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千项目

搜索文档
上合组织“千万千瓦”级别风光项目已定,中企新能源出海再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14:04
上合组织能源合作框架与"双千"项目背景 - 中国正式接任2024至2025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 推动区域可再生能源合作提速 [1][4] - 中国—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平台在京揭牌 为"双千"项目(未来5年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提供支撑 [1][4] - 上合组织覆盖亚非欧三大洲26个国家 2024年发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占全球49% 一次能源消费量约85万亿千瓦时占全球48% [3] 上合组织能源市场现状与目标差距 - 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4.2亿千瓦 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2% [3] - 当前可再生能源装机与COP28目标仍存差距 促使上合组织加强绿色能源转型协作 [3] - 中国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开展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项目163个 签约总额超3300亿元 总装机超77吉瓦 [4] 中国与上合组织现有合作成果与模式 - 合作项目以光伏和风电领域为主 类型以投资和工程承包为主导 [6] - 形成三大合作模式:资源禀赋差异的产品输出模式(如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技术调整)、产品与技术输出融合模式(如巴基斯坦光伏组件生产线)、多层次政策协同机制(如跨境碳足迹核算规则) [6][7] - 油气类项目61个 煤炭类项目5个 投资金额约445亿元 形成全链条推进格局 [4] "双千"项目带来的市场机遇与投资规模 - 项目为中国企业打开面向上合国家的巨大市场窗口 带来光伏风电投资建设与设备出口机遇 [1][2] - 若顺利实施预计可拉动广义全口径投资3-5万亿元 中国企业投资机会占比35%-45% [7] - 构成面向上合市场的超大需求池和制度性开放窗口 开辟长期PPA、绿电认证等增量赛道 [8] 企业参与策略与能力要求 - 需提升本地化运营能力 适应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 提供定制化适配方案 [8] - 通过设备出口与属地化生产结合降低成本 带动当地设备制造运维产业发展 [6][7] - 采用"技术-标准-资本"整体输出模式 发挥投建运一体化和产业链整合优势 [8] 项目推进中的风险应对机制 - 面临多国政策不稳定、融资汇兑风险、技术标准差异及复杂地缘环境等挑战 [2] - 建议融入亚投行等国际金融机构降低风险 通过REITs出售项目权益分散风险 [8] - 可利用保险产品缓释风险 中国信保提供国别风险保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