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花税计税依据
icon
搜索文档
旅客运输服务能否抵扣进项 既要看身份还要看用途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23 18:04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间题十七 购销双方未签订买卖合同 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温馨提醒:蓝色柳林财税室为非官方平台,是由编者以学习笔记形式建立的平台,所有笔记写作记录的文章及转发的法律法规仅供读者学习 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费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成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供稿:青岛税务 审核:青岛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 编发:青岛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 来源 青岛税务 企业之间书立的确定买卖关系、明确买 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订单、要货单等单据,且 未另外书立买卖合同的,应当按规定缴纳印 花税。 同一应税合同、应税产权 转移书据中涉及两方以上 纳税人,且未列明纳税人 终自击零会领航 如何确 Ellicant E 常见热点问题解答 间题十八 CI III IA ALL UN 定计服依据? 以纳税人平均分摊的应税凭证所列金额( 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确定计税依据。 间题十九 应税合同、应税产权转移书 据所列的金额与实际结算金 额不一致时, 计税依据怎么 篇? 不变更应税凭证所列金额的,以所列金 额为计税依据;变更应税凭证所列金额的,以 ...
【政策解读】企业购进设备器具,这五类情形不得一次性税前扣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22 23:21
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限制条件 - 政策仅适用于通过货币购进或自建方式取得的符合条件的资产 房屋 建筑物 无形资产不适用该政策 [2] - 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不得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 部分企业通过拆分合同或发票将大额资产人为拆解为多个500万元以下不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设备器具以违规享受优惠 [3] - 以非货币形式(如无偿划拨)购进的设备器具不得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 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或未实际购进的设备器具同样不适用该政策 [4] 纳税调整要求 - 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可能产生税会差异 后续年度需相应进行纳税调增 否则可能导致持有期间或处置资产时少计纳税调增金额及未足额确认所得 [5] 印花税缴纳规则 - 企业之间书立的确定买卖关系 明确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订单或要货单等单据 若未另签买卖合同 仍需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13] - 同一应税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涉及两方以上纳税人且未列明各自金额时 以纳税人平均分摊的应税凭证所列金额(不含增值税)为计税依据 [14] - 应税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所列金额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时 若未变更凭证则以所列金额为计税依据 若变更则以变更后金额为准 金额增加需补缴印花税 减少可申请退还或抵缴 [15] 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复评机制 - 出口企业对分类管理类别评定结果有异议时可书面申请复评 税务机关需在收到复评资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重新评定 [18]
合规小课堂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积分提升详解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22 23:21
来源深圳税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 纳税人评价(满分20分) | 1. 该指标分值=人均涉税专业版务収入/全省人均涉税专业版务 收入×10分。 | | --- | --- | | | 2.该指标最高分为10分,如果人均涉税专业服务收入/全省人 | | 得分方法 | 均涉税专业服务收入≥1,该指标得分为10分。 | | | 3.人均涉税专业服务收入=涉税专业服务总收入/评价周期期初 | | 如有已到期的服务协议,在协议到期后,将协议终止,系统次 | 至积分时点从事涉税服务人员总数。 | | 日会触发一条评价提醒,委托人登录电子税务局给出评价后即 | 4.全省人均涉税专业服务收入=本省参与统计的所有涉税专业 | | 可得分。 | 服务机构的涉税专业服务总收入/本省参与统计的从事涉税服务 | | 得分路径 | 人员总数。 | | | 5.同1人在2个或2个以上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同时从业的,按 | | 在电子税务局录入已到期的服务协议并终止协议,次日委托人 | 人算。 | | 登录电子税务局进行评价。 | 6."全省""本省"中的"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 | 具体说明 | 计划单列市。 | | 计平 ...
没签纸质合同,就无需申报印花税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08 08:55
印花税纳税人及应税凭证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纳税人 [2] - 应税凭证包括《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明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和营业账簿 [2] 印花税计税依据 - 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按照合同列明的金额计算 不包括合同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2] - 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的 按照实际结算金额确定 [2] - 实际结算金额仍不能确定的 按照书立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依法应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2] 印花税申报缴纳时间 - 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外 其他应税凭证的印花税按季、按年或按次计征 [4] - 按季、按年计征的需在季度、年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申报 [4] - 按次计征的需在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5日内申报 [4] 违规处罚规定 - 不进行纳税申报或不缴、少缴应纳税款的 税务机关将追缴税款及滞纳金 [4] - 违规行为将处不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