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

搜索文档
国投证券军工及新材料团队:涅槃:两个中周期间的机遇与风险
国投证券· 2025-07-02 14: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下处于两个五年之交,“十四五”中周期接近第四年与第五年之交,后续行业 EPS 结构性边际向上,PE 端受“十五五”规划提振 [2][8] - 2024 - 2030 军工行业可能呈“N”型走势,第一个顶部预计在 2025Q3 - Q4,底部在 26 年底至 27 年上半年 [2][26] - “十五五”行业需求为【补缺】与【创收】,【补缺】分【“十四五”已完成装备】和【“十四五”待完成装备】,【创收】含【军贸】及【民用】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军工行业中周期、长周期与当下周期周期位置 - 中周期:五年规划中各年主线逻辑有差异,当下接近“十四五”第四年与第五年之交,后续 EPS 边际向上,PE 受“十五五”规划提振 [5][8] - 长周期:行业以计划型经济为主,“十四五”需求端扩张细分方向后续机会难寻,【补缺】与【创收】是下个五年核心方向 [6][9] 第二部分:行业后续供需情况展望 - 需求端:“十五五”需求为【补缺】与【创收】,【补缺】商业模式与“十四五”差别不大,【创收】商业模式差异显著且与周边地缘冲突结果正相关;25 - 26 年【补缺】需求扩张呈脉冲型,27 年附近【民用】迎平衡点,“十四五”主要放量装备退坡,“十五五”【军贸】成重大变量 [15][26] - 供给端:23 年底 - 26 年底为行业供给扩张期 [27] 第三部分:投资策略 - 【“十四五”已完成装备】:关注已批产装备后市场及维修零部件增量机会,小市值标的如图南股份、润贝航科等;中大市值标的遇事件扰动下跌后布局央国企及民企竞对资产 [29] - 【“十四五”待完成装备】:关注与“十五五规划”连贯方向,如无人装备、低轨卫星及数据链、远程火箭弹及火工药剂、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等相关标的 [29] - 【民用】:关注产能出清后的商发及大飞机产业链相关标的 [29] - 【军贸】:明确各标的环节及上市资产,据具体事件分析 [29]
创远信科(83196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9 22:1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6月18日,地点在上海浦东新区 [3] - 参会单位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邀请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王小磊女士 [3] 业务参会情况 - 公司参加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携带5G空地一体化测试系统等多款5G - Advanced(5G - A)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聚焦5G演进与未来通信测试需求 [4] 业务领域布局 - 公司专注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发展无线通信测试、车联网测试、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通信测试三个业务方向 [5] - 公司拥有特殊领域相关承制及保密资质,受益于国防领域发展 [6] - 公司全面开展5G/6G和毫米波通信测试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承研的“面向新型网络的6G基础芯片原型测试与验证”项目已验收,“面向6G的大带宽高频信道模拟器研发”等项目稳步实施,今年加入IMT - 2030(6G)推进组 [7] 指数入选影响 - 公司入选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样本股和北证50指数样本股,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双指数”股票,未来将深耕业务方向,提高竞争力回报投资者 [8]
【建筑建材】国内低轨星座建设加速,钙钛矿或成为降本突破口——低轨卫星行业研究系列之一(孙伟风)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9 22:06
全球低轨卫星布局 - 全球多个国家龙头企业已公布大规模星座计划 未来几年将迎来数万颗卫星发射高峰 [3] - SpaceX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4年产能达每周5000个用户终端 每月120颗卫星 平均9天发射一次 [3] 国内星座建设进展 - 商业航天被定位为新兴产业 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4] - "国网"星座计划12992颗卫星 已发射46颗 2030年前完成约10%发射 之后五年内完成剩余约1万颗组网 [4] - "千帆"星座计划超1.5万颗卫星 已发射90颗 规划2025年底完成648颗 2027年底1296颗 2030年完成全部组网 [4] 卫星小型化与成本差距 - 模块化、标准化微小型卫星成为产业趋势 契合"密集发射、快速补网"需求 [5] - Starlink卫星制造成本50万美元/颗(约350万人民币) 国内同类产品成本3000万人民币/颗 差距达8.5倍 [5] - SpaceX"猎鹰9号"发射成本约2700美元/kg 国内民营火箭报价8-11万元/kg 成本显著高于国际水平 [5] 钙钛矿电池技术突破 - 卫星电源系统成本占平台成本22% 太阳能电池布设面积扩大导致成本占比提升 [6] - 当前主流砷化镓电池单位功率成本上千元人民币/W 商业化渗透率低 [6]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比功率达23W/g 较砷化镓(0.4W/g)提升显著 同等功率下重量仅需43.5公斤 降幅超98% [6]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举行 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如何迎来“助推器”?
搜狐财经· 2025-06-18 22:25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6月18日,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在成都开幕。当天下午,作为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航空航天产业招投联动对接会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投资促进局、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以"搭建精准对接平台、赋能产业链式发展" 为核心,旨在汇聚项目方、投资方及产 业承载区资源,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 创新招商模式 链主基金引领+政企招投联动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18日上午的全球招商大会上,成都还创新"链主基金招商"新模式,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组建链主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招商全链,现场促进卫星 整星产业链主企业与全国供应链企业集中签约,包括"星算"计划全球总部、天津讯联科技研发制造项目等多个航空航天产业链项目相继达成。其中,由国 星宇航拟投资建设的"星算"计划全球总部项目,将在成都落地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运营中心,持续带动成都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上下游产业生态集 聚。 链主效应在下午的对接会现场充分显现。超过20家国星宇航的供应链配套企业及多家国有平台公司踊跃参会,生动诠释了成都"招投联动、链式招 ...
江苏南京:机制协同“软联通”,激活要素“大循环”
南京日报· 2025-06-11 08:2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率达60%-70%,产量占全国40%,高效政务服务、创新生态和完整产业生态是核心优势 [1] - 南京市印发《2025年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体制机制"软联通"以促进要素流动 [1] 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 - 南京2家创新联合体入选长三角试点:奥赛康药业牵头的抗微生物感染药物研究联合体(生物医药)、美辰微电子牵头的低轨卫星通信集成技术联合体(集成电路) [2] - 计划申报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对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 - 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推动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基地,布局原子极限微制造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 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落实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建立平台协作机制 [3] 资源要素流通与都市圈发展 - 南京密集举办智能机器人大会、低空产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聚 [4] - 推动南京都市圈规划编制,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及"十五五"发展规划 [4] - 创新顶山—汊河等省际毗邻区合作机制,加快跨区域重大项目储备 [4] - 宁淮结对合作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强化产业、科技等领域深度协作 [5] 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合作 - 南京与进博局签署战略协议,重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及高层级经贸活动 [6] - 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培育数字贸易主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6] - 联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支持企业赴上海、深圳等交易所上市融资 [6] - 推动智能电网、软件信息等产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基建及高端环节延伸 [6] 区域发展前景 - 科技创新联合体与产业链协同机制将持续提升长三角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7]
9点1氪:王自如宣布进军AI赛道,直言“来钱快”;上百名员工食物中毒,字节跳动起诉云海肴;北大“韦神”韦东奕开设社交账号
36氪· 2025-06-06 23:36
6月6日,王自如B站账号复更宣布回归,并改名为"王自如AI",以AI测评UP主身份二次创业。 6月4日,餐饮连锁店云海肴因2024年字节跳动集体食物中毒案被告上法庭,具体为被控一项抵触食品销售法令,以及一项抵触 环境公共卫生(食品卫生)条例的控状。 去年7月30日,字节跳动新加坡办公处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多名员工在食堂吃了中式自助午餐后感到身体异样,至少130人 出现肠胃不适症状,有员工在办公场所呕吐,"甚至吐到瘫倒在地起不来。"新加坡民防部队出动集体消毒车,并用17辆救护车 将病患送院。 随后,7月31日晚间,新加坡食品局和卫生部发文告表示,多人在字节跳动新加坡办公处位于莱佛士码头一号(One Raffles Quay)26楼的食堂吃了云海肴和莆田供应的食物后出现肠胃炎症状。(红星新闻 ) 北大"韦神"韦东奕,开设社交账号 整理 |丁丁炒面 王自如离开格力后首发声:感谢董明珠、雷军,并宣布将进军AI赛道 6月6日,王自如B站账号复更宣布回归,并改名为"王自如AI",以AI测评UP主身份二次创业。他表示:"要做AI的内容创业, 高度聚焦AI应用,用AI技术帮助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对于为何选择这一赛道, ...
6月6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6 22:00
经济发展与消费 - 各地积极推动首发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 [9] - 中国仓储指数连续七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5月份为50.5%,消费品仓储业务需求表现较好 [17]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2024年达20022.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 [24] 外贸与就业 - 各地多措并举稳外贸促发展,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10][11] - 企业稳岗扩岗,增加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 [13] -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加力拓展市场化就业岗位 [21] 科技与航天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二号探测器圆形太阳翼展开图片,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8天,与地球距离超300万千米 [18]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9] - 日本民企月球着陆器"坚韧"号着陆尝试再次失败,通信中断导致硬着陆 [35] 医疗与健康 - "十四五"期间我国眼健康服务取得长足进步,94.9%的县域能够提供眼科医疗服务,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5.4% [22] - 国家全面推进分娩镇痛服务,要求到2025年底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23] 文化与电影 - 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发布,各地文博单位将组织开展7000余项线下线上活动 [20] - 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2025暑期,题材涵盖历史、悬疑、动作、喜剧、动画等多个类型 [27] - 自然资源部与总台达成战略合作,大型系列节目《自然中国》启播,聚焦海洋强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等成果 [28] 国际动态 -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称美关税政策冲击传统贸易,导致造船及港口设施成本上升 [33] - 欧洲央行再次下调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降至2.00% [34] - 德国防长称需扩编军队以满足北约扩军计划,德国军队人数约18.1万人,未来目标提升至约46万 [35]
6月6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32条
快讯· 2025-06-06 20:53
经济发展与消费 - 加快发展首发经济 激发消费新活力 [6]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20] - 中国仓储指数连续七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13] 外贸与就业 - 各地多措并举稳外贸促发展 [7] - 企业稳岗扩岗 增加就业渠道 [9] -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17] 科技与航天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二号探测器圆形太阳翼展开图片 [14]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15] - 日本民企月球着陆器着陆尝试再次失败 [31] 文化与娱乐 - 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发布 [16] - 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2025暑期 [23]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将在昆明举办 [11] 基础设施与交通 - 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铺轨完成 [21]
【智研咨询报告】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5-31 03:35
商业航天行业定义及主要业务 - 商业航天指以市场化方式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火箭发射、卫星应用、太空旅游等领域,核心目标是通过企业主导、市场竞争和盈利驱动提供航天产品、技术或服务 [2][3] - 与传统政府主导的航天项目不同,商业航天强调私营企业参与、成本效益和可持续商业生态,更重视市场竞争及商业化市场行为 [4] - 根据航天活动目的、应用领域和经营方式,航天产业可分为民用航天、军用航天和商业航天 [3] 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进行了68次火箭发射,入轨66次,成功率为97%,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7133.2亿元 [2][8] - 2024年商业航天细分市场规模:导航与位置服务5815亿元,卫星遥感产业170.3亿元,卫星通信888.5亿元,商业航天设备59.7亿元,发射规模199.7亿元 [8] - 2025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再上新台阶,新型运载火箭如长征八号甲、直径4米级可回收复用火箭、朱雀三号等正等待首飞 [6] - 商业遥感卫星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丰富日常应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航天大国战略竞争与博弈的主阵地 [2][8] 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 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6582.2亿元,2024年增长至7133.2亿元,预计2025年达7810.4亿元 [8] -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商业航天活动日益活跃,商业发射次数高速增长,产业链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2][6] - 商业航天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全链条发展,有望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时期迎来成熟期 [2] 商业航天行业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中天火箭(003009)、中国卫星(SH600118)、航天宏图(688066)、中国卫通(601698)、航宇微(300053)等 [3] - 相关企业涵盖中国航天、智星空间、微纳星空、中科宇航、深蓝航天、蓝箭航天等 [3]
创远信科:深度参与低空智能化网络建设 积极布局6G测试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21:27
机构调研与战略展示 - 5月以来创远信科频繁接受西部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1] - 5月15日举办年报业绩说明会,重点展示低空经济、6G测试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布局[1] 低空经济领域进展 - 中标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低空空域智能通信系统关键设备项目,金额115万元[2] - 中标产品为mmWave5G空地一体化测试系统,属于2024年新发布产品[2] - 推出Rainbow系列低空航道信号监测分析系统,助力低空经济商用与安全发展[3] - 为低空通信提供高精度监测及空地一体化测试解决方案,推动监管体系建设[2] 卫星互联网测试布局 - 推出低轨卫星载荷认证测试系统及Eagle Sat卫星终端网络拨测解决方案[3] - 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是公司"1+3"发展战略的核心方向之一[3] - 该领域客户拓展与销售同比显著提升[3] 5G/6G技术研发与产品收入 - 5G/6G通信测试业务已通过矢量网络分析、无线网络测试等产品实现收入[4] - 承研的"面向新型网络的6G基础芯片原型测试与验证"项目已通过验收[4] - 正在推进"面向6G的大带宽高频信道模拟器研发"项目,聚焦太赫兹、超大宽带等关键技术,预计2026年11月结题[4] - "6G+AI融合技术在特殊场景的监测应用"项目同步实施中[4] 华为合作与研发投入 - 通过控股股东创远电子向华为销售测试仪器设备[5]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4.91亿元,占营业收入近60%[5] - 已发布多款高端及全国产化通信测试仪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