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谈判定价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到底是怎么估值的?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行业,重点关注肿瘤、血液瘤、心血管疾病等领域[1][2][15][16][17][18][19] - 公司:福美替尼(艾力斯核心产品)、三生、康方等创新药企业[1][5][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创新药估值方法 - 估值步骤:计算产品放量曲线,结合利润率与折现系数折现[3] - 关键因素: - 适应症拆分(如二线肺癌、一线肺癌等)[3] - 市场判定(诊断率、患病人数、治疗比例)[3] - 客观数据(如肺癌诊断率35%→63%预期)与主观判断(医生意见影响渗透率)[3] - 市场竞争格局(如伏美替尼vs阿美替尼)与价格波动(医保谈判影响)[6] - 治疗年限(EGFR突变患者平均使用1.5-3年)[6]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格局 - 福美替尼表现:DOT从1.1年提升至1.3年,市占率受竞争波动(奥希替尼影响后回升)[5] - 中国市场特点: - 集中度高,前两名市占率60%-70%(如PD-1领域前两名占55%-60%)[11] - 先发优势显著,首批进医保品种易占高市占率[12] - 大单品销售特征:医保首年超10亿元,次年超20亿元[13] 风险调整与峰值计算 - 已上市适应症风险调整值为1,临床三期适应症折价80%[1][6] - 峰值计算因素:诊断率、治疗率、市占率、DOT、单价(如从40万元/年降至6万元)[7] 中国创新药市场特点 - 商业化爬坡期长于美国(7-8年维持15%增速),肿瘤渗透率70%-80% vs 自免类25%-30%[8] - 医保定价规律:首年上限15万元(社会价值阈值30万元),成熟产品降价至3万元(如PD-1)[10] 临床阶段公司评估 - 研发成功率:一期到获批平均14%(中国头部企业17%),三期到批准68%[15] - 病种差异:血液瘤成功率最高(一期24%,三期72%),肿瘤领域整体较低(一期5%)[16][17] 财务与现金流评估 - 小分子毛利率95%,国内销售费用率30%-40%,管理费用率5%[14] - 净现金价值按50%净现金率×WACC(10%)折现,终值按每年20%下降计算[14]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情绪与技术周期 - 市场情绪影响估值:情绪好时临床一期/前期产品获关注,融资环境改善推动正向循环[23][24][25] - 底层技术周期关键(如ADC+PD-1、减重代谢二代产品)[22] BD项目估值案例 - 三生BD项目:总包60亿美金对应120亿美金市值(三生占70%)[27] - 康方因临床进展及收购预期市值更高(七八百亿人民币)[27] - 临床前期BD需谨慎评估总包内容(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虚高)[28] 行业差异与挑战 - 血液瘤成功率高因直接注射起效快,新技术(ADC、双抗)推动疗效[18] - 心血管疾病研发难:现有方案成熟(如高血压药),临床试验要求高[19] 数据引用汇总 - 价格变化:40万元/年→6万元[7] - 渗透率:肿瘤70%-80% vs 自免25%-30%[8] - 市占率:前两名60%-70%[11] - 研发成功率:血液瘤一期24%[16],整体一期14%[15] - 财务数据:毛利率95%,销售费用率3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