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误区
搜索文档
漫解税收丨公司收款打到老板账上,有什么风险?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0-07 10:58
公司账户收款与税务合规 - 通过私人账户收款且未申报 公司可能涉嫌隐匿收入和虚假申报 [3]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此类行为构成偷税 税务机关将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 [3] 印花税常见合规误区 - 印花税仅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 并非所有合同都需缴纳 [7] - 企业之间书立的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订单、要货单等单据 即使未另签买卖合同 也需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8] - 应税合同签订后取消交易 已缴纳的印花税不予退还及抵缴税款 [9] - 合同签订时无法确定金额 应在首个纳税申报期申报书立情况 待实际结算后下一申报期按结算金额申报缴纳 [10] - 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金额 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11] - 应税凭证所列金额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时 若变更凭证金额则以变更后金额为计税依据 金额增加需补税 金额减少可申请退还或抵缴 [12]
你问我答 | 自然人如何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申报个人股权转让所得?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0-05 09:27
好的,这是对提供的公众号文章内容的总结。 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申报流程 - 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申报通过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版办理,路径为“我要办税”-“分类所得申报”-“个人股权转让所得”[1] - 申报需先进行“股权转让资料报送”,填写被投资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税款所属期和股权转让情形等信息[4][5] - 申报过程需依次填写并保存被投资企业信息、股权转让方信息、股权受让方信息,并上传股权转让合同[7][9][11] - 在“录入收入与扣除信息”界面核实信息后,系统计算应纳税额,提交资料后需受让方进行核对确认[12] - 受让方可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版、个人所得税App或扣缴端等不同渠道核对股权转让信息并确认[13][14][17][19] - 转让方资料经确认和税务机关受理通过后,转让方可发起申报并进入缴税环节[20] 印花税常见误区澄清 - 印花税仅对税法中明确列举的合同类型征税,如借款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并非所有合同都需缴纳[26][27] - 即使未签订正式购销合同,但存在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订单、要货单等单据,也需按规定缴纳印花税[28] - 应税合同签订后若交易取消,已缴纳的印花税不予退还或抵缴税款[29] - 合同签订时无法确定金额,应在首个纳税申报期申报书立情况,待实际结算后按结算金额申报纳税[30] - 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金额,若价款和税款分别列明,则仅就价款数额计税[31][32] - 合同金额变更后,若变更凭证所列金额,应以变更后金额为计税依据,多退少补[33]
求职必看!警惕这八个陷阱→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5 09:04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央国企内推""直签保录取"…… 找工作,请务必提高风险识别意识 警惕这些陷阱! 擦亮慧眼,识破"黑职介" 根据《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网络招聘服务, 应依法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 政许可 。 求职有陷阱,远离"黑职介"。通过中介机构求职应 首先核验其合法证照 ,对其发布 招聘岗位可通过官网官微等多种渠道查询核实 。 如就业权益受到侵害,请及时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反映。 如遇求职诈骗或个人财物、人身安全受到侵害,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01 提醒各类中介机构 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依法向住所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申请行政许可 。 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应当 明示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和监督电话 等事项。 接受委托开展求职招聘,应依法 审核用人单位岗位真实性、合法性, 发布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 理性判断,辨明虚假招聘信息 按照《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 应确保信息真实、合 法、有效,并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机制 ...
避坑指南!印花税的6大误区你了解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9 23:48
印花税常见误区解析 误区一 所有合同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 仅《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明的合同为应税合同 包括借款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 买卖合同 承揽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 运输合同 技术合同 租赁合同 保管合同 仓储合同 财产保险合同 [3] 误区二 合同必须贴印花税票才算缴纳 - 缴纳方式包括粘贴印花税票或通过电子税务局开具完税凭证 [5] 误区三 合同未列明金额无需缴纳印花税 - 未列明金额的合同按实际结算金额计税 无法确定结算金额的按合同书立时的市场价格或政府定价确定 [6][7] 误区四 未履行合同可申请退税 - 已缴纳印花税的未履行合同(含无效 撤销或解除情形)不予退税或抵缴税款 [9] 误区五 营业账簿每年均需缴纳印花税 - 营业账簿仅对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合计金额计税 后续年度仅就增加部分补缴 [10][11] 误区六 当期无业务可不申报印花税 - 印花税需按期申报 按季/年计征的应于季度/年度终了15日内申报 按次计征的应于纳税义务发生15日内申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