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饮食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文旅美食别乱打“宫廷牌”,要回归口味本质,拒绝“穿龙袍不像太子”——专访故宫原宫廷部副主任苑洪琪
华夏时报· 2025-09-06 22:43
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建设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第三批6个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包括东城区五道营 西城区北京坊 西城区杨梅竹斜街 朝阳区798 石景山区首钢园 门头沟区檀谷旅游休闲街区 [1] - 新晋街区以独特文化底蕴 丰富业态融合和创新休闲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城市休闲漫游新选择 [1] - 街区共有特点是丰富且具文化底蕴的美食 如五道营胡同汇聚多国美食 精品咖啡馆 复古文创店和中古店 融合老北京市井气息与现代商业青春活力 [1] 北京饮食文化特征与现状 - 北京饮食文化融合宫廷风味 市井小吃和民族特色 但许多菜式已非过去味道 缺乏明确口味标准 [3] - 宫廷饮食未留存具体菜式 主要依靠膳单和文人笔记记载 原材料制作方法和生长过程已变化 传统味道难以复原 [4] - 宫廷与民间饮食本质区别在于服务对象和精致程度 宫廷服务个体皇帝 而旅游餐饮面向大众 [4] - 外地游客反映北京菜口味偏重 但实际存在大量清淡养生菜式 年轻游客更倾向网红咖啡馆或异国餐厅 [10] 文旅餐饮标准化与认证挑战 - 餐饮行业缺乏标准化 同一菜名在不同餐厅存在多种呈现方式 如满汉全席在10家店可能有10种不同版本 [4] - 景区餐厅普遍打着"宫廷"旗号但难以界定真实性 良莠不齐现象突出 [4][7] - 厨师技术参差不齐 出餐标准化难度大 成为行业发展痛点 [7] 传统小吃与特色餐饮发展 - 豆汁 焦圈等传统小吃是北京市井餐饮重要组成部分 但外地游客难以接受 可尝试调整口味但不应强求 [6] - 地方特色饮食不一定美味但具有独特性 游客应保持宽容心态 同时避免为包装成"宫廷美食"的高价产品买单 [6] - 私房菜馆形式大于内容现象普遍 游客缺乏分辨传统味道的能力 [7] 文旅食品衍生品开发 - 景区宫廷糕点礼盒多采用打包出售形式 与现做现吃的宫廷标准不符 在花式 口感 味道和价格四方面竞争力弱 [8] - 文旅食品复购率低 游客多为尝鲜性一次性消费 [8] - 故宫春季限定花食如蛋黄酥 玉兰酥在设计和口感上具有独特性 可作为成功案例参考 [8] 老字号品牌发展困境 - 部分老字号餐厅菜品制作欠细致 传统菜式减少 新菜使用预制菜导致口感不佳 [9] - 面临游客打卡后难复购问题 对本地居民吸引力也下降 [9] - 需要回归餐饮本质 打造色香味俱全菜品 而非依靠老字号名号故步自封 [9] 饮食文旅融合成功模式 - 中国皇家菜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宫廷就餐礼仪体验获得成功 在餐饮业疲软环境下保持天天爆满 [12] - 融合餐饮与换装娱乐形式 打造网红打卡地 吸引大量游客 [12] - 国际友人首餐选择该场所 显示其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 [12] 新媒体传播与IP打造 - 当前京味故事存在表面化问题 如戴瓜皮帽 拎茶壶等刻板印象 缺乏深度文化内涵 [11] - 需要提升文化水平和历史知识 从传统和包容角度讲好北京故事 避免浮夸博眼球行为 [11] - 宫廷菜品应达到选料精细 烹制精细 刀工细致的标准 而非简单与宫廷概念挂钩 [11] 餐饮核心竞争力与改良策略 - 餐饮核心竞争力在于色香味 具有北京特色且符合大众口感的餐饮具备优势 [7] - 口味改良需谨慎 避免因过度改良而丧失本地饮食特色 [10] - 游客来京主要期望品尝传统北京口味 而非改良版菜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