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溯源体系

搜索文档
田间→舌尖,科技赋能!“高原口粮”实现“富民产业”金色蜕变 | 格桑花开新时代
央视网· 2025-08-19 16:34
央视网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把脱贫群众增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核心任务,一共建成了224家非遗工坊,通过"非遗工 坊+农户"的形式,有力地带动了群众增收。建设高原特色产业链是西藏推进乡村振兴、促农增收的另一条路径。就拿青稞这种当地 最常见的农作物来说,它正经历着一场从田间到舌尖的科技革命。 清晨8时,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弈小稞"面包烘焙店开门营业。新鲜出炉的青稞面包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选 购。这家开业不到一年的烘焙店,凭借其独特的面包口感在当地迅速走红。而其核心原料——优质青稞,正源自4000多公里外的西 藏江孜。 青稞是青藏高原藏族同胞的主要食物,面筋含量低,口感略显粗糙,传统加工方式单一。如何让每一粒青稞都发挥更大的效益?在 上海援藏团队的牵头下,江孜县持续进行了新的探索。 这是江孜县一家专注于青稞产品研发的科技公司。2024年9月,全国首条青稞谷物专用生产线在这里落地,填补了行业的空白,这让 青稞的得粉率由原来的60%以下提升至了70%以上。 这家公司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江南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展开攻关,成功研发出青稞面粉改性技术,解决了青稞难发酵、质构差、 易老化的问题。青稞面粉 ...
云间有茶 缘起浉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0:57
茶产业概况 - 浉河区拥有2600多年种茶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信阳毛尖久负盛名 [1] - 信阳毛尖195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2] -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地理与生态优势 - 位于北纬32°黄金产茶带核心区域,年均气温15.2℃,空气湿度75% [2] - 森林覆盖率高达70.1%,酸性红壤有机质含量达3.8% [1][2] - "五云两潭一寨"八大名茶山头昼夜温差超10℃,茶树生长周期延长20% [2] 产品品质 -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绿茶高出26%以上 [2] - 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使加工效率提升4倍,品质稳定性达领先水平 [5][6] 产业规模 - 现有茶园63.5万亩,茶叶总产量5.7万吨,涉茶综合产值117亿元 [6] - 建成"信阳10号"优质茶苗基地5000亩,机械化采摘面积25万亩 [6] - 良种覆盖率达98% [6] 科技创新 - 首创区块链溯源体系覆盖2.6万亩核心茶园、147家茶企,溢价率提升20% [5] - 建立12个"产学研"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省级科研平台 [6] 茶旅融合 - 新建37家茶庄园,打造36个网红打卡地,推出9类文创产品 [3] - 2024年吸引游客1633万人次,旅游收入69亿元 [3] - 带动3.2万茶农年均增收1.8万元 [3] 国际市场 - 借力"一带一路"进入中亚、东欧10国,2024年出口量1800多吨 [6] - 2024年3月首批信阳毛尖通过中欧班列直抵汉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