业纷纷启动成本管控 [2] 技术挑战与项目停滞 - 陶氏化学搁置加拿大艾伯塔省65亿美元"零碳路径"裂解装置项目,该项目原计划2027年投产,可年产320万吨净零排放聚乙烯 [4] - 2025年夏季美国能源部取消37亿美元减排资助,涉及埃克森美孚氢能燃烧器、伊士曼化学分子回收等关键项目 [4] - 巴斯夫坦言电加热裂解炉等核心脱碳技术需2030年后才能规模化应用,其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套电加热裂解炉示范工厂2025年4月才在德国投产 [4] 政策与排放核算障碍 - 政策稳定性缺失与范围3排放管控成为最大制度障碍,美国SEC 2024年气候披露规则未纳入占行业总排放75%的范围3排放 [5] - 2025年9月EPA提议中止大型设施与能源供应商的温室气体报告义务,碳捕集领域警告此举将导致775亿美元投资搁浅 [5] - 范围3排放50.3%来自上游供应链、25.8%来自下游消费端,因价值链复杂、数据失真与核算标准缺失导致管控低效 [5] - 科迪华实践显示即便1000家核心供应商减排20%,仅能带动自身范围3排放下降1% [5] 市场需求与绿色溢价困境 - 巴斯夫坦言绿色产品需求缺失导致转型缺乏商业合理性 [6] - 陶氏CEO表示客户虽认可低碳产品,但对"绿色溢价"接受度有限 [6] - 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成本控制,抑制了可持续产品市场扩容 [6] 行业减排进展与未来路径 - 2020年以来全球市值前12大化工企业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仅下降8.7%,产业链排放降幅更仅2.1% [7] - 行业需政策端构建稳定激励机制、技术端加速成熟应用、市场端培育绿色需求,形成协同发力格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