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鸭

搜索文档
一地通报:负责人处一年收入4.5倍罚款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09:14
7月2日,南京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对玄武区某餐饮店执法检查时,发现该餐饮店使用草酸清洗龙虾,加工后 通过外卖平台对外销售。该餐饮店使用草酸清洗龙虾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玄武区市场 监管局作出吊销该餐饮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4.5倍罚款的 行政处罚。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南都N视频记者林诗妍 8月9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公布4起涉及食品安全案例。其中,玄武 区某餐饮店使用草酸清洗龙虾,加工后通过外卖平台对外销售。玄武区市场监管局作出吊销该餐饮店食品 经营许可证,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4.5倍罚款的行政处罚。 据悉,3月7日,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六合区某卤菜店实施监督检查,发现该卤菜店正在腌 制鸭胚、生产烤鸭,经查该卤菜店原有食品小作坊登记证于2023年5月24日过期,过期后未再办理;2025 年2月28日开始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未经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未领取食品小作坊登记证。该卤菜店的 行为违反了《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六合区市场监管局作出没收 违法 ...
19块9一只的烤鸭里,藏着西方学不会的中国魔法
36氪· 2025-08-07 11:57
烤鸭产业链的崛起 - 中国街头和商超出现大量19.9元的低价烤鸭,背后是高效的产业链支撑[1] - 烤鸭卷专门店兴起,主打20元以下的烤鸭卷,被称为"鸭圈蜜雪冰城"[1] - 低价烤鸭选用樱桃谷鸭,2022-2023年占据白羽肉鸭市场60.5%份额[5] 樱桃谷鸭的养殖优势 - 樱桃谷鸭45天可长到6斤以上,比白羽鸡5斤更高效[6] - 饲料转化率高达2:1,比生猪养殖效率高50%[5] - 25天即可出栏3斤的轻量级鸭,周转率是白羽鸡的1.8倍[7][8] - 无需使用激素,抗病力强且激素成本过高[6] 鸭产业链的极致开发 - 中国将鸭子开发到极致,鸭绒价值50元,鸭舌鸭脖30元[13] - 鸭肉仅占整鸭价值的25%,批发价7-8元/只[13] - 各部位分别加工:鸭绒、卤味、出口鸭肝、火锅食材等[12] - 香酥鸭利润率达36%,采用"刀片模式"盈利[13] 产业集群与效率提升 - 山东智能鸭棚1人可管理6万只鸭/天[15] - 河南现代化鸭厂每秒宰杀9只鸭[15] - 山东临沂形成完整产业链,减少中间损耗[16] - 产业集群效应类似硅谷科技产业[17] 加工细分与创新 - 鸭胚加工细分到冷冻鸭坯、成品鸭坯、家庭版等[18] - 盒马推出平民烤鸭套餐,降低消费门槛[18] - 中国羽绒产量占全球80%[12] 中国制造的"变废为宝"能力 - 小龙虾开发成夜宵、调味酱、甲壳素[19] - 玉米芯加工成木糖醇、活性碳等,全球产能占30%[19] - 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湿垃圾生产生物质甲醇[19] - 垃圾发电厂因原料不足开始挖掘填埋垃圾[20]
人民论坛:物尽其用与点石成金
人民日报· 2025-08-05 12:48
养殖业现代化发展 - 山东沂南樱桃谷鸭从孵化到出栏仅需50多天 烤鸭白条鸭坯成本低于10元/只 [1] - 鸭副产品(鸭掌/鸭脖/鸭毛/鸭血/鸭油)全产业链开发形成200亿元规模产业 [1] - 育种孵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熟食生产的全业态产业闭环实现价值提升 [1] 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大米加工中米糠压榨稻米油 将"黄色污染"转化为"金色利润" [1] - 煤炭副产品煤矸石制作莫来石建材 使"煤渣渣"变"香饽饽" [1] - 秸秆从燃料/饲料升级为高质量石墨烯原料 实现深度再利用 [3] 产业创新路径 - 玉米加工聚乳酸成为可降解心脏支架材料 实现跨产业价值跃升 [2] - 认养农业模式通过消费心态把握 实现城乡资源重组与农户增收 [2] - 共享单车/电子商务从新闻热点发展为日常基础设施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绿色创新双轮驱动 通过物尽其用与点石成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 - 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赋能突破"天花板"认知 实现换道超车 [2] - 细节优化与系统变革并举 构建更宽广的产业发展"护城河" [3]
中餐全球化营销的底层逻辑——善用乡愁,重建连接
搜狐财经· 2025-07-28 17:13
中餐全球化现状 - 全聚德纽约试营业吸引在美华人和留学生为主,体现中餐文化输出效应 [2] - 海外中餐厅数量达70万家,年均增长率11.7%,78%消费者愿为家乡味支付3倍溢价 [2] 中餐全球化核心驱动力 - 记忆银行理论:新疆大盘鸡、兰州拉面等菜品触发消费者味觉记忆,英国留学生愿付12-15英镑高价回味 [7] - 食物身份IP化:云海肴汽锅鸡代表云南生活,湘菜"坦荡的辣"和川菜"麻辣哲学"成为文化输出载体 [11] - 场景补偿机制:航空公司辣子鸡配孔干饭、全球唐人街空间设计缓解海外华人乡愁 [14] 中餐出海主要挑战 - 酸菜鱼品牌因欧洲检测标准差异导致30吨酸菜霉变报废 [15] - 马德里三国主题火锅店因红灯笼文化差异被吐槽 [17] - 欧盟将郫县豆瓣酱列为"神秘红色添加剂",新加坡禁售血制品影响食材使用 [19] - 海外中餐厅预制菜渗透率达78%,口味与现制差异明显 [21] 中餐全球化解决方案 - 文化转译:小龙坎迪拜店设"青梅煮酒"包厢结合阿拉伯围炉文化,欧洲门店用辣油作画传递东方美学 [24] - 供应链本土化:湖南辣椒基地通过指纹溯源码展示生长过程,蜜雪冰城东南亚门店本土原料占比60%降低成本35% [24] 中餐全球化高阶形态 - 葡萄牙儿童使用筷子食用沙县蒸饺实现中华礼仪输出,纽约客用Fly By Jing辣酱搭配贝果接受川味 [26] - 迪拜商人通过火锅理解"和而不同",体现饮食文化对哲学理念的传播 [26]
沸腾火锅、香甜奶茶、劲道拉面……中国美食香飘海外 餐饮出海“加速跑”
央视网· 2025-07-26 15:15
中餐在欧洲市场的发展 - 中国美食如火锅、奶茶、拉面等已融入欧洲消费者日常生活 [1][3][5] - 德国柏林和西班牙马德里等地的消费者对中国菜如炒米饭、面条、烤鸭和火锅接受度高 [3][5] - 中餐厅在海外提供更纯正的口味以满足当地需求 [11][14] 数字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 新一代中餐厅经营者采用数字化系统优化运营,如计算菜品销量以指导备菜,保持新鲜度并减少浪费 [13] - 数字化系统提升出餐效率,顾客点菜后厨师可直接查看需准备的菜品 [16] - 企业注重供应链稳定,布局标准化、现代化供应链,以区域性中央厨房为核心,结合本地采购和国际配送降低成本并缩短供应周期 [22] 中国餐饮企业出海现状 - 海外中国餐饮门店数量已达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19] - 中餐企业出海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经营模式从传统转向现代化 [19][22] - 海外中餐厅通过强化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提升竞争力 [6][11][22]
百年老字号,也扛不住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21 20:48
核心观点 - 全聚德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1100万元至14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2.28%至62.51%,业绩持续承压[1][10] - 公司面临口碑两极分化问题,消费者吐槽其品质下滑、价格虚高,差评集中在烤鸭口感差、服务不佳等问题[11][12][13][14][15] - 全聚德尝试通过多元化布局(多品牌、互联网+、年轻化IP)突围,但效果有限,尚未形成新增长点[21][22][23][24][26][27][29] 利润持续下滑 - 2007年上市时营收9.18亿元,净利润1.10亿元;2012年达历史巅峰,营收19.44亿元,净利润1.36亿元[6][7] - 2013年起业绩掉头向下,2020-2022年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营收14.02亿元(同比-2.09%),净利润3413.09万元(同比-43.15%)[8][9] - 2025年Q1营收3.32亿元(同比-7.26%),净利润421.44万元(同比-72.47%),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降52.28%-62.51%[10] - 餐饮业务收入占比77.10%(10.8亿元,同比-2.32%),商品销售占比21.14%(2.96亿元,同比-1.46%)[9] 口碑两极分化 - 大众点评差评超1700条,主要反映烤鸭品质下滑(皮不脆、有腥味)、价格虚高(双人餐468-502元)[12][13] - 消费者抱怨"花高端价钱吃低端菜品",部分出现鸭毛未处理干净等卫生问题[14][15] - 社交平台出现怀旧评论,认为老店装修陈旧且味道不如从前[17][20] 多元化路上的挣扎 - **多品牌战略**:旗下仿膳、丰泽园等品牌未能形成协同效应,对业绩贡献有限[22] - **互联网尝试**:2015年并购鸭哥科技开展外卖业务,2017年因亏损终止;同年收购汤城小厨计划亦失败[23] - **年轻化转型**: - 2021年推出IP"萌宝鸭"及周边产品,2025年推出50款文创品通过小红书推广[24][29] - 2023年推出零食品牌"零研所",2024年邀请奥运冠军代言,但休闲食品赛道竞争激烈[26][27][28] - 公司承认需深化年轻化创新,将品质与需求结合而非仅表面营销[30][31]
日均销售1000余碗炸酱面、夜间订单暴涨 暑期经济带动京城烟火气
北京商报· 2025-07-20 19:57
暑期餐饮消费热潮 - 北京暑期餐饮消费显著增长 景区附近门店销售额提高15%—20% 排队人数同比增长超20% [1][3] - 烤匠麻辣烤鱼北京朝阳合生汇店日取号量1500—2000个 日翻台11—12轮 烤鱼日销量600条 [3] - 巴奴毛肚火锅北京区域门店平均日进店人数超400人 平均翻台近5翻 合生汇门店6月翻台超8翻 周末达10翻 [3] - 四世同堂景点附近门店散台上座率提高30%—40% 销售额增长15%—20% 北京特色美食如烤鸭及老北京小吃销量增长40%以上 [3] 夜间经济拉动增长 - 北京7月夜间餐饮订单环比增长120% 龙虾烧烤等传统夜宵订单增长超80% 小吃/地方菜/炖汤等环比增长超140% [7][9] - 啤酒/冰品冷饮夜宵搭配销量增长超150% 咖啡增长超300% 方便速食等非餐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9] - 海底捞布局近30家夜宵主题店 结合DJ打碟等表演 巴奴北京24小时门店夜间客流量同比提升115.79% [10] - 胡大饭馆总店24小时营业 延长各店营业时间 景点周边餐厅调整服务时长满足凌晨用餐需求 [9] 景区餐饮与游客结构 - 方砖厂69号炸酱面景点周边门店营业额环比涨幅14.6% 日均售出炸酱面1298碗 70%客流为外地游客 [6] - 刘记炙子烤肉排队人数同比增长20%—30% 主要客群为外地游客 新增吊龙等细分产品 [4] - 妫水人家依托长城文化打造非遗手工等体验项目 暑期游客增长20% 亲子客群占比显著上升 [6] 行业创新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推出《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计划打造3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推动"餐饮+公园/景区"融合 [12] - 餐饮企业强化"产品+场景+文化"融合 如海底捞夜宵主题店Live house模式 妫水人家结合长城文化开发四季主题活动 [10][13] - 行业需提前储备暑期工及原料 优化库存管理 为"十一"黄金周预热 [12]
暑期经济催热老字号 城市伴手礼迎新风口
北京商报· 2025-07-20 18:37
暑期北京旅游市场热度 - 暑期北京旅游市场火热,"北京有礼"门店人气高涨,国内外游客喜爱北京市老字号融合展示和销售一体化窗口 [1] - 吴裕泰部分门店的冰淇淋、冷饮窗口前排起长队,店内人头攒动 [1] 老字号品牌创新与跨界联名 - 老字号作为北京品牌的代表,吸引外埠消费者打卡,同日升的黑芝麻酱、知嘛健康的药膳面包、便宜坊的烤鸭、北京稻香村零号店迎来新客流与关注度 [3] - 吴裕泰与双合盛联名推出"茶啤"产品,切入精酿赛道,产品添加茉莉花茶及浓缩液 [3] - 京华茶业推出5种口味冷泡茶包,与北平制冰厂联名推出瓶装茶饮料,主打"0糖0香精0卡路里" [3] - 北京稻香村与六必居合作推出调味蘸汁 [3] - 老字号创新与跨界联名紧密关联,北京市场掀起老字号消费热潮,传统商品成为"北京礼物"热门选择 [3] - 老字号在坚守经典产品的同时,融入年轻化、多元化等创新元素,消费者愿意为联名产品买单 [3] - 百年老店通过多样化方式与"90后""00后"建立联系 [3]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北京市政策鼓励新老品牌跨界合作,激发国潮产品市场潜力,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 [4] - 政策鼓励老字号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老牌新店 [4] - 以城市文化为特色的伴手礼成为老字号连接游客的重要纽带,有望成为拉动暑期经济、推动老字号持续焕发活力的重要力量 [4] - 老字号创新趋势提升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更具特色的购物体验,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5] - 城市级伴手礼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5] - 拓展消费场景、增加产品品类有助于强化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 - 老字号需挖掘和传承传统技艺和文化,确保创新在尊重和继承传统基础上发展,关注现代消费者需求和口味 [5]
星级酒店摆摊,抢小摊贩的生意?
虎嗅· 2025-07-08 20:34
星级酒店摆摊现象 - 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摆摊销售菜品丰富多样,价格亲民,从2元到98元不等,40分钟销售额达3万元 [3] - 江苏常州中吴宾馆通过摆摊以成本价推出特色菜品,高峰时每日超五千人线上抢购 [6][7] - 浙江绍兴咸亨酒店摆摊销售绍兴非遗小吃和熟食,高峰期堂食"一座难求" [9][10] - 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摆摊销售和牛汉堡产品,单价58元,成为网红打卡点,消费者需排队半小时 [12] - 安徽南山豪生大酒店、石家庄云臻世贸大酒店等星级酒店纷纷加入摆摊热潮 [13] 星级酒店摆摊原因 - 2024年全服务高档酒店平均餐饮总收入较2019年下降38.3%,餐饮业务利润持续承压 [15] - 部分酒店因"禁酒令"影响导致接待生意下滑,通过摆摊增加额外收入 [16] - 部分酒店通过摆摊吸引普通群众走进星级酒店,为家庭聚餐、生日宴等潜在消费场景蓄客 [17] 星级酒店摆摊效果 - 摆摊收入难以支撑酒店整体餐饮业务,高端酒店餐饮固定成本占总营业额70%以上 [18] - 高端酒店要摆脱餐饮经营困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9]
这只烤鸭为何只卖二十五元?(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升级 - 街头烤鸭价格低廉的核心原因在于使用高性价比的樱桃谷白羽肉鸭品种,其养殖成本低且鸭身仅占肉鸭总体价值的25%,其余高价值部分(鸭翅、鸭胗、鸭毛)通过分开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 [1] - 行业通过"化整为零"的加工模式(从整只卖到分开卖)提升收益,关键在于完善的畜产品加工体系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量空间 [2] - 中国肉类协会调查显示,目前80%以上的畜禽肉以初级产品形态消费,深加工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3] 肉类消费趋势与市场动态 - 肉类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冷鲜肉、烧烤特定肉材、休闲食品、预制菜等细分赛道,需通过精深加工匹配差异化需求 [3] - 鸭鹅养殖规模曾因猪肉高价周期扩张,但随着猪肉供应恢复,其市场份额收缩导致副产品(如羽毛球原料鸭鹅刀翎)供应紧缺,2023年下半年羽毛球价格因此飙升 [2] 养殖业现代化与技术创新 - 行业通过数字技术(如黑龙江齐齐哈尔"数字牧场"系统)和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体系提升肉牛产业链附加值 [3] - 农业农村部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构建绿色低碳养殖生产体系以降低饲料成本 [3] - 未来需从品种培育、数智化应用到肉类分级标准完善等多环节发力,增强行业抗周期波动能力 [3] 供需结构与周期性特征 - 畜禽养殖因周期长、市场反应滞后及中小养殖场户较多,易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引发跨行业波动(如猪价影响鸭鹅替代效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