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创共同体

搜索文档
引高校之智汇聚产业发展势能
新华日报· 2025-06-05 05:00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徐州高新区微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徐州医科大学孙玛骥团队在一个月内完成三次面谈,成果转化进度超预期[1] - 孙玛骥团队研发的"脊柱介入诊疗机器人导航系统"获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吸引生物医药企业主动对接转化[1] - 铜山区通过"8166+N"产业体系细分领域精准对接专家人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1] - 科技镇长团成员带来"智慧养老监护系统"和"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等成果,契合当地工程机械与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1] 校地合作与人才机制 - 铜山区打破体制界限,通过高校人才挂职、科技镇长团等制度设计促进政府-高校-企业人才流动[1] - 协"铜"创新联盟已获批63个省市科技项目,获财政奖励7500万元,新建19个研发机构,引进82名科技副总和7名镇长团成员[2] - 采用AI大模型DeepSeek进行人才筛选,提高签约成功率,益伯益公司验证技术可加速引才流程[2] 产业生态与人才服务 - 铜山区通过"产业聚才、高校引才、乡情系才"策略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计划深化产研联动推动成果转化[3] - 举办高层次人才亲子研学活动,吸引省"333工程"人才参与,结合乡村旅游强化人才归属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