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小型化

搜索文档
【建筑建材】国内低轨星座建设加速,钙钛矿或成为降本突破口——低轨卫星行业研究系列之一(孙伟风)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9 22:06
全球低轨卫星布局 - 全球多个国家龙头企业已公布大规模星座计划 未来几年将迎来数万颗卫星发射高峰 [3] - SpaceX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4年产能达每周5000个用户终端 每月120颗卫星 平均9天发射一次 [3] 国内星座建设进展 - 商业航天被定位为新兴产业 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4] - "国网"星座计划12992颗卫星 已发射46颗 2030年前完成约10%发射 之后五年内完成剩余约1万颗组网 [4] - "千帆"星座计划超1.5万颗卫星 已发射90颗 规划2025年底完成648颗 2027年底1296颗 2030年完成全部组网 [4] 卫星小型化与成本差距 - 模块化、标准化微小型卫星成为产业趋势 契合"密集发射、快速补网"需求 [5] - Starlink卫星制造成本50万美元/颗(约350万人民币) 国内同类产品成本3000万人民币/颗 差距达8.5倍 [5] - SpaceX"猎鹰9号"发射成本约2700美元/kg 国内民营火箭报价8-11万元/kg 成本显著高于国际水平 [5] 钙钛矿电池技术突破 - 卫星电源系统成本占平台成本22% 太阳能电池布设面积扩大导致成本占比提升 [6] - 当前主流砷化镓电池单位功率成本上千元人民币/W 商业化渗透率低 [6]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比功率达23W/g 较砷化镓(0.4W/g)提升显著 同等功率下重量仅需43.5公斤 降幅超98% [6]
中国首颗地质行业小卫星“浙地一号”成功发射
环球网资讯· 2025-05-17 17:19
卫星发射与意义 - 中国首颗地质行业高光谱遥感小卫星"浙地一号"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1] - 卫星由浙江省地质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天仪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 [3] - 标志着中国在地质环境高光谱遥感卫星"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实现重大突破 [3] 技术特点与性能 - 具备穿透地表识别岩石、矿物、植被等细微光谱特征的能力 [3] - 体积小巧如冰箱 可实现快速组网 [3] - 2 5天超快重访周期 理论上20天完成一次浙江全域扫描 一年可给浙江区域地表做近百次"体检" [3] - 针对载荷设计、光学配置以及结构集成等关键环节进行多项技术创新与优化 [3] 应用领域与价值 - 极大提升中国在资源勘查、矿产监测和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的自主遥感能力 [3] -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提供有力支撑 [3] - 大幅提升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应急响应速度与数据时效性 [3] - 对发掘浙江重要成矿区带找矿潜力、城市地质智能感知、省域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4] 行业背景 - 浙江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成矿条件优越 在萤石、叶蜡石等非金属矿产上潜力突出 [4] - 浙江省地质院积极推动浙江地质工作数智化转型 探索"天空地深一体化"智能探测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