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结算

搜索文档
集采反内卷!医保新周期,医疗器械企业该如何应对?
思宇MedTech· 2025-07-25 12:47
招商通知: 2025年9月4-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025年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 ,国家医疗保障局 系统披 露"十四五"期间医保改革成效与"十五五"筹备重点 。发布会干货密集、改革信号频出,不仅为医保制度建设 定调,也为医药器械产业链提供了明确信号与方向指引。 以下为本次发布会内容的重点梳理,尤其聚焦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制度变化与产业影响: 一 、 集采" 反 内 卷 " : 机 制 变革倒逼质量跃迁 当前,国家层面已正式启动第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会上明确提出"四大原则":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 反内卷,成为集采改革的关键词。 新版规则调整了两个核心环节: 在质量方面, 首次要求生产线两年内不得存在GMP违规,所有中选企业必须接受药监的"双全覆盖"——包括 生产检查和产品抽检。 尽管表述仍以药品为主,但改革逻辑正逐步传导至高值耗材与器械集采层面。2024年开始,部分省市在骨科、 超声、眼科等专项集采中引入临床推荐、品牌权重、质量审查等新机制,"去唯低价化"趋势正在高值耗材集采 中加速复制。 二 、 信用评 价 制 度 落 地 : 医疗器械" ...
药店推行阴阳价,别把医保卡当套利卡
北京青年报· 2025-07-08 11:30
行业现状 - 医保定点药店存在"阴阳价"现象,同一款药品刷医保个人账户比现金支付贵,例如三黄片(葵花)现金价18元,医保支付价26元,价差达44% [1] - 药店采用"阴阳价"主要由于医保结算回款周期延迟,需垫付统筹基金报销部分并承担2%-3%手续费,资金压力促使成本转嫁 [1] - 药店利用参保人对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敏感度较低的心理实施价格差异策略,导致消费者陷入支付困境 [1] 行业影响 - "阴阳价"直接推高参保人用药成本,医保个人账户从保障工具变为高价买单工具 [2] - 长期价差削弱公众对医保制度认同感,影响参保积极性 [2] - 该行为实质是套取医保基金的变相手段,虚高定价可能导致基金渗漏,累计流失量巨大 [2] 监管措施 - 医保部门应建立价格动态监测机制,利用全国统一信息平台实施药品价格全流程追溯 [2] - 加强药店日常管理,增加飞行检查频次,对违规者取消定点资格 [2] - 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缩短结算周期并降低手续费率,缓解药店资金压力 [3] 制度优化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月提出推进医保与定点机构即时结算,为药店注入流动资金 [3] - 建议建立药店分级管理制度,将价格合规性与医保支付额度挂钩 [3] - 通过政策倾斜激励合规经营者,严惩违规者以强化对医保基金的敬畏 [3]
山东提升医保服务质效,筑牢群众健康保障
大众日报· 2025-07-02 08:59
医保服务改革 - 山东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 包括冠心病等病种 累计结算2.6万人次 减少患者垫付费用566.26万元 [2] - 全省2859家医疗机构支持新增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 直接结算率超过90% [1][2] - 建成全省统一药械结算监管平台 实现集采药品耗材货款直接结算全覆盖 惠及医药企业3445家 [3] 结算效率提升 - 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周期从1个多月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截至5月底已向3.3万多家机构拨付资金 [3] - 创新"医保+定制型商保"一体化结算平台 实现3466.69万笔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 受益人群达626.50万 [3] 长期护理保险 - 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2022年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 参保人数达5444万 [4] - 65万人享受过护理待遇 实现长护险异地支付和网上申请 近1500人在外地享受待遇超2000万元 [4]
国家药监局公布5起“清源”行动违法违规案例丨21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0:02
医保基金结算改革 - 泉州市医保部门推出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模式 建立"日拨付+月结算"高效机制 通过压缩结算周期和增加拨付频次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1] - 泉州市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系统已上线运行 该模式旨在缓解定点医药机构资金压力 [1] 药械审批进展 - 上海医药普瑞巴林胶囊获泰国药监局批准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适应症 [3] - 吉利德Yeztugo(来那帕韦)获美国FDA批准作为HIV暴露前预防药物 适用于35公斤及以上人群 [4] 资本市场动态 - 海正药业拟与辉正国际合资设立合成生物学子公司 注册资本3.5亿元 公司持股74.29% [6] - 诺唯赞拟以500万~1000万元回购股份 价格不超过30元/股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7] - 天康生物控股子公司天康制药完成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 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8] 行业研发进展 - 百克生物流感病毒裂解疫苗(BK-01佐剂)获临床试验批准 目标人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 [10] - 迪哲医药舒沃哲®完成全球Ⅲ期临床患者入组 针对EGFR 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11] - FDA推出"局长国家优先券"计划 可将新药审评时间从10~12个月缩短至1~2个月 [12] 业绩与监管 - 圣诺生物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54%~332% 达7702.75万~9414.48万元 主要因多肽原料药业务增长 [12] - 国家药监局公布5起"清源"行动案例 包括非法渠道购药等行为 其中惠州某药店被罚130万元并吊销许可证 [14]
【榆林】在陕西首推医保“T+1”即时结算
陕西日报· 2025-05-26 06:29
医保结算系统升级 - 榆林市医保"T+1"即时结算系统正式上线 实现从"按月拨"到"次日付"的跨越 首笔27.84万元职工及居民医保基金顺利结算 [1] - 结算周期由原先最长30天压缩至24小时 医院月均垫付医保资金从超千万元降至次日准时回款 [1] - 医保部门搭建了集报销数据集成、核查、申报、结算、拨付、对账于一体的"即时结算"系统 [1] 医疗机构结算情况 - 全市8家医疗机构完成即时结算申请 累计申请3471人次 医疗总费用3462.15万元 [2] - 医保基金申报总额2319.6万元 实际拨付1026.6万元 [2] - 6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实现药品货款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 累计支付4.38亿元 [2] 医保结算改革进展 - 榆林市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 制定"三结算"试点工作方案 [1] - 2023年实现陕西全民健康保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一站式"同步结算 [2] - 截至4月底 全市90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可开展陕西全民健康保同步结算 [2]
生物疫苗ETF(159657)涨0.48%,医保结算提速提振行业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5-23 10:29
市场表现 - 生物疫苗ETF(159657SZ)上涨048%,关联指数疫苗生科(980015SZ)上涨053% [1] - 主要成分股中长春高新上涨111%,复星医药上涨088%,泰格医药上涨491%,药明康德上涨123%,沃森生物上涨069% [1] 医保政策动态 - 全国77%统筹地区实现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累计拨付医保基金3001亿元,覆盖361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 [1] - 政策目标为年底前80%地区实现即时结算,旨在减轻医疗机构垫付压力 [1] - 医保结算效率提升有望改善医药企业现金流预期,对疫苗及生物科技产业链形成基本面支撑 [1] 行业供需分析 - 疫苗行业2024年上下半年存货环比大幅上升,2025年一季度继续上行,主要受需求波动及渠道库存调整影响 [2] - 疫苗板块景气度整体承压,与集采政策及区域政治等因素相关 [2] - 2025年4月国内创新药NDA/IND申请保持活跃,康乐卫士重组三价HPV疫苗等疫苗类产品获批进展或支撑行业情绪 [2] - 疫苗板块资本开支自2023年以来持续收缩,反映企业对产能扩张趋于谨慎 [2] 关联金融产品及个股 - 生物疫苗ETF(159657)及联接基金(A类021292,C类021293,I类022794) [3] - 关联个股包括长春高新(000661)、复星医药(600196)、万泰生物(603392)、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等 [3]
国家医保局:覆盖24.67万家,金额达1657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4-20 18:54
各地坚持兼顾医保基金安全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并重,充分考虑统筹地区基金运行情况、定点医药机构 需求和信用情况,选择多种方式推进即时结算改革,最大限度压缩结算周期,提高周转效率,减轻医药 机构资金运行压力。河北、浙江、安徽、河南等省份选用提高拨付频次的方式,吉林、黑龙江、广西等 省区选用压缩月结算时长的方式,北京、上海等省份选用按月预拨的方式。 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即时结算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定点医药机 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改善医药行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 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0.47万家,拨付金额1574亿元;定点药店14.20 万家,拨付金额83亿元。此外,各地协同推进即时结算和基金预付,2025年预付基本医保基金723亿 元。 国家医保局表示,2025年国家医保局进一步自我革命,强化作风建设,积极回应定点医药机构需求,积 极稳妥推进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为医药机构发展赋能。其中,各级医保部门建立健全工作联 络机 ...
全国医保预付规模破7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4-19 20:20
文章核心观点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为患者、医疗机构及医疗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国家医保局推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将持续推进以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1][2][3] 医保基金预付制度 - 2024年国家统一和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支持安全地区年初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资金 [1] - 2025年一季度预付总规模723亿元,破解医院垫资难题,助力公立医院发展 [1]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背景 - 过去医保基金多采用“后付制”,医院垫付资金压力大,患者报销手续繁琐、周期长 [1] - 医院回款延迟传导至医药企业,形成“三角债”,制约医保与商保协同效应 [2]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举措 - 国家医保局以即时结算为核心推动“快给钱、快赋能”,促进“三医”协同发展 [2] - 2025年1月印发《通知》,构建改革蓝图,要求2025年80%统筹地区、2026年全国全面覆盖 [2]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成效 - 截至2025年3月底,24个省份实施,覆盖24.67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1657亿元 [2] - 安徽省创新机制,拨付时限从60天左右压缩至1天;山东省滨州市最快当日拨付 [3] - 增加医疗机构现金流,推动医院对药企回款,提升医药行业资金周转效率 [3] - 患者就医无需垫付大量费用,减少报销时间和精力 [3]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未来规划 - 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改革,惠及更多机构,提升就医体验,改善行业生态 [3]
103个统筹地区先行先试 加快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
证券时报网· 2025-03-11 17:37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医保局印发通知要求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各地采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部分省份率先出台相关文件并开展改革 [1] 分组1 - 政策发布 - 今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要求各省严格落实医保基金预付,推进即时结算 [1] 分组2 - 改革成效 - 各地结合医保基金结余情况,在确保基金安全前提下压缩结算周期、增加拨付频次、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1] - 截至2月底全国103个统筹地区开展即时结算,占统筹地区总数26%,覆盖定点医疗机构4.37万家、定点药店6.76万家,即时结算拨付金额387.31亿元 [1] 分组3 - 省份举措 - 安徽、山东、广东、河南、青海等省份率先出台省级即时结算文件 [1] - 安徽第一个印发文件并全省启动改革,已开通即时结算医疗机构569家,结算20.23万人次,拨付医保基金4.72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