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十五五”时期将充分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11-01 11:56
邢翼腾介绍,一方面,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大力提升能源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另一方面,持续加大能 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供给,不断激发能源市场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破除可调节资源等各类市场 经营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和安全水平。 张星介绍,"十五五"时期是开局起步、攻坚克难的关键五年,要在继续大力发展、做大总量的基础上, 加快推动新能源"立起来""靠得住",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平稳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进 一步扩大新能源供给、积极推动新能源集成发展、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全面提升新能源消费水 平、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记者10月31日从国家能源局举行的2025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五五"期间,我国将通过进 一步扩大新能源供给、统筹推进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协同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新能源消费水平等途径,实 现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平稳发展。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将从加强供需协同和政策供给两个方面重点 推进相关工作,在"十五五"时期大规模、经济高效地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的潜力,以保障能源安全。 "十五五"时期,国家能源局将从加强供需协同和政策供给两个方面重点推进相关 ...
新闻发布︱新华社: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47.7%
国家能源局· 2025-11-01 11:03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有力支撑全社会电力供应。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 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四成左右,达到同期工业用电量的六成左右。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能源重点项目资金和要素保障不断强化,项目投资加快 形成实物工作量,全国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达到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8.2%。( 王希 戴小河 ) (来源:新华社) 记者3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 84.4%。其中,水电新增716万千瓦,风电新增61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含光热)新增2.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05 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当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接近22亿千 ...
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出台: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人民日报· 2025-11-01 10:01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 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李成钢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中国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 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为全球应对气候 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2024年2月,人民银行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绿色低碳转型 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有利于明确绿色贸易认定,推动降低绿色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今年 6月,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出台了《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首次 把绿色贸易纳入了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政策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 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为绿色贸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在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方面,提出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推动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 降低外贸产品碳排放量,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等;在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方面, 提出发展绿氢等可持续燃料贸易,研究完善再生资源进口 ...
国家能源局: 风光装机破17亿千瓦 绿电攻坚再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08:10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召开,披露多项能源领域关键成果与规划。会上,国家能源局综 合司副司长张星宣布,截至9月底全国风电与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7亿千瓦大关,距离2035年36亿千 瓦自主贡献目标完成近50%,同时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21.98亿千瓦、风电光伏前三季度发电占比升 至22%,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此外,发布会还围绕"十五五"新能源五大发展维度、"源网荷储"协同应 对高用电新常态、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计划等内容展开,全方位展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安全保障的坚 实步伐。 ● 本报记者刘杨 风光发电占比提升 从发电量看,前三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1.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28.3%,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 比达到22%,较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明显超出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1.51万亿千瓦时)和城乡居民 生活用电量(1.24万亿千瓦时)。 细分领域中,光伏发电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4亿千瓦(集中式1.12亿千瓦、分布 式1.28亿千瓦),截至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1.25亿千瓦(同比增长45.7%),前三季度全国光 伏累计发电量9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 ...
如何让更多绿电穿越山海、点亮万家灯火?
经济日报· 2025-11-01 07:29
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目标,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 - 到“十五五”时期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 [1]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发布,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法律保障 [1] - 新型能源体系旨在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系统 [1] 能源安全与全球竞争 - 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源于国家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需求,旨在降低对外部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 [1] - 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大国博弈中占据主动的关键 [1] - 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的核心领域 [2] - 行业正从能源技术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掌握清洁能源技术和标准有助于在未来全球产业分工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2] 非化石能源发展路径 - 以更大力度发展非化石能源,做大清洁能源蛋糕 [3] - 西北戈壁的风电光伏、西南水电集群、东部海上风电、沿海核电是未来能源的“压舱石” [3] - 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特色能源作为有益补充 [3] 化石能源的角色转型 - 在过渡期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调整其角色 [3] - 煤电需从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成为应对新能源波动的“灵活替补”和“稳定器” [3] - 通过技术改造和机制创新,并推广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等技术实现煤电低碳化发展 [3]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需建设特高压线路等“电力高速公路”,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绿电资源 [4] - 发展智能电网、储能设施以及需求侧响应,实现精准调度、削峰填谷,确保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4] 经济社会影响 - 绿电将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提升其应对碳关税等贸易壁垒的竞争力 [4] - 对普通人意味着更稳定的供电、更清新的空气、更智能的家居能源管理 [4] - 随着分布式能源普及,“人人都是绿色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成为现实,家庭光伏和企业用电负荷可参与电网调峰 [4] 发展驱动力与要求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高质量发展、能源安全、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统筹回应 [5] - 需要政府持续政策发力、企业不断技术创新、每个人在生活方式上作出改变 [5]
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11-01 06:32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商务部印发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旨在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全球气候治理 [1] - 政策精准聚焦绿色贸易发展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举措,涵盖提升企业能力、拓展产品技术进出口、营造国际环境及建立支撑保障体系 [1] 企业能力提升与产业基础 - 提出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推动绿色设计和生产,降低外贸产品碳排放量,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2] - 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 [2] 绿色产品与技术贸易拓展 - 提出发展绿氢等可持续燃料贸易,研究完善再生资源进口标准及管理措施,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绿色低碳发展 [1] - 中国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2] 国际规则与标准对接 - 提出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绿色议题谈判 [1]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国际标准转化时间缩短近6个月,在碳排放等领域已转化采用相关国际标准410项 [3] - 截至9月底,我国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已达到86%,完成2025年工作目标 [3] 金融与支撑保障体系 - 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健全完善碳定价机制 [1] - 人民银行等出台《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首次把绿色贸易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 [3] - 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政策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 [3]
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出台 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11-01 06:06
产业绿色化、产品低碳化是绿色贸易的基础和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介绍, 近年来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 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 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 高到40%。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司长国焕新介绍,市场监管总局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组织相关规则,修订 发布《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突出"精准采标"和"高效转化"导向,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该 办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际标准转化时间缩短近6个月。在碳排放、碳核算、碳足迹、碳捕 集等领域,通过组织国际标准比对分析,我国已转化采用相关国际标准410项。截至9月底,我国国际标 准转化率整体已达到86%,完成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的2025年工作目标。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 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 ...
我国首个绿色贸易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出台
搜狐财经· 2025-11-01 03:53
绿色贸易的基础是绿色的产品和产业。《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工业和信 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表示,工信部将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全链条 绿色转型升级。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并引导绿色工厂深挖 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在金融支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人民银行将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标准应用, 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废旧资 源回收等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同时,支持在全球金 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 本报讯(记者 吴娜)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 达2.1万亿美元,是目前的5倍。为把握这一趋势,我国近日印发了首个绿色贸易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关 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准聚焦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薄弱环 节,并制定了针对性举措。 昨天,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进一步解读《实施意见》。中 ...
中绿电(000537):Q3业绩短期承压 在建项目有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新浪财经· 2025-10-31 22:36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度报告,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7 亿元,同比+26.78%;实 现归母净利润8.05 亿元,同比-12.02%。其中,2025 年Q3 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13.74 和 1.87 亿元,同比分别+22.72%和-58.50%。 风光发电量持续攀升,以量补价保障营收增长。根据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 完成发电量151.54 亿千瓦时,同比+95.41%;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60.70 亿千瓦时,同比+12.41%;光伏 完成发电量89.15亿千瓦时,同比+289.30%。2025 年单Q3,公司发电量同比+86.46%,其中公司风电和 光伏发电量增速分别为+9.86%和+188.88%,增速较上半年略有放缓。受益于公司电量的高速增长,公 司在整体新能源上网电价同比下行的背景下,仍能保障营收的双位数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绿电补贴回款或有所好转。2025 年单Q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为27.57 亿元,同比大幅+307.21%,整体现金流改善情况良好。应收账款方面,截至2025 年三季度末, 公司应收账款为 ...
产业大脑|“十五五”产业机会前瞻:哪些赛道将催生新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10-31 21:43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为2026-2030年 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下一个五年的产业发展脉络也随之清晰可见。 01、现代产业体系架构 《建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列为首要战略任务,彰显实体经济对我国发 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从"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四个方面,明确了四大任务:优 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 系。 表:"十五五"规划重点领域 | 产业类别 | 重点领域 前景 发展万间 | | --- | --- | | 传统产业 | 矿业,冶金 、化工 提质升级 :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 初步 估计 ,未来5 、轻工、纺织、机 化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 年提质升级将符 械 、船 舶 、建筑 提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巩固 约10万亿元市场空 等 | | | 美 日 位和竞争力。 | | | 培育壮大:打造新兴支柱产 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 | | | ** | | | 性新兴产,业)流管机大、低空经 音产业生态,实施新技术数行 甚至更大规模的市 | | | 品 ...