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改革

搜索文档
学位多、学制乱,中国需要怎样的医学教育?
虎嗅APP· 2025-05-06 22:08
以下文章来源于知识分子 ,作者邸利会 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由非营利公益组织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主办,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文化为使命,致力于关注科 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 路径 序号 | | 学制学位(依据大 学入学时的录取学 | 院校培养 | 住院医师培训 | 专科医师培训 | 全程年限,最 | | --- | --- | --- | --- | --- | --- | --- | | | | 制)/组合模式 | | | | 终学位 | | 直接式 | 1 | 5年制学士学位 | 5年临床医学本科,获得医 | 3年 | 2~5年 | 10~13年,学 | | 路径 | | 庭点 | 喷学士学位 | | | 士学位 | | | న్ | "5+3"一体化本硕 | 5年临床医学本科+3年硕士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 | | 2~5年专科医师培训 | 10~13年,硕 | | | | 连读学士学位起点 | 培训,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 | | 士学位 | | | 3 | 8年制博士学位 | 完成医学 ...
饶毅:请勿错怪王辰教授
第一财经· 2025-05-01 11:27
5月1日,北大教授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请勿错怪王辰教授》,全文如下: 1)最近,舆论对具体几位医生和新毕业生的批评,有道理。应该理性批评,有理有据,不宜肆意扩 大。 2)但是,突然把我拉入这一无关事件,甚至以我为正面,以协和医学院原校长王辰为负面,不对。 我在协和事件中不是英雄、不过是旁观者,而王辰教授在一个滑坡而自大的单位勇于改革才是英雄, 真英雄。 所谓老协和,至少在医学院部分,早已荡然无存。医学院和医院的领导早就没有协和毕业生。 他们抵抗王辰教授的那种态度并无基础,自己就不是老协和。 而且,协和医学院的领导必需是年龄合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便同时当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当 时没有几个候选人,其中协和内部没有一个人符合条件,而请在医学上有成就、年富力强并曾有领导 经验(朝阳医院/北京医院/卫生部科技司)的王辰教授。 3)确实,我批评过协和医学院,但我从来没有说过协和医学院"乌烟瘴气"。我肯定协和医学院曾经 非常优秀,但也不讳言其后来下滑。 4)我批评过协和医学院的近亲繁殖,既写过文章,也在与王辰教授同台的会议上说过。 协和医院我不熟悉无权评论,医学院近亲繁殖问题是以前三四十年间形成的,而非的最近几年。 ...
“4+4”医学博士,你敢找他看病么?
虎嗅· 2025-04-30 17:50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实施"4+4"医学生培养模式,即学生先完成4年非医学专业本科,再接受4年医学教育,最终通过规培再成为执业医生。 可根据我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基本都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方有资格参加 执业医师考试,并最终站上手术台。 近期,中日友好医院肖飞医生的绯闻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这本是一起婚内出轨的私人道德事件,却因涉事的董小姐的"4+4"医学博士背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生,通过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仅用四年便成为了医生博士,当上了临床医生。 这不禁令人担忧,这种"4+4"培养模式出来的医生,你敢找他(她)看病么? 什么是"4+4"医学培养模式? "4+4"模式最初于2002年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虽然期间曾将招生范围拓展至文科生,但主要招生对象仍以理工科背景学生为主。 时至今日,实施该模式的院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巴德年班"等。 | 课程 | 学分要求 | 备注 | | --- | --- | --- | | 英语 | | 涌过CET英语6级 ...
非医学本科生4年可拿医学博士?争议背后的协和医学院4+4项目
新京报· 2025-04-30 14:33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医师被举报"事件在网络广泛传播,网传当事人之一董某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4+4"项目培养 的规培生,其"经济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博士"的学历背景引发争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协和医学院之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已进行类似探索。 在4年时间里拿到医学博士学位是否真的可行?与国内传统的医学博士培养模式相比,"4+4"项目毕业生的岗位胜 任力是否有显著差异?非医学本科学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的组合模式存在哪些现实问题? 在网络平台可以看到,大众对于该学制毕业生存在"医疗质量"的担忧。在采访中,多位专业人士指出,这一问题 的关键在于规培制度的衔接与完善。 4月29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北京协和医学院相关部门,对方称,未经上级管理部门允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 3月底,北京协和医学院发布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2026级本科毕业生春季批次招生简章》,2026 级招生计划名额45名,4月21日已发布招生复试公告并公布复试名单。该试点班即为"4+4"项目。这项自2018年推 出的医学教育改革已持续多年,项目学制4年,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多学科背景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临床 医学专业博士 ...
“4+4”医学博士,也需确保招生公平和培养质量
新京报· 2025-04-30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医生出轨事件引发公众对“4+4”医学培养模式公平性和培养质量的担忧,该模式虽有创新意义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医学教育改革需在开放探索与审慎评估间找平衡 [1][2][3] 分组1:“4+4”培养模式背景及引发争议原因 - “4+4”培养模式指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4年医学专业教育,让非医学本科学生毕业后有机会做医生,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届“4+4”试点班学生2023年毕业进入医院工作 [1] - 医生出轨事件涉事人之一毕业于协和“4+4”,引发公众对“速成医生”路径公平性和培养质量的担忧 [1] 分组2:“4+4”培养模式的优势 - 医学需构建多元教育体系,“4+4”模式试图将不同专业背景人才引入医学领域,与国际部分顶尖医学院“宽口径”培养理念契合 [2] 分组3:“4+4”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招生专业和范围广且有一定自主性,选拔标准是否透明、有无“开后门”特权通道等影响招生公平性的质疑需公开透明规则化解 [2] - 学生专业来源多样且学医时间仅4年,培养出的医学博士是否名副其实值得关注 [2] - 传统医学生用8年甚至更长时间完成系统训练,“4+4”学生仅用4年跨越非医学本科到医学博士,难免让人怀疑其专业能力 [2] - 该模式对传统5+3+3模式培养出的医学博士有心理冲击,可能影响他们接受传统模式教育的积极性 [3] 分组4:对“4+4”培养模式的建议 - 对“4+4”医学博士培养模式要包容看待,谨慎推进、及时调整,探索跨学科招生边界等问题的答案 [3] - 推动模式创新时要守住医疗安全底线,在培养效果评估和人才使用方面尊重科学与事实,避免患者承担教育实验潜在风险 [3]
协和“4+4”医学速成班,理想的临床复合人才出现了吗?
虎嗅· 2025-04-28 17:21
这意味着,如果本科不学临床医学,基本与医生职业无缘了。而"4+4"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 涯规划;这种机遇,在中国传统的医学教育中,几乎不存在。 拥有4年本科非医学专业背景,再选择进入医学院学习"临床",对于选择"4+4"项目的大部分申请者而 言,是遵从内心的一次职业发展的重大转向。 除了协和,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称"上交医学院"或"交医")的"临床医学专业'4+4'",以及浙江 大学医学院的"巴德年医学实验班",这些已经探索了"4+4"模式多年的医学院校,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好 奇、争议和质疑。 6月30日(2023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协和")的2023年毕业典礼上,出现了17位特殊的临床 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生,他们来自协和首届"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简称"4+4"试点班。 "4+4"是一个新机会,但是不是一个好机会? 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4年医学教育——协和于2018年开启了这项医学教育改革,招揽海内外本科非医学 专业毕业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目前已招收150余人。 所谓"特殊",是因为在我国想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常规路径是高考填报医学院,攻读临床五年制(本 科)、临床"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